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雪君把所有的东西都分类归纳,这趟出去还是主要弄了些电线和电器回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铲子斧子之类的工具、衣服棉絮,总之能拿的都拿了。
匡千里和王涓风他们不爱拿这些衣服裤子的,他们虽然已经接受了现在会继续的末日,但他们只知道灾害是极端高温。
之前系统透露过,之后会有暴雨和洪水,会有变异生物上岸。物资当然越多越好。
但就现在而言,这些棉服和羽绒服对她们来说都没用。
乔雪君收集物资时收这些东西,匡千里还会问她:“哎?你收这些回去做什么?多占地儿。”
乔雪君也不能跟他们说之后还有别的灾害,只能简单说:“以备不时之需。”
还好匡千里和王涓风都不是会对她的决定指手画脚的人,问一句也就完了。
把今天出门收集的东西分出来,电器电线放到客厅里被隔出来的那一间,工具放进仓库,衣服放进了她自己的卧室收起来。
小木匠也和乔雪君一起,把东西一一归位。她的木工里用到的东西也都捡了出来。
“哎,老大,你们搜集到了这个?”小木匠从麻布口袋中取出了一卷透明的薄膜,惊喜道,“这是地膜?”
“对。”
多搜几户人家,什么东西都能搜出来,地膜也是人家没用完的,虽然就十来米不多,但乔雪君还是拿了回来。
小木匠高兴道:“多收集一点就不用去买了。”
乔雪君:“不够。”
或许可以直接去的村民家的农地里,看看有没有别人荒在地里的,可以往家里捡。
没一会儿匡千里回来了,乔雪君见他一个人,站起身来,皱眉:“王医生呢?”
王涓风怎么没回来?
匡千里行色匆匆,听乔雪君问,摆了摆手:“没事,她让你别担心,我回来拿点药。再拿瓶水。”
他动作很快,先是在医药柜子里挑了两盒药,然后去仓库拿了两瓶矿泉水。
乔雪君看见他手上的矿泉水,蹙眉,叫住他:“等等。”
匡千里回头看她,见乔雪君盯着自己的手上的矿泉水:“怎么了?有事?”
水在这个时候虽然很珍贵,但他们有一口井,并不缺水喝。
乔雪君从仓库里找出了一个老旧暖瓶,这也是在外面收集回来的,已经洗过。
她把暖瓶递给匡千里:“把水倒里面,把矿泉水瓶留下。”
不能让别人知道他们囤了水,这么新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猜忌。
乔雪君道:“问你就说水是山泉水。”
匡千里了悟,立刻照办,把矿泉水瓶拧开,把水哗啦啦全倒进暖瓶里,给乔雪君竖大拇指:“还是你想得周到。”
匡千里弄好后,又紧赶着离开了。
乔雪君在他走之前嘱咐:“小心行事,不行赶紧回来。”
匡千里:“知道了。”
第三天太阳上山前,匡千里和王涓风就回来了,一身疲惫。
王涓风手里拿着一包烟,递给了乔雪君,拍她手上:“给。乔乔,这个你收着,是肖老三给的感谢费。”
乔雪君伸手把那包烟接了过来,崭新的一包,红色包装,没开封的。
王涓风捏了捏肩,坐板凳上:“我们也没人抽烟,你上次不是说市里有个菜市场,专门交易的?这个留着应该能换到一些东西。”
乔雪君点头,把东西收了起来:“有需要的时候就去换。”
她问王涓风:“那个人他好了?”
“对。就是喝了脏水引起的细菌感染。打了一针,昨天就退烧了。”王涓风道。
他们走的时候,其实姓肖的还请求和他们一起回来,想要加入他们,王涓风没有问过乔雪君,直接拒绝了。建议肖老三去第1基地或者是第7基地。
她救人是出于不能袖手旁观的职业道德,别的她也无能为力。
*
这两个月,乔雪君几人就把家附近两公里几乎全部的空屋子都翻了一个遍,把搜寻到的物资都囤在了家里。
“明天还去吗?”匡千里坐在地上,一边清点着麻布口袋中的物资,一边问。
乔雪君:“暂时不用。”
方圆两公里的房子都搜过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去搜刮,但性价比已经不太高了,太阳出来的时间太长,他们能在外面活动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好饿。”小木匠回来后就直接去厨房,那里放着他们的食物,她拿了一大堆麻辣小鱼仔,小豆干,干面包捧着就跑了过来,放在桌上,招呼三人,“快吃快吃。”
她拿起一包面包,看了看包装:“有效期至9月15日。还有5天过期。”
当初乔雪君从乔家仓库搬回来的东西,除了脱水蔬菜和士力架之外,其余的很多小包装零食她也都全部打包了回来,但这种零食的保质期不长,当时就只有半年了。
这段时间他们一直都在清仓,要赶在过期之前吃完。
匡千里这段时间简直吃够了,试图说服其他人道:“其实那个保质期只是说在这个时间段内绝对不会变质,而不是过了这个时间,就一定会变质。”
他抗拒:“所以,就算过期一天两天的,也没事,不用马上就要吃完吧?我们今天吃点别的吧,对了,地里的土豆不是成熟了?可以收获了吧?烤土豆吃!”
