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爷爷奶奶和老三也进入客厅,看见电视里正播放叶青山采访张强的画面,便也坐下来看了起来。
不到一分钟,老三便忍不住嘀咕道:“二哥,你讲得简直像政治报告一样,毫无生气,这谁写的稿子。”
张强扫了一眼老三:
“台视给的大纲,你要有意见的话,我帮你反馈上去。”
林父瞪了一眼不省心的三儿子:“如今咱们国家百姓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元,你二哥赚那么多钱,不知道有多少人嫉妒。
他们这么安排是为了你二哥好。
别学陈先生那个大话精,挣了些钱,就整天到处吹嘘,瞧着吧,这人迟早栽跟头。”
老三回应道:
“爸,他就是靠这张嘴过活的。
不喧闹,谁认识他。
再看现在,全国上下谁知道他陈先生。
据说每天上门找他做生意的,不知有多少。”
林父注视二儿子道:“老二,陈先生的做事方式,我总觉得不够正派。”
“爸,您放心吧。”张强解释道:“我们做的食品饮料餐饮行业,属于实体经济范畴。
陈先生做的是贸易生意,通俗来说,就是‘无本万利’。可最近这个人有点自满,竟然想把小丽打造成北方的新港...或许没多久就应验您所说的话。”
陈先生这人确实能干,脑洞也够大,且敢想敢做。
两年前,他花费巨资成功发射两颗卫星,还畅想着总共发射800颗卫星环绕地球……
去年宣称,准备在珠穆朗玛山上炸开一个宽50公里、深2000多米的裂口,引入洋气流改造干旱的西北地区,总投资额为650亿。
当然这次纯属空谈,就算倾家荡产也凑不出一毛钱来。
老话说,超前半步是先驱,超前一步是笑谈,他便是其中之一。
老三好奇问道:“二哥,开发小丽真的会失败?”
“肯定失败。”张强断言:“就说资金吧,他仅有几亿资产,扬言要投100个亿进去,钱从哪儿来?
就算真让他忽悠到了一些资金全数到位,但我告诉您,成功的结局可能比失败还要糟糕。”
老三大惑不解,
“二哥,您具体点…”
“他妄想将小丽塑造为内地版的明珠城,并喊出了‘成为北方明珠’的口号。
这个想法发生在94年,在那时的政治环境中会是什么结果?”
见老三沉默不语。
张强叹息,即便陈先生并没有那种野心,只是随性张扬图一时口快。然而上面的人并不会考虑个人的想法。
如果公开如此宣传,恐怕所有人都知晓了。
内心替陈先生默哀。
忽然老三闪过念头,想开口又见在一旁静默的老四,于是起身拉着张强低声道:
“二哥,我们现在积攒了不少资金,计划明年开拓海外业务,用不了多少资金。要不要拿一部分创立投资公司?
对于那些有想法却没资金的老陈这类人,若有优质项目我们注资入股怎么样?”
张强欣然拍拍老三肩膀说:
“这个主意不错。
那就交给你负责前期运作吧。”
刚才李强一时冲动,此刻才清醒过来,明白自己被身旁的女人算计了。
至于为什么?
陈梅看了一眼表情变幻不定的林晓东:
“你放心,我不会纠缠你的。”
“嗯?”林晓东疑惑地望向陈梅。
“我已经离婚一次,不想再经历第二次。现在一个人生活,过得挺好。”陈梅靠在林晓东怀里说道:“我初中时就喜欢你了,可是你连正眼都没瞧过我。我师父告诉我,做人不能太贪婪。将来有一天你不喜欢我了,你就别来找我,我也不会主动找你。”
“你师父?”
“就是带我进入串行业的大师傅,她是个大学老师,不过没告诉我具体是哪所大学。”
林晓东拍拍沙发,刚试过,真皮的,特别软。仅仅是七八个这样的沙发,就已经不便宜了。
“你这套房子装修花了不少钱吧?”
“里外加一起,家具电器都包括的话,大概要七八万。房子本身比较贵,二十多万,这两年赚的钱全都花在这上面了。”
“咳咳,”正在吸烟的林晓东被呛了一下,惊讶道:
“你的生意这么赚钱?”
陈梅坐直身体,轻柔地帮林晓东顺了顺背:
“这还算什么啊,早该听师傅的话。耽搁了一年,要是当时听了,现在的收入至少能翻倍。
我师父现在每月收入有十来万,而她的师傅更强,一个月有三四十万。”
“这么多?把烟按灭,林晓东好奇问道:“你们卖什么东西?”
