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动手。
一道目光传来,朱由检怔怔望着一名白脸小兵,缓缓放下手中鞭子。
当着女儿面打驸马,这种事朱由检做不出来,老脸一红道:“王承恩,朕觉得还是你来打比较好,毕竟是驸马的要求,朕不好过多干涉。”
突然间态度转变让王承恩措手不及。
王承恩试探问:“奴真的打了?”
朱由检道:“打!”
啪啪,五鞭子,连个声响都没有,王承恩根本不敢使劲,只能轻轻的象征性打了五下,他也不敢不打,因为皇帝下了命令。
打完后周世显重新穿好衣服道:“从现在开始,任何人不准再买卖粮食,直到新的粮食下来后我会酌情允许买卖。”
许商贾与老妇人皆惭愧不已。
交代完事情。
此时王承恩才看到另外俩人。
一个是吴襄。
另一人陈圆圆。
王承恩急忙道:“吴大人如何脱离虎口?”
吴襄也是有泪哭不出,有苦难言道:“我被这位周公子派兵救了出来,京城局势反贼毫无人性,把老夫折磨成这样。”
几天功夫王承恩在营地也算混了个路熟,赶紧说道:“待会儿咱家带吴大人去找郎中,令郎吴三桂据守边关为国为民,也不能让您这位父亲遭罪。”
吴襄心有感动,但是更多的是担忧,转身对着朱由检说道:“陛下,那李自成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京城大臣十有八九已经遭难,原本不少老臣准备为国捐躯,听到陛下还活着只能蛰伏起来苟延残喘。”
“臣,恳请陛下尽快解救朝臣与皇亲国戚!”
这。
朱由检有心无力,他恨不能立马飞回京城,但现在周家军根本不愿意马上评判反贼。
只能再次将目光看向周世显。
周世显其实也很无奈,打回京城意味着伤亡,同时将严重拖累营中百姓,并且还会干扰自己的计划。
本来把崇祯救回来就不在计划中。
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又不得不改变策略。
思来想去,周世显道:“陛下,现在真不是动手时候,若您想保住朝中大臣,臣倒是有一计策,就看谁点背。”
朱由检急迫道:“快快告诉朕!”
管他谁点背,反正能解救京城,谁点背权当是为大明做贡献。
周世显不急不缓道:“请陛下拟旨,承认大顺政权。”
什么?
朱由检心中轰隆一声,承认大顺岂不是承认李自成登基称帝,那自己这个皇帝又该怎么办?
“不行,朕绝不会承认反贼登上龙位!”
承不承认,人家李自成已经登上了龙位,虽然只当了一个来月皇帝,准确说是42天。
好在也不是最短的皇帝,却是历史上最短的朝代。
周世显只能解释清楚:“陛下,此时人心最重要,即便不承认李自成,那京城中的官员也难逃厄运,反倒是以承认李自成为借口,可以与反贼达成条件。”
朱由检忍住内心屈辱问:“你想与反贼达成什么条件?”
周世显轻哼一声道:“李自成名不正言不顺,若是他答应放归所有皇亲国戚和朝臣,那么陛下何必吝惜一张圣旨,即便传到后代,悠悠史书也会记载您善待子民,这不比罪己诏有用多了?”
主打一个实用主义。
反正朱由检罪己诏写多了也不差这一回。
朱由检是真不想写,回想自己写过的罪己诏几乎从来没起到过作用,忽然间又有了诸臣误朕,朕该不该救诸臣的疑问。
把这些臣子救下来做什么?
逼着自己写罪己诏?
原本朱由检以为自己错了,只要写罪己诏获得上天怜悯就能风调雨顺,结果现在他感觉自己没错,就像周世显说的,最大的错就是皇帝穷的叮当响。
又想起自己亲手杀了皇后与贵妃,心中逆气聚集在胸口,恨意滔天!
“朕没错,就算死朕也不会放过反贼李自成!”
死活不肯写。
周世显也没办法,除了对这位皇帝感到惋惜,同时也愤愤不平。
群臣该不该救?
“陛下,臣不是要您真的下罪己诏,臣也没上过朝,和那些家资万两的大臣不同,若是不救群臣,即便打回京城,恐怕朝廷也只剩个空壳,到时候还不如臣这一亩三分地,陛下您自己做决断吧!”
说完周世显转身离开。
崇祯帝如果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也不妨碍自己做别的打算。
“等等!”朱由检红着眼,“朕给你写!”
话锋一转。
“朕给你写没问题,但你必须说清楚,给朕一个交代!”
深吸一口气,周世显也不隐瞒直接全盘托出:“陛下圣明,臣要这份圣旨有三个目的。”
“第一,稳住李自成不至于破罐子破摔与咱们鱼死网破,那样的话代价太大承受不起。”
“第二,用一张圣旨换满朝文武与皇亲国戚,这笔买卖放眼历史也是独一无二完全划得来。”
“第三,臣得到消息,李自成命人搜刮财产,数量之巨简直天文数字,保守估计七千万两白银,臣断定李自成不敢把这些银两存放京城,所以借机占领大同府区域施压京城,然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悄悄抢回这批财物。”
朱由检以为自己听错了问:“多少银子?”
周世显道:“七千万两白银。”
一旁吴襄也站出来:“臣可以证明,李自成让刘宗敏搜刮大臣,那刘宗敏毫无人性,竟用酷刑逼迫大臣,臣亲眼所见打死不少人,大臣们纷纷拿钱买命,就连魏藻德都拿出好几万两银子!”
朱由检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百万两银子,内库收入每年才一百万两,这些还要去除给大臣们的俸禄以及其他各种开销。
忽然间朱由检疯了一样仰天长啸。
“哈哈,没想到朕的臣子们居然这么有钱,朕和他们比简直像个乞丐。”
“罢了罢了,朕倒想再见一见这些有钱的大臣,朕要问一问这些人,为什么宁可被反贼逼迫,也不愿意借给朕钱!”
“马上给朕拟旨!”
话还没说完,朱由检感觉一阵头晕,直挺挺栽在地上。
“陛下!”
“快快陛下晕倒了,赶紧叫御医!”
最慌的自然是王承恩,可以说此时王承恩身为历史上为数不多忠心的太监已经慌了神。
周世显也没料到崇祯帝这么不抗打击。
转念一想换谁家皇帝遇见这种事也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