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周世显还不清楚发生这么大事情。
正蹲在怀仁县一处高墙上。
墙下是朱由检与王承恩。
朱由检问:“你想通没有?”
“快了快了,”周世显眺望远方,怀仁县本地的灾民正排队守着粥棚,“这墙还是不够高。”
王承恩道:“上哪给你找更高的墙?”
除非上房,或者是大同镇的城墙,小小怀仁县还真就只有这堵墙最高。
主要是一路行军都很顺利,根本没有像样的抵抗。
让周世显怀疑中了埋伏。
大同左右卫连个人影都没看到,可以说下一步打掉大同镇就等于半个大同已经收入囊中。
目前的线报有三。
第一,雁门关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量,已经被拿下。
第二,斥候发现一支反贼队伍从大同去往宁武关。
第三,似乎大同区域内反贼全部收缩到了大同镇与广昌。
这一点尤为重要。
反贼收缩兵力更像是一场防守反击,但沿路所过之处留下的痕迹又很匆忙,不得不让人疑心。
怀仁县,县衙也一个人都没有。
“报,找到一队人马,经查证是原县衙捕快与守军组成的流亡队伍,总共300人。”
周世显跳下墙。
“再有这种流亡队伍直接交由陛下处置,京城方面有消息吗?”
探子回答:“目前尚无。”
周世显皱眉,按理说算算时间魏藻德已经抵达京城,虽然承诺帮大明复国,但是现在必须把李自成留在京城。
一切都是算计。
李自成留在京城,外还有个时刻准备投降清兵的吴三桂,这样一来就形成两道保险,确保今年不会与清兵直接交手。
周世显只能寄希望于李自成不会头脑发热把吴三桂逼急眼投清。
毕竟山海关这个地方太过于重要。
朱由检问:“你不接收这些人马吗?”
周世显笑着回答:“那些都是陛下的兵马,我周家军虽然是私军但向来都是走精兵路线,再说陛下如果手中一点人马都没有会放心我周世显做事吗?”
历朝历代都有拥兵自重一说。
所以皇帝都会想方设法收拢兵权。
正所谓龙之逆鳞,碰不得,周世显明白要想成事就不能在乎那仨瓜俩枣,再说毫无抵抗力的流亡队伍能有什么战斗力?
就算接收了,大明积病已久,兵卒训练懈怠又缺少军饷,早就没了军心,到了战场上也容易生出二心。
周世显可不想要这种队伍。
反倒是朱由检松下一口气,因为一路流亡队伍很多,有些是从大同逃出来的,有些是户所藏起来的,还有像这种与捕快整合在一起的小股队伍。
陆陆续续快一万人马。
算是朱由检这位皇帝重新掌握了点兵权。
因此朱由检也对周家放心许多。
朱由检吩咐道:“你去把这些队伍安置一下。”
王承恩暗暗高兴道:“陛下放心,老奴这就去。”
王承恩去安排流亡队伍。
朱由检道:“朕昨日看春耕,种了玉米,土豆,花生,以及粟米等作物,也看到春耕百姓使用铁犁效率很高,只是这些东西如何变成钱财?”
朱由检想问的是以后夺回京城如何充盈国库。
穷到这个份上,他也不在乎什么帝王脸面,都被指着鼻子骂穷的叮当响,又在乎什么不耻下问?
主要是朱由检依然具备中兴之主的品质,还有机会再翻盘。
周世显也不藏着掖着。
“我的这些粮食种子都经过挑选,凡是能够抵抗风霜、暴雨、干旱、虫灾、颗粒依然饱满等,在成熟时都要留种,经过十年时间培育种子,产粮量已经翻倍。”
朱由检听得入神。
过去哪有这种说法,都是种下去秋天再收上来,长得好就算上品,不好就算下品,根本没人去细细挑选。
十年就可以让粮食多一倍,朱由检惊讶之余感觉非常值得。
“那粮食朕记得要用工分换取,为何非要集中储存?”
周世显解释:“就和粮仓一样,只不过我的粮仓是流动的,陈年旧粮食分发给百姓食用,新粮则存储下来,久而久之没有旧粮只有新粮。”
“反倒是之前大明的粮食储存有很大问题。”
“基本上被贪腐的很严重,除此之外粮库里也无新粮,新粮都被权贵偷偷拿出去卖了,就算有这育种之法也无济于事。”
朱由检暗暗伤神道:“都是朕的过错。”
周世显道:“一半因为天灾,另一半才是因为陛下穷。”
一个穷字把朱由检快要折磨疯了。
朱由检干脆问道:“没有别的来钱快的办法吗?”
别说,还真有。
周世显神神秘秘道:“只要陛下肯卖给建奴盐铁、粮食和兵器,马匹银子要多少有多少。”
卖给建奴粮食兵器?
这跟叛国有什么区别!
朱由检脸色不善道:“朕身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做通敌的买卖!此事你不要再提。”
又怎么能不提。
外贸这种东西来钱有多快,周世显可是深有体会,也干脆摊牌。
“陛下,若是您不信,那位鞑靼人又要来了,不妨与臣一起去见一见?”
虽然没过多久,朱由检对那个人记忆犹新。
朱由检问道:“是哪个叫阿古达木的草原人,朕记得你借给他粮食,他承诺还给你羊毛,怎么这么快就要来了?”
周世显望着远处粥棚渐渐开始混乱骚动道:“可能气温回暖,草原提前剪了羊毛,也许是又有了别的需求。”
朱由检问:“他们草原人还需要什么?”
周世显笑着道:“一般是茶叶盐铁,灾年就是粮食,臣夜观星象,发现天灾有逐渐结束的征兆,所以他八成是来要火器的。”
朱由检表情变得严肃问:“草原人要什么火器?是你那种炸雷吗?”
炸雷的威力朱由检可是见识过,那么厚的城墙说炸出窟窿,就只需要一眨眼的声响,威力之巨大若是在战场上恐怕无人能敌。
周世显无所谓般模样道:“兴许是来借大炮,也没准想买弓弩,清兵估计打算进攻山海关,所以阿古达木一定会来。”
最主要有件事周世显没有说,但朱由检也心知肚明。
因为周世显给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那封信,多尔衮一定会做出一些动作来试探。
“报,草原行商阿古达木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