王涓风拿起一包不太辣的小豆干,撕开:“理论上是这样,但还是在安全有效期内吃掉吧。”
她说着,捡起一包干面包,丢给了匡千里。
其他三人都开始吃了,匡千里只能认命跟着吃。干面包配麻辣小零食。
种植区的土豆又成熟了一茬,这次6亩地,都可以收获了。
收获过两茬,都已经熟门熟路了,各人明显熟练起来,速度都比以前快了。
乔雪君看着新出的土豆,心里安定。
防御功能已经用10万斤粮食升级了,现在这批土豆可以先当成应急储备,无论如何,不必担心没吃的饿死。
他们四个人两个月把仓库里的干面包全部吃完了,肉罐头也消耗了一些。那些保质期在半年内的小袋包装的零食几乎都被吃完了。
还好养殖区的芦丁鸡已经正常繁育,有高蛋白的鸡蛋稳定供应,一人一天三个蛋。
只是芦丁鸡的蛋就拇指大小,3个也吃不饱,但可以补充一定的蛋白质摄入。
现在土豆也成熟了,减轻了食物供应的压力。
系统告诉乔雪君:“宿主,避难所的攻击功能也需要10万斤粮食。需要升级吗?”
乔雪君:“不急。”
现在她手上也就这6万斤粮食,而且还有三亩地的玉米还没成熟,还得一个来月。
收完了土豆,匡千里坐在田地边,望着那边的三亩玉米地:“长得好高。”
和土豆比起来,玉米确实高大很多,登海这个品种可以长到2.5米左右。
“这些还要给避难所当燃料吗?”匡千里指着刚刚收获的土豆问。
乔雪君:“不清楚,应该不用了。先收起来。”
她们把土豆用麻布口袋装起来,堆放在仓库。
乔雪君看着像堆得山一样高的土豆堆,问系统:“你有储存功能吗?”
系统:“可以扩张出一个新的储藏室,有一定的保鲜功能,延长十倍的储藏时间。”
它说完,小心翼翼道:“10万斤粮食。”
乔雪君平静地点了头:“知道了。”
居然没有嫌贵!
系统惊了,重复了一遍:“10万斤粮食。”
乔雪君:“卡了?”
系统奇道:“你要升级这个功能吗?”
乔雪君点头:“还有半年时间到下个灾害期,全部种土豆能种出30万斤。”
这是按照最少的产量算的,期间她还能留出储备粮,多出来的粮食用来买地,那还能种出更多。
他们之前4个人负责10亩地有点吃力,但现在大家都是熟练工,再多四五亩也完全能做得过来,更何况她还有自动化耕种机和收获机在。
用10万斤粮食换一个能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储藏室,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土豆避光冷藏存放是可以放8个月左右的,延长十倍时间,那就是差不多五年时间。
乔雪君照她的计划进行,留了两万斤土豆做日常储备,多的4万斤直接扩地,拉着三个队友继续开种。
一个半月后,玉米的苞叶变得又干又黄,乔雪君知道这是成熟的标志。
她这几天在巡视农田时,每天都会关注玉米的状态。
其他人也跟着她在地里忙活,浇水,除草。
“这玉米看起来都黄了。”匡千里道。
他是四个人中最没有经验的,就问:“什么时候收获?想煮玉米吃。”
旁边的小木匠道:“烧苞谷,用火烧烤来吃。”
王涓风是最敢想的:“想吃玉米炖排骨。”
乔雪君站在玉米地前,观察着玉米地的状态,伸手将一株上的玉米棒上的苞叶往下撕开一点,黄白色玉米粒露了出来,一排排玉米十分整齐排列,粒粒饱满,她用指甲掐了下玉米粒。
黑层出现。
乔雪君:“熟了。”
她说着,伸手握住了玉米棒,往下一折,玉米就整个被掰下来了。
她把玉米叶和玉米须三两下撕扒下来,将干净的玉米递给了小木匠:“拿去烧。”
小木匠笑眯眯地接过:“好。”
她一溜烟跑去厨房,打算做烧玉米吃。
旁边的匡千里眼睛都亮了,也上前来掰玉米。但掰了一下没掰下来,但是大力出奇迹,连带着玉米秸秆都被他掰折了。
他大为不解,问乔雪君:“你不也是这么掰的?”
