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献策最终还是同意了。
虽然他看不出周世显究竟想做什么,但他知道大顺军现在需要什么。
“我会尽量劝一些流民来,不过周少爷也不要抱太大希望,毕竟百姓不一定会愿意走这么远路,谋你周家一口粮吃。”
周世显点了点头,然后将炼钢技术交给宋献策,“无妨,我相信宋军师会尽量去做。”
宋献策拿到炼钢技术后也不敢再耽搁。
一来因为刘宗敏做事冲动。
第二个原因怕离开大顺军太久会有变故。
宋献策直接道:“既然如此,我二人也不再耽搁,这就准备启程回去,希望下次还有机会与周少爷做交易。”
周世显道:“好,我会派人送军师出城。”
事情已经谈妥,即便刘宗敏再不愿走,也不得不被宋献策拉着离开。
一夜后。
除了宋献策与刘宗敏离开外,魏藻德俩人也选择离开。
主要是魏藻德与方岳贡不敢再待下去,同样他们俩也不能再耽搁下去,得回去复命。
短短时间内,辽东再次恢复平静生产中。
然而看似平静日子并没有过多久。
春来暑往,几个月匆匆而过到了秋收时候。
这一次不同于以往。
粮食产量大丰收。
黄宗羲,钱谦益,刘宗周,三个人再次碰头。
“保守估计一千亿斤,一千亿斤啊,大明往年总产量也就一千五,这还不考虑天灾人祸,还有那些士绅、勋贵、宗室,土地主对粮食控制。”
“一千亿斤,春天时候还因为缺人手没种满,不少地方开垦后缺人缺种子,后来改种了药材。”
“听说南方因为百姓与富绅豪强权贵之间产生冲突,不少田亩无人耕种已经荒废,听说李自成与陛下都没能丰收,而离咱们最近的大清似乎也未有增产依然荒着许多田。”
刘宗周使劲说着。
因为一整个夏天他都在搞水利工程。
大体上只做三件事,挖水塘存水,开水渠灌溉农田,修堤坝防止洪涝。
因为长时间在外面风吹日晒,人都黑瘦许多。
黄宗羲笑道:“这算什么,粮食再多也经不住周家祸害,不说别人,就咱们三人每日都不少吃,若换寻常人家都得是过年节才敢这么吃。”
钱谦益赞同道:“没错,这伙食也太好,时常有肉吃,粮食又不缺,现在海边还在提炼海盐,谁能想到长城以北竟有如此富饶之地。”
不光是富饶那么简单,因为没有破坏性开采,辽东以北森林覆盖量也是极为庞大。
唯一不好的是狼、黑瞎子狗熊、还有老虎多了一些。
刘宗周问:“你去朝鲜有什么收获?”
钱谦益一脸难过模样道:“甭提了,朝鲜皇帝亲自接见了我,招待一番后我也没敢离开,就一直拖着留在那里,大体上把那地方走了个遍。”
黄宗羲问:“朝鲜孝宗皇帝李淏是如何看待周家?”
钱谦益回答:“还能怎么看,那地方也有些火器,连过去大明被淘汰的那些火器都不如,人口又少,虽然有些战斗力,但根本没法比,对周家就是观望,不敢得罪与交好。”
刘宗周道:“周家已经成为庞然大物,什么都不缺,唯独缺振臂一呼喊上那么一句苍天已死,只可惜周世显身为驸马当不了皇帝。”
黄宗羲表情有些不屑道:“当皇帝有什么好?你看历朝历代哪个皇帝子孙后代不遭人灭杀,国祚不过三百,频繁改朝换代只能说明皇帝就不该存在。”
嘶。
俩人倒吸一口凉气。
钱谦益急忙劝说:“黄兄慎言,此等大逆不道之话若传入公主耳中,咱们恐怕难逃罪责。”
黄宗羲十分无所谓道:“怕什么,周世显与我想法一样,也不怕告诉你们,周家从未想过当皇帝才故意娶的公主,为的就是用驸马身份欺骗天下诸侯。”
嘶。
俩人吓得表情扭曲。
刘宗周努力控制面容道:“黄兄,这话还是不要说为好,祸从口出,万一被人听去容易招惹事端。”
黄宗羲反倒来了劲,立马又讲道:“你们俩就是胆小鬼,也不怕告诉你们,周世显可能要打造出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度,将权利归还百姓,此等远大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俩人上前使劲捂住黄宗羲的嘴。
生怕这人再吐出什么要命字眼来。
推翻皇帝也就罢了,废除天下皇权又是另外一码事,等于是挖了天下权贵祖坟,甚至是与历朝历代先贤为敌。
这已经不是改朝换代那么简单。
并且俩人还指望着跟着公主赎罪后回到朝廷。
若周家真这么干,他俩算是下不了贼船,一路黑到底。
黄宗羲一使劲将二人推开,嚷着道:“难怪你们俩当不上官,如此没有思想,我黄宗羲羞于遇见你们!”
说完,黄宗羲一甩衣袖离开。
他是真的有点生气。
剩下俩人面面相窥。
因为黄宗羲所说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先不说周家让百姓自己选田长,交的粮食也是百姓与周家之间互相对账,就连官员选拔,也与大明不同。
可以说像黄宗羲这样当上书院院长之人,连周世显都没办法将人罢官辞退。
已经隐隐有脱离皇权制度后一种新社会形式模型。
仨人气走一个。
刘宗周问:“你去与周少主复命了吗?”
钱谦益满脸失望道:“去了,也没去,准确说我不用去向周世显复命,而是将前往朝鲜之事写下来上交,然后会有人来找我对接。”
刘宗周揉着手心道:“还真的就不用看周世显脸色,现在有个什么会,每天都要开一次,能入会议投票的人大多数是田长选拔官员。”
钱谦益不解问:“你是说,我此行成果交上去后,会由这些人做决定?”
刘宗周点头回答道:“没错,他们做出决定后,还需要上交再次审理,然后只要不出错,都会得到施行,周世显只有否定施行的权利。”
嘶。
钱谦益感觉自己吸凉气吸饱了。
这样制度前所未闻,自然大明也有朝会,并且有内阁,内阁会帮皇帝看奏折,然后整理出意见后交由皇帝决定。
可想这种最高层只管否决,议会决定实施的事情古今从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