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晴空万里,日光洒在街巷,处处透着喜庆。昌平侯府的送聘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谢家行进,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队伍最前方,孙媒婆身着一袭艳红锦缎曲裾深衣,上绣金色缠枝莲,腰系一条鹅黄丝绦。头上一朵大红绢花,更显喜庆。她满面春风,手中还执着一把绘有百子千孙图的红色团扇,时不时轻轻挥动。
她身后,送聘队伍井然有序,小厮们身着崭新的蓝色布衫,头戴黑色毡帽,帽上别着喜庆的红绸花,个个精神抖擞。
抬聘礼的箱子一排接着一排,皆是用上等的红木打造,上面雕刻着寓意吉祥的图案,龙凤呈祥、麒麟送子、年年有余,每一幅都雕琢得细致入微。箱子上系着大红绸缎,随风飘动,煞是好看。众人抬着箱子,步伐稳健,彰显出侯府的气派。
到了谢家门口,孙媒婆上前,笑意盈盈地递上礼单,高声说道:
“谢家老爷,昌平侯府来送聘啦!”
谢府大门洞开,以谢明理为首的一众谢家人赶忙迎了出来,看着这浩浩荡荡的送聘队伍,满是欣慰与欢喜。谢府瞬间热闹起来,众人将一箱箱聘礼抬进院内,依次摆开,那场面,仿佛要将侯府的诚意都倾洒在这一方天地。
“昌平侯府聘礼礼单:足金如意一对、纯金鸳鸯摆件一对、凤冠霞帔配饰一套、羊脂白玉镯一对、翡翠如意吊坠一件、和田玉摆件一尊、蜀锦十匹、宋锦十匹、绫罗绸缎二十匹、百年人参两棵、熊掌两对、极品燕窝十盏、鲍鱼干五十斤、普洱茶砖二十块、珍珠凤钗三支、珊瑚摆件一座、青花瓷瓶两对、粉彩瓷碗四套、龙涎香十盒、沉香二十块、狐狸皮大氅两件、貂皮披肩两条、狐皮围脖四条、苏绣喜被四套、真丝床帐两顶、名家书画三幅、酥糖百盒、桂花糕五十笼。”
孙媒婆拿着礼单,高声唱和。还别说,她也是经常帮京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家做媒的,昌平侯府这聘礼送的确实十分厚重了,看的她也直啧舌。
比如现在,待她念完,周遭一片寂静,转瞬便被如雷的喝彩和倒吸凉气的声音淹没。喝彩的自然是谢府的下人,倒吸凉气的是普通百姓。乖乖!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好东西啊。
谢明理眼眶微微泛红,激动得嘴唇轻颤。他本不赞同这桩婚事,可如今看来,至少到现在,昌平侯府算是给足了他面子。
他快步上前,双手握住孙媒婆的手,从她手里接过礼单,笑着开口:
“孙媒婆啊,劳你奔波,还带来昌平侯府这般厚重的聘礼。这桩婚事,可多亏了你!”
孙媒婆掩嘴轻笑,眼中满是得意,笑道:
“谢老爷,瞧您说的,这都是我分内之事。张大公子对令爱,那可是一片真心呐,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此时,阿瑶正带着两个丫鬟躲在前后院的月洞门内,偷偷往外瞧。她双颊绯红,眼神中满是娇羞与期待。看到那堆积如山、琳琅满目的聘礼,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对未来的夫君和婚后的生活,有了更多美好的憧憬。
谢瑶看着她,不由叹了口气。阿瑶此时的心情,她很能理解。可是回过头来想想,这一层表面的浮华和喜悦,终究是水中月,镜中花。到头来剩下的只会是满目寂寥。
院中的小厮、丫鬟们忙得不可开交,小心翼翼地将聘礼一一搬进屋内。这可是小姐的聘礼,不能有半点磕碰的。
“这足金如意,瞧这成色,摸这质感,定是出自顶尖工匠之手!”
“还有这羊脂白玉镯,温润细腻,戴在小姐手上,肯定美极了!”红杏小声赞叹着。
谢瑶这时候飘过去,仔细看她的表情。除了欢喜外,她的眼中还有艳羡。谢瑶这才知道,怕是这时候,这丫头就有自己的主意了。
前院,谢家的族老们围坐在一起,交头接耳,不住地点头称赞。
“昌平侯府如此诚意,看来这门亲事,定能让咱们谢家与侯府亲上加亲,往后日子更昌盛。”
“是啊,这对两个家族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希望两个孩子婚后能和和美美,早生贵子。”
在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谢家已然沉浸在即将嫁女的喜悦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之中了。可谢明理坐在正堂里,透过窗户看着门外的微光。在他的心里,还有着一层最深的顾虑。他怕他的瑶瑶会过得不好。
……
纳征之后就是请期了。两家商量后,把日子定在了十月初三。谢明理当然想多留谢瑶一段时间,他本想留谢瑶到过了年之后的。可张安欠了钱,自然希望谢瑶早点入门,否则谢明理后悔了怎么办。要是他说,恨不得八月份就把事情办了。最后没办法,两家把时间一折中,婚期就定在了十月份
亲事一定,张梓禁就不能再住在那间小院了。毕竟小院太小,也太破旧了。昌平侯府除了主院和老夫人所居的松鹤堂,最好的要属东边的碧落院了。虽然没有主院大,但冬暖夏凉,还清静。据说这是白淑薇当年看中的院子。只是侯府布局已定,她身为主母,理应住在主院。后来白家败落,张安带着余氏登堂入室。张安本想让余氏住进碧落院的,哪知余氏嫌膈应,张安这才作罢。
后来余氏接管侯府,宋姨娘向张安讨要过好几次。但碧落院环境这么好,余氏哪里愿意。这一拖,碧落院就闲置了这许多年。
“要是侯爷肯把碧落院给公子住就好了。先夫人可喜欢那里了呢。”
小院的众人听说张安要给大公子换院子都很高兴。这其中最高兴的要属李嬷嬷了。
“怕是夫人不会愿意的。”林遥面色沉重的给李嬷嬷泼冷水。
“院子大了好是好,但夫人肯定又要派一堆人来新院子了。”
林远不在乎住哪儿,但他性子直,院子外人一多,他平时说话就不方便了。
“别想了,是绿柳居。”刚走进小院的张梓禁面无表情的说。
他刚从前院回来,和张安争了半天才决定了他婚后的住处。
几人一听是绿柳居,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能接受。绿柳居虽然偏了点儿,也没有碧落院大。但好在环境还行。最重要的是,绿柳居有小厨房。这么多年,小院的几人为了一口吃的,遭了多少白眼。终于不用再受这窝囊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