怎么他看乔雪君一点不费力一样。
乔雪君上前,给他示范:“握住这里,使劲,往下折。从这里折断的。”
她说着,啪的一下又下来一个。
她强调:“好好掰,玉米都被你捏碎了。”
匡千里试了几下才逐渐顺手。
三亩地的玉米对于4个人来说,还算是轻松,半天就掰完了。
乔雪君种玉米是打算做兔子和野鸡的饲料的。
玉米相对来说营养丰富一点,登海605这个品种的玉米属于高蛋白,很适合作为饲料使用,方便她接下来的繁育工作。
这段时间以来,兔子和野鸡的繁育都不是很顺利,乔雪君察觉是营养不够,有了玉米就方便多了。
原本的10亩地,6亩种了土豆,3亩种了玉米。
还有大半亩是乔雪君从外面捡来的种子,留了一小块地种了大白菜。
大白菜长得很好看,但照顾起来也比其他的更费心,每隔一周浇一次水,施肥也得跟上。
白菜种出来后,乔雪君带着三队友把白菜做成了腌菜,梅干菜,存放时间可以更久。
现在太阳天气,晾晒白菜还特别方便。
之前他们在外面还收集到了一些腌菜罐子和食盐,都是带回家来的,而且食盐乔雪君本来就有囤。
种了好几茬白菜,除了日常吃补充维生素外,都做成了腌菜。
倒是乔雪君捡回来的种子,种出了一颗桃树,一颗枇杷树,还有核桃树,其他的都是一些矮小灌木。
不过种出东西来的概率还是很低。
她一共捡了两百多颗种子,成功出芽的也就12颗,其他全都是死的。
但乔雪君已经很满意了。
就凭这三颗果树也很划算。
也是避难所的这些田有自适应的温控系统,不管季节,只要种子种进去,良田就能调整成适应种子生长的温度。如果不是这样,种这些东西也都是要挑季节的,会更困难。
不过这三株果树也不是一朝一夕能长出来的,都是得长好几年的果树。
已经过去大半年,气温也没有最开始那么热,最高温从54度降低到了48度。
不过到了11月时,天气并没有像大多数人以为的那样,降到正常的温度——这本该是冬天,但是气温依旧在45度以上。
这段时间乔雪君也一直用摇摇机获取外界的消息,原本在10月时,众人的情绪是最激动的,冬天到了,温度该降下去了吧?
但是没有。
“高温不会结束,人类必将灭亡。”
气氛开始绝望,很多人觉得这个世界不会好了,有人用无线电给陌生人留下了遗言,说再无法在坚持下去,选择结束生命。
这样的氛围一直笼罩着人类社会,直到第2年的春天。
2月的某一天,天空中忽然传来了一声惊雷般的巨响。
“打,打雷了?”
当时在地下避难所,他们正在桌子上吃饭,匡千里正喝着蛋汤,被这声音吓得碗都差点没端稳。
那一声仿佛将天地都带着震动不止。
四个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刚刚那声音是什么。
乔雪君神情更加凝重,这个时间点,就是系统之前跟她说的一年极端高温结束的时间点了。
接下来应该是极寒和暴雨,洪水。
这么快?
原本极端高温是从3月底开始的,乔雪君以为结束也会在三月,但现在才2月初。
刚刚天上响的那一声,并不像是雷声。
乔雪君皱眉,放下端着的土豆泥,搁下碗筷:“我出去看看。”
三个队友没一个能再吃得下饭,都要出去看。
“是打雷吧?”小木匠也憧憬着,充满希冀,“春雷,春雨,是不是要下雨了,是不是要降温了?”
是。但那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乔雪君没说话,就直接出了避难所。
她还问系统:“现在是什么情况了?极寒要来了?”
系统回答道:“按照时间来说,是的,接下来地球会进入无夏之年,全年寒冬。”
乔雪君:“刚刚那声动静是什么?”
