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9日上午,港城星宁金融公司大厦c座总裁办公室内,沈知意坐在悬浮转椅上,指尖在全息投影键盘上快速敲击。面前的虚拟屏幕上,星宁集团各板块数据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杭城总部的股票曲线持续上扬,星宁地产公司的市值在短短三个月内暴涨4579亿,营业额突破2453亿,亮眼的数据让整个金融市场为之侧目。
“沈总,这是九龙城寨的最新勘测数据。”助理将一份3d建模文件投射在墙面,画面中低矮破旧的楼房、狭窄逼仄的巷道与堆积如山的垃圾,与繁华的港城形成刺眼对比,“区域人口密度超标300%,基础设施近乎瘫痪。”
沈知意凝视着投影,眼中闪过光芒:“召集设计部、工程部、AI研发中心,半小时后开紧急会议。”她轻点桌面,调出星宁自主研发的量子建筑设计系统,“这次我们要用科技彻底改变这里。”
会议室内,全息沙盘上,九龙城寨的模型正在不断重构。“我们将建造2套18期42层智能公寓,采用模块化量子建造技术。”沈知意的手指划过虚拟楼宇,“每块建筑模块在工厂预制完成,通过磁悬浮轨道运输,AI机械臂精准拼接,建造周期能缩短70%,成本降低40%。”
工程师们纷纷点头,其中一位提出:“沈总,地震和台风防护如何强化?”
“这正是关键。”沈知意切换沙盘视角,建筑内部的结构层清晰可见,“采用纳米级记忆合金框架,搭配量子传感器实时监测地壳运动,一旦达到预警值,智能减震系统能将14级地震的冲击力化解90%。至于台风,外墙覆盖超疏水纳米涂层,窗户采用航天级聚碳酸酯材料,抗风压能力是普通玻璃的20倍。”
她停顿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此外,别墅区的10期项目要打造顶级智能生态社区。400-800平的5层别墅,配备私人量子花园、AI管家系统,连草坪修剪都无需人工。这样的配置,足以吸引全球富豪。”
会议结束后,沈知意拨通李嘉诚的电话。“李叔,我有个项目想拉您入伙。”她直入主题,将九龙城寨的改造方案传输过去,“星宁出技术和施工团队,您负责资本运作和市场推广。保守估计,两年内不仅能回本,利润至少翻十倍。”
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知意,你这方案比我想象的还大胆!不过,这改造完成后,港城的地产格局恐怕要彻底改写。”
“正是如此。”沈知意望向窗外的维港,“公寓解决本地居民住房问题,吸引人才扎根;别墅则面向全球富豪,拉动高端消费。这不仅能提升港城税收,更能让资本流向内地建设。”
当晚,沈知意来到九龙城寨实地考察。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刺鼻气味,几个孩子在污水横流的巷子里追逐。一位白发老人颤巍巍地问:“姑娘,听说这里要拆了?我们能住上新房吗?”
“放心,老人家。”沈知意握住老人的手,“最多两年,这里会变成全港最安全、最智能的社区。到时候,您的孙子孙女能在干净明亮的环境里长大。”
回程车上,沈知意收到阿广县政府的求助邮件——当地希望引入星宁的智能建造技术,建设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她立即回复:“优先安排技术团队,材料成本减半,助力家乡发展。”
夜色渐深,星宁金融大厦依旧灯火通明。沈知意站在顶层,看着港城的万家灯火,心中已有新的盘算。九龙城寨的改造,不仅是地产项目,更是科技与人文结合的试验场。当智能建造技术从港城辐射全国,她坚信,中国城市的未来,将由科技与智慧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