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又惊又喜,忙露出头来向儿子确认:“老大,你说真的?”
宋大壮没有回答,只是自言自语了一句别的。
“要是我有个儿子,娘会像看重麦秋一样看中他吗?”
“那是当然。”张氏不自在地看着别处。
出了三房的院子,宋二壮气愤地盯着他哥。
“大哥刚刚什么意思?我在这边都快跟娘吵得断绝关系了才把地契抢到手,你转眼就说帮三房想别的办法,就你一个人孝顺,就你一个人重情重义是吧?你是不是故意打我的脸?”
宋大壮并没有正面回答二弟的话,只是失落地自言自语:“这是最后一次了,看在爹娘的份上,我再帮老三这一次,没有下一次了。”
“你帮他?”宋二壮气笑了,“你们大房前几天还饿得三天吃不上一顿饭呢,你手里有几个铜板去帮老三?还差十两银子啊!挑河结了工钱也不过才三百文,我想问问大哥你去哪里找钱去!”
“你别管了。”宋大壮心情很差,也有些不耐烦,瞥了一旁的杜娟一眼,见对方也没看自己这边,便又把头扭向别处。
宋二壮是真得生气了,拉着闺女就走。
“你求我管我都不会管!”
第二天一早,宋立春被生物钟控制,到了点就醒了。
不过这次她没有听到宋大壮的叫门声,只当兄弟俩昨晚生了嫌隙,今天要各走各的了。
宋二壮还在赌气。
“不一块儿走就不一块儿走,有爹在,还护不住你不成?”
不过,等父女俩收拾好东西打开院门的时候,才发现宋大壮已经默默坐在门口等着了。
只是这一路谁都不想先开口说话,气氛就这么尴尬拧巴着。
宋立春也是看不惯大伯的,明明自己穷得叮当响,却还大包大揽别人家的事。而且帮的对象,还是一群一直算计自己的白眼狼。
可大伯偏偏今早还等着自己一路同行,肯定也是为了给自己这个侄女多一层保护的。
想到他的好,宋立春又着实恨不起来。
两个男人都有自尊心不肯先开口,只能由她来打破僵局了。
“大伯,你想到法子凑钱了吗?”
“嗯。”宋大壮点了点头,却没有细说具体的方法。
“能透露一点吗?”宋立春继续追问,“要是真有容易挣钱的好法子,让我爹也跟你去做啊。”
“他能有什么法子。”宋二壮虽是不屑的语气,明眼人却都能听出他这是有意找话茬跟他大哥先服软了。
宋大壮也借坡下驴,不过话却是对着侄女说的,“他干不了。”
宋二壮直接正面跟他哥急眼了。
“啥活是你干得了我干不了的?”
“码头扛包。”
“我,我,那是干不了。”
宋二壮一下就怂了。
十年前为了盖房子,三兄弟被张氏逼着都去码头扛包,干了一整年,他和宋三壮加起来,都没有大哥一个人扛得多。
他是又懒又怕苦又怕累,扛包时也不舍得下力气。宋三壮更不必说,那时还总以读书人自居,说自己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每天干得活比他还少呢。
那房子能盖起来,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宋大壮的功劳,何况后来盖房子差的钱也是他到处找人借的。
结果就是,房子盖起来了,就成了三房的了,宋大壮只分了一屁股饥荒,这么多年还没能翻身呢。
“我可不去码头干活了,累死个人,确实干不了。”
宋二壮觉得大哥一夜之间就老了很多,也有些心疼。
“麦秋读不读书是老三这个当爹的责任,你一个做大伯的,实在不用出这个头。你那年扛包伤了腰,这么多年一干力气活还疼得睡不着觉,这才好了多久,再去伤了腰咋办?”
他说着说着又来气了。
“咱爹娘和老三都知道你有腰伤,地里的活还全推给你干,他们一点良心都没有,你吭哧吭哧跟个老牛一样也落不到好。你这是何苦?”
宋大壮答非所问:“可能还是因为我没儿子吧。”
今天天气晴好,温暖且无风,宋立春干活也顺手了,心情也很是舒畅,听着两个婶子东家长李家短聊家常,没有其他娱乐的无聊穿越生活里也有了打发时间的方式。
蹲得时间久了,她便站起来活动活动腰身,无意中往刘家队伍那边瞟了一眼,却让她看到了一个很讨厌的人。
宋凤琴!
想到她家人几次托人打听刘铁柱的事,还想撮合她和刘铁柱,她心里便对这女人极其生厌。
现在倒好,她不在家里待着等人说媒,倒是跑到挑河的地方来了。
宋立春收回视线,不再关心那边的队伍。
可架不住有人热心,直朝她挥手招呼:“外甥女,你过来一下。”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宋立春的工作任务还是很轻松的,平时也很闲,也找不到拒绝的借口,只好去了刘家队伍那边。
“两位妗子,你们找我有啥事?”
这边是刘家村的队伍,还不同于洼李村那边的乱认亲,这边是实实在在的姥娘门上的人,都是正儿八经按着辈分叫人的。
有舅,就有妗子,而不是洼李村那边妗子婶子可以随便乱喊。
其中一个妗子,热情地把宋凤琴拉过来,对宋立春说道:“这丫头迷路了,过来问路,聊起来才知道是你们村的,我们看你在那边也没事,正好叫你过来说说话。”
迷路了?
鬼才信宋凤琴的话。
不过刘家村离得远,和宋家村都不属于一个镇上的,不了解宋凤琴也正常。
而且这个妗子也没坏心思,只是感激刘铁柱帮忙来回带东西,想着塞给她这个外甥女两块糖吃呢。
“妗子不爱吃糖,给你吧。”
糖可是好东西,在这个家家户户都吃不饱的大环境下,寻常百姓人家,谁舍得没事买糖吃啊?
宋立春都快忘了甜甜的味道了。
她推辞了一番,终是没抵过妗子们的热情,嘴里好歹是被人塞了一块糖。
却是刚吃到糖,就听到一个妗子说道:“糖是你们村这凤琴丫头给的,真是太客气了,不过就是问个路,哪就值当得给糖感谢呢。”
宋立春只觉得这糖卡在嗓子眼里,吐不是吃也不是,真是分外膈应人。
正在这时,刘铁柱赶着驴车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