系统:“……目前还未解锁相关的剧情。不知道,但是接下来肯定就是极寒天气了。”
乔雪君不再问了,走出地下避难所,直接上了二楼天台,抬头往天上看。
三个队友也都跟着乔雪君一起。
乔雪君走上天台时其实就发现了不对劲。
现在的时间是午饭的饭点,中午12点,太阳当空照。但她才从天台冒头就感觉到不对劲了,没有阳光,一抬头,连太阳都看不见。
头顶是一片灰色。
“真要下雨了!”匡千里抬着头看着天空,满面喜色,“这是乌云吧!”
“阿嚏!”王涓风原本也喜形于色,但忽然打了个喷嚏,她皱了皱鼻子,“鼻子有点痒。”
小木匠站在乔雪君身旁:“老大,我好久没看见到下雨了。一会儿下雨的话,我要淋雨!”
匡千里:“我也……”
王涓风:“会感冒,你俩别闹。”
透过观察窗,乔雪君还看到了对面一栋房子里也有人出来了,他们是一家人,此刻都好奇地张望天空。
乔雪君抬着眼看天空,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天空灰蒙蒙的,遮住了太阳,但是不像是乌云,反而像是——
“匡千里,你是北方来的,你看这个天空,像不像是沙尘暴的时候。”
匡千里听她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忽然僵住,又抬头盯着天空看,好半天才肯定道:“确实,是,是挺像的……沙尘?”
他大惑不解:“为什么会是沙尘……”
这里可不是邻近沙漠的北方城市,甚至没有什么大风天气。这是处处都是山的巩州,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大的沙尘?是哪里来的沙尘?
乔雪君往后退:“走,先下去。等两天看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看见乔雪君表情严肃,其他三人也发现事情似乎不是像他们刚刚猜测的那样,只是简单的春雷和春雨。
当天晚上,乔雪君又用了摇摇机。
今天的异响在幸存者中十分轰动,所有人都在像匡千里那样猜测,是乌云,是下雨。
“高温终于要结束了!”
“终于不用再面对那该死的太阳了!”
“下雨,下雨!好想哭,终于等到今天了!”
但也有人像乔雪君那样提出质疑。
“你们没发现那根本不是云吗?”
“像沙,像灰尘。”
“也不是雷声。不知道你们感觉到没有,我当时能感受到,大地在震动。”
“……”
第二天正午,乔雪君几人端着土豆饼,坐在收音机前,听着今天的新闻。
“……昨日上午10点左右,美洲大陆的超级火山黄石火山爆发了。岩浆喷发,火山所在的州市附近一千公里以内全部被岩浆淹没覆盖。预计直接死亡人数达百万……”
“火山灰与硫酸盐气溶胶进入平流层阻挡太阳辐射,预计气温将会较往年均温下降15-20度左右,进入火山冬天。请居民们准备过冬物资,应对即将到来寒冷天气。”
听完广播,匡千里才惊觉道:“竟然是火山爆发……难怪都是灰,原来是火山灰。”
小木匠不太明白问:“火山爆发?火山爆发不应该是会更热吗,为什么会变成冬天?而且,美洲大陆离我们那么远,也有这么大的影响?”
乔雪君道:“你可以理解成火山爆发的灰尘挡住了太阳,太阳光进不来,温度也就进不来,自然会降温。”
“至于火山爆发的影响。有种猜测甚至认为,是火山爆发导致了史前一次的生物全部灭绝。”乔雪君说着,叹了口气,“你刚刚听见了,以火山爆发点为中心,方圆一千里,几百万人,全都死了。”
小木匠的脸色也变得煞白起来,显然有些被吓住了。
她有些磕巴:“那,那降温15度……其实也降不到哪里去吧,现在不是45度吗。降下去,也是30度。”
乔雪君摇摇头:“广播里说的是,比年均温降低15度。巩州的2月,每年的均温是10度,那现在就会变成零下5度。”
零下5度算不上什么极寒,部分北方城市在冬天零下几十度也是有的。不过按照均温来算,北方城市也会再往下降15度,那就真的是极寒了。
“要做口罩。”王涓风忽然提及道,“吸入火山灰是会死人的。现在火山灰已经过来了,之后出门一定要戴上口罩。”
降温来得非常快,第三天,乔雪君几人正在客厅里用棉絮和纱布缝制口罩,她抬眼看了看温湿度计。
原本最近地下避难所的温度在25度左右,今天降了三度,变成了22度。
温度相对稳定的地下都有这种变化,地上肯定更加明显。
“宿主。”系统出声,发出预警,“地下已经不安全了,请尽快搬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