陈梅站起来走进卧室,过了一会儿,拿出了两件小东西放在林晓东手里。
“化妆品?这么小一点点的东西,要卖多少才能赚三四十万呢?”
“你别看它小且不值钱,实际上,便宜的也要一百多,贵的上千元一瓶。”陈梅介绍着手里这两个小物件,“只靠一个人肯定不容易,多找些人就容易多了。
当然也有例外,我们公司有一些高级营销总监,单干的每月收入也高达五十多万。”陈梅叹了口气说道,“这些不是他们自己组织起来的团队成员在努力,就是他们的另一半有所依仗,有很多人脉关系可用。
每天有空的时候打电话就行,休息天邀请个人喝喝茶聊聊天就行了。像我没啥资源和人脉的,只能下苦功了,最初几个月根本没赚钱,却把自己忙到腿细了好几圈。”
林晓东眼睛一亮,问道:“这么说如果有关系的话,不去公司也没问题?”
陈梅白了一眼林晓东,嗔怪地说:
“上次我不是跟你讲过,我现在幼儿园做老师。卖东西只是我的兼职工作,如果你真想尝试,根本不用辞职...”
王家大宅
看到女儿闷闷不乐进房间并重重关上门后,周妈妈看着刘志远问:
“小李,你们吵架了?”
多年以来她还是第一次见夫妻俩争执。
刘志远满头雾水,摊手说:“没有吵架啊,从老房子出来的时候还高高兴兴的,快到家时突然就开始生气了。”
周爸爸推了推他的老婆:
“那你进去问问,看看是怎么回事。千万别让气伤了身体。”
等妈妈进入闺房后,刘志远与岳父坐下来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了家常。
差不多一刻钟之后,妈妈走出卧室。
“妈,周周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脸色有些难看的妈妈看着女婿说:
“你们家老二要结婚了吗?”
“定于明年五一号。”
“听说婚礼要去欧罗巴举行吗?”
刘志远似已有所察觉地点点头说:
“是的,裴小雨为了不让粉丝知道,准备在那儿结婚。
母亲‘哼’了一声,不悦道:
“小李,我和周爸爸就想简单将喜酒摆在国内就好,不过分吧?”
“当然不过分。”
“但你的母亲却决定要在胡同举办,并美其名曰是气氛更好热闹一点。”
刘志远点了点头。
“怎么轮到你弟弟就能同意去欧罗巴举办婚礼,还有度假之类的事情,你作为长子嫡孙,在家族里应该是最应该得到好的待遇吧。不过就是因为孩子的姓不同所以就有差别对待...”
“呵呵”,周父亲插话,
“这里我要替儿媳妇说话几句公道话。自从孩子出生以来,午餐都是亲家母定时送来的,风雨无阻大家都看到了。”
妈妈看向老头子又‘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看来丈母娘的想法真的发散得很开。
郭家母亲解释过年胡同办的原因主要因为更显隆重和人气,但如周家执意
林静家中老宅
一群孩子兴高采烈地从院子里跑进客厅,口中齐声喊道:
「来了,来了,队伍马上就到!」
正聊着天的邻里亲友和林家亲戚们听到动静,“呼啦”一声全都站了起来,纷纷跑到院子里观望。
林母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服饰,又转头对一旁的小姑问道:
「你帮我看下,有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小姑虽然已经检查了不下十次,还是重新看了一遍,点头说道:
「大姐,没问题,一切都挺好。」
林母这才松了口气,并从袖中拿出了一张纸条再次默读一遍——这是之后要跟媒婆交流的内容,里面有几句古语文,总容易忘词。
林静房间里原本还在谈笑风生的女伴们也开始往外探头观察。
「我出去看看情况,有消息立马告诉你们!」
一名学警出身的同学话音未落人已不见了踪影。
「我也想去看看……」很快,房间内的人走了一大半。
眼看队伍还没进院子,大家又各自回到了原来的座位上。有位女同学看着古色古香的婚房与穿着明朝服饰的林静,不由感慨道:
「早知道古代的服饰这么漂亮,当年我结婚的时候就不选择婚纱了,回想起当时的造型还真有点傻气……」
另一个女孩伸手轻轻摸了摸林静的衣服布料:「就这质地和做工而言,若交给咱们厂里去做,成本差不多就要七八百元。」
随后又指向周围众人穿着的服装说:
「我们的这几套也挺贵的,一套下来估计要花两百元左右吧。」
有人好奇地问:
「这么昂贵?小静,参加你婚礼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礼服吗?」
林静回答道:「凡是参加的人都会有份,这也是郭伯伯作为回礼的一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