宋立春本来想走,可听了宋凤琴的话,还是停下了脚步。
她听刘慧贞说过,刘铁柱相亲十次八次都不止了,这还没加上媒人只提了刘铁柱的名字就被人拒绝见面的,若是算上面都没见就拒绝了的,怕是不下二三十个了。
“说来听听。”她不情不愿地看着对方。
她嘴里说着宁可舅舅打光棍,可古往今来,就没听过一个男人会主动选择打光棍的,基本上都是什么条件都不要求也找不到老婆的。
宋凤琴终于得意了。
“没想到,你和他们刘家人都一样,都是没自知之明的。我告诉你,他长得又黑又矮还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有个瘫痪奶奶。”
“你当外人都夸他家人孝顺,就是真欣赏他了,就真愿意把自家闺女嫁给他了?”
“才不是。他家人孝顺是不假,可也正因为孝顺过头了,那老太太就成了负担。”
他家日子原本过得挺好,可你看看,这几年被那老太太连累成什么样了?”
“你要是不信我说的,就回去问问你爹娘,问问他们愿意把你嫁到这样的人家么!”
宋立春不得不承认,这个女人说的话是有几分道理的。
有钱人家多几个瘫痪老人都不是问题,普通庄户人家这简直就是死穴了。
不过就算这样,她依然看不上宋凤琴。
“既然你知道我舅舅条件差还上赶着想嫁,那只能说明你心里有鬼!”
宋凤琴噎了一下,心虚道:“我能有什么鬼?还不是因为嫁了五次名声臭了,也只能找你舅这种没人要的了么。”
宋立春嗤笑。
“你是死性不改,还想坑完我舅的聘礼就跑路吧?”
“我绝对不会了。”宋凤琴当即发誓道:“我要是再坑聘礼跑路,就让老天爷劈死我!不,不止,我要是再骗婚,就让老天爷劈死我全家,这下行了吧?你相信了吧?”
宋凤琴信誓旦旦的模样,还真不像说假话的。
宋立春暗道,难不成这女人真转性子了?
可就算她转了性子,也不能抹去过去,任谁都愿意接盘的。
“你发誓也没用,你如此上赶着,这太反常了,只能应了那句话,便宜没好货!”
“你——”
宋立春不再搭理,转身离去。
她很不想用‘便宜没好货’这样的说法,去形容一个女人廉价。可她也确实想不出更合适的话了。
走到驴车前,她同情地看了眼刘铁柱。
显然刘铁柱对那宋凤琴根本没有一点心思,翻了个身,继续补觉呢。
忙完这一天,两人再次回到了刘家。
吴氏正就着月光洗尿布和床单,还笑着给外孙女解释:“白天给你老姥姥换了几次了,这些是刚刚才弄脏的。”
沾了屎尿的尿布和床单,别说这只是原身的亲人,就算她自己的亲妈,她扪心自问,也做不到吴氏这个程度。
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坚持了好几年了。
她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承认宋凤琴那番话是有道理的。
刘廷章也没闲着,一天洗洗涮涮这么多东西,他光挑水都要挑好多次。这会儿天都黑了,他刚挑了最后一担水,又忙着清洗儿子明天一早要带去县城的菜了。
宋立春摇了摇头,还是先进屋看刘老婆子去了。
“你这臭丫头,心事重重的呢。”刘老婆子心思还是很细的。
宋立春忙否认道:“没有啊,我好着呢,老姥姥别多想。”
儿子儿媳都不在屋里,刘老婆子就没像之前那样强打精神,长吁短叹道:“唉,我咋就是死不了呢,我要是死了,柱子就好说亲了。老天爷不收我这个老不死的,老婆子我也没办法啊。”
宋立春震惊地看着刘老婆子,暗自猜测,是不是她长了千里眼顺风耳,看到自己和宋凤琴说话了?
宋立春赶紧说好话安慰。
“老姥姥可别这么想,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你活着就是这个家的福气。”
刘老婆子斜了外孙女一眼。
“说出来这话,你自己信吗?”
“我——”
“你自己都不信,还骗我老婆子?”
“我——”
老太太只是瘫了,不是傻了糊涂了,脑子比谁都灵光。
“又想快点死,又不敢自己作死,只能这么吊着一口气,等着老天爷自己过来收。我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把你姥姥姥爷累得不轻,你舅也算是被我连累了,一个人从那么小就开始养家糊口,到了说亲的年纪,还因为我这个老婆子一直说不上媳妇……”
外间屋门‘吱嘎’一声,听着动静是吴氏进来了。
刘老婆子的话戛然而止,笑眯眯地看着推门进屋的儿媳妇,“柱子他娘,快上炕歇着,咱娘仨说说话。”
“诶,来了,娘。”
三天之后,挑河的大工程终于告一段落,刘铁柱的生意也有了很大起色,把外甥女送回宋家后,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就接着回了县城。
宋立春的心神意识,与原身融合得越来越好,甚至有时候都觉得后世的那段记忆只是一场梦,而她现在梦醒了,她才是那个真真正正的原身宋立春。
与这个世界的亲人羁绊越深,她赚钱回报亲人的心情就越迫切。
“我有件事要告诉你。”
“我有件事要告诉娘。”
母女俩异口同声,说完话,都愣了一下,然后就都笑了。
还是宋立春先说的。
“娘,我后天要去沈家做事,已经说好了的。”
刘慧贞觉得女儿被沈家退过亲,觉得再去人家做事不太好,面子上也过不去,可她劝了好一会儿都没劝成功,也只能随了主意越来越大的女儿。
“你自己不觉得有啥就去吧,去了感觉不对劲就赶紧回来。”
“知道了,娘放心吧。”宋立春问道:“娘刚才想跟我说什么来着?”
“听你爹说,这几天每天下工回来,就看到凤琴在村口转悠,还拦着你大伯说了很久的话,也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
不过刘慧贞也只是随口一提,真正想告诉女儿的不是这个。
她很是高兴道:
“昨天县衙的人来村里了,说是镇上学堂要招学生,学杂费和束修全由县衙出,笔墨纸砚这些,县衙也会按时定额配给,学生家里什么都不用管。”
宋立春没在意宋凤琴拉着宋大壮说闲话这件事,光把免费上学听了进去。
“这么好?有没有别的条件?”
“自然是有的。”刘慧贞道:“听说什么算学,什么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