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显微镜晕倒三个人。
周世显无奈摇头。
就问明末清初这个时候该救的究竟是谁?
只要在皇帝统治下,封建集权制度绝不会允许任何事物威胁到皇权。
若是普通百姓拥有这显微镜,或者是关系到权力统治的火药配方,最后结果只会遭受灭顶之灾的皇权打压。
原本周世显打算投降大清,原因就是福临皇帝年龄小,小孩子自然可塑性强,接受了科学这种学问,说不定就能中兴这片大地。
可是万万没想到多出个驸马身份这一变数。
周世显道:“陛下若还想看,臣愿意将此物献给陛下。”
朱由检现在什么心情都没有了,才刚见到自己儿子,就被送到了郎中手里。
“算了,朕不想看,你快把那吓人的东西收起来。”
经历过风波后众人自然散去。
此时北方盛京。
小皇帝福临正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众多官员吵架。
他这个年纪根本不理解吵的是什么,只需要等谁吵赢了就下旨听谁的。
多尔衮道:“即便你凑齐大炮,那周家狡猾程度也不会让你打进山海关,想必现在早已经武装好了大明反贼,就等着你去火拼。”
豪格讥讽道:“你多尔衮打不过一群反贼也有脸说周家,依我看是将领无能罢了,此次即便大明反贼也拥有大炮,我豪格入主中原也势不可挡。”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多尔衮是深知周家的算计有多么无耻,毕竟他已经亲身经历过火药战争,是最有权利说周家的人之一。
但是说出来就有人不信。
多尔衮巴不得豪格去打上一场,毕竟豪格战败对他在朝廷地位来说只有好处。
可是真要开战,以上一次的死伤程度,恐怕又要填进去十万士兵性命,以大清现在的人口情况,虽然算不上伤筋动骨,一时半会也缓不过来。
打到最后还是便宜周家。
多尔衮再次警告道:“若是此次再战败,恐怕短时间内我们将没有足够兵员,豪格你可要想好了能不能担起这次战败责任。”
豪格耻笑道:“我不像某些人,死伤一半军队,还有脸说与大明反贼打了平手。”
此时的大清人口总数也才二百多万人,加上吸收的一部分汉人,才与周世显人口数量五五开。
也就是二百多万人。
也是大清不敢直接对周世显动手抢的原因。
所以大清各部能凑出来的兵力上限是有数的,最多能武装三十万军队,现在已经被多尔衮打没三分之一。
这里的军队数量只算能打大规模战争的正规军。
而大明人口总数超过一个亿,有人口基数就意味着兵源可以随时补充,所以大明本不该亡国,还是自己作死造成的结果。
周世显的百万大军,都是平头百姓武装,本质上还不如李自成的农民军能打。
在没有战事时,周家的正规军才十万多人,仗着火器与装备先进才横行无忌。
若是真来一场大规模战争,恐怕周世显临时武装的百万百姓,溃逃率将会极高,正常三成伤亡队伍就散了,周家可能连两成伤亡的战争成本都无法接受。
所以周世显苟住了不打仗。
而李自成,反贼之所以叫反贼,或者说农民军之所以叫闯军,就是打到哪里,兵源就吸收到哪里,可以说李自成抢的地盘越多,兵源也就越多。
有人说李自成兵力最多达到一百万,人吃马嚼,粮草上就不可能,所以李自成最多五十万军队还是有可能的。
战争意味着人口减少。
没有人口,社会生产力就会降低。
多尔衮很生气,他不想因为一场明知打不赢的战争,就这样白白浪费掉兵力给人口带来负担。
可惜豪格不这样想,因为豪格手中有一件必胜的神器,没错就是周世显送的炮兵操作指南,完全能够降维打击李自成这伙反贼。
豪格十分自信道:“我部兵马已经准备妥当,此次不需要像某人一样带着二十万大军打败仗,我豪格有十万兵力足矣。”
只要按照大炮操作指南中的战法,大炮打开山海关城门,给骑兵做好掩护,到时候骑兵杀入山海关内,李自成的大炮就是一堆废铁。
此时豪格已经有些迫不及待要出兵讨伐李自成。
多尔衮则气的青筋暴起道:“既然你要去,我多尔衮自然不会小人之心夺君子之腹,只是此次若战败,亲王豪格别忘记自己的军令状!”
基本出兵已经板上钉钉。
因为多尔衮的失败,大臣们已经开始偏向于豪格,所以朝堂上支持的人很多。
此时也不是多尔衮一个人的一言堂,因为还有另外一位摄政王支持着豪格。
见事情已经谈妥,小皇帝福临用稚嫩口音下旨。
“既然二位亲王没有异议,那么朕允许肃亲王豪格领兵十万出征。”
事情走到这一步,第二场炮战已经无法避免。
此时京城里也在讨论。
因为李岩只带走皇太子一人去交易,与周世显提出的条件相距甚远。
谁也不敢确定能否谈判成功。
李自成稳坐龙椅问:“大炮还要多久能回来?”
牛金星上前道:“陛下,刚刚来信说事情已经谈成,李岩正押送大批火炮弹药返程,希望派兵去接应。”
宋献策则道:“北境山海关有消息建奴正在集结兵马,应当是晋商给建奴提供了足够发动战争的火炮武器,战事已经不可避免。”
李自成十分愤怒道:“他周世显真是好算计,明知道晋商通敌还卖给那群商人武器,真是该死!”
刘宗敏上前问:“要不要我去抄了那群晋商的家?”
李自成冷静下来道:“不急,等这次仗打完,如果晋商还敢囤积武器送给建奴,我们也不必再留手讲什么情面。”
本来建立大顺,李自成并不想和这群商人起冲突,毕竟还要维持一定的稳定,然而现在这群商人居然帮敌人打他,还有什么好讲,必须得抄家几个以儆效尤。
刘宗敏早就等不及了。
“我已经弄清楚这次是哪家商人通敌,何必要等到战事结束。”
李自成也很无奈,打仗最终打的不光是经济,还有人口,若是弄得百姓怨声载道,恐怕兵源无法得到补充。
他已经打下了京城,难道为了兵源还要再打出京师不成?
李自成下令道:“再等等,此时战事在即不能出乱子,等赶跑了建奴再与那群商人秋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