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6日上午,京城老宅的庭院里,玉兰花开得正盛,洁白的花瓣落在青砖石地上。沈知意早早便将调制好的葡萄酒、白酒与格瓦斯的混合酒搬到了院中的石桌上,二十个古朴的橡木酒桶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大伯爷穿着一身藏青色中山装,手背在身后,时不时凑到酒桶边轻嗅,眼底满是好奇。
“这酒……真能把白酒、葡萄酒和格瓦斯混到一块儿?”大伯爷咂咂嘴,他戎马一生,喝过的好酒无数,却从未听过这样奇特的搭配。沈知意笑着走上前,拿起铜制酒勺,从桶中舀出琥珀色的液体,倒入精致的玻璃杯:“大伯,您尝尝就知道了。这可是特意为今天准备的,咱们家的‘特调战友情’。”
说话间,门铃响起。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家人搀扶下走进院子,他们身姿依旧挺拔,只是脸上的皱纹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人群中一位高鼻梁、蓝眼睛的俄国老人尤为显眼,他叫安德烈,年轻时曾与大伯爷一同参与边境联合军事训练,结下了深厚的跨国情谊。
“老沈!”安德烈张开双臂,用带着浓重俄语口音的中文大声喊道。大伯爷快步上前,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拍打着彼此的后背,眼中泛起泪光。其他战友也纷纷围上来,互相问候,一时间,院子里满是爽朗的笑声与此起彼伏的“老伙计”。
“都别站着了,快尝尝知意调的酒!”大伯母热情地招呼着众人。沈知意将酒杯一一递到长辈们手中,安德烈端起酒杯,轻轻摇晃,琥珀色的酒液在杯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散发出复杂而诱人的香气——既有白酒的凛冽醇香,又夹杂着葡萄酒的果香与格瓦斯的麦芽甜香。
“这味道……太奇妙了!”安德烈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让我想起了在西伯利亚的冬天,我们围着火炉喝格瓦斯,又像是在哈尔滨,和老沈一起品尝中国白酒……”他的声音渐渐哽咽,那段峥嵘岁月仿佛就在眼前。
大伯爷抿了一口酒,微微皱眉,随即露出惊喜的神色:“还真别说,入口先是白酒的劲儿,紧接着葡萄酒的果香就上来了,最后回味还有格瓦斯的清甜,层次分明!”其他战友也纷纷点头称赞,有人感慨:“老沈,你这孙女可真有本事,能把三种酒调出花来!”
沈知意的父母站在一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父亲看着热闹的场景,不禁回忆起小时候:“小时候,大哥总带着我偷偷喝父亲的酒,那时候觉得白酒又辣又呛,哪像现在这酒,好喝又有意思。”大伯爷哈哈一笑,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是啊,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咱们都成老头子咯!”
酒过三巡,老人们的话匣子彻底打开。安德烈说起了当年在训练中,大伯爷如何冒着暴风雪为他寻找失散的物资;另一位战友则回忆起一次紧急任务中,大家互相扶持、死里逃生的经历。沈知意坐在一旁,托着腮帮子,听得入神。这些故事她从未听过,此刻却仿佛看到了父辈们热血沸腾的青春岁月。
“丫头,你这酒调得好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端着酒杯走到沈知意面前,“这酒里,有咱们的过去,也有中俄友谊,更有年轻人的创新!”沈知意连忙起身,恭敬地说:“能得到各位伯伯的认可,是我的荣幸。我想着,用酒把大家的回忆和情谊都融在一起,以后每次喝,都能想起今天。”
院子里的阳光渐渐变得柔和,酒香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沈知意看着这些为国家奉献了一生的老人,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他们的故事,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家族最宝贵的财富。而这独特的混合酒,不仅是味觉上的创新,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跨越国界与岁月的情感纽带。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余晖为老宅镀上一层金色。老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安德烈握着沈知意的手,用俄语说道:“谢谢,谢谢你让我想起了最美好的时光。”沈知意微笑着回答:“应该是我谢谢您们,给了我这么多珍贵的故事。下次来,我再给您调更好喝的酒!”
送走客人后,沈知意一家人围坐在桌前,继续品尝着美酒。大伯爷望着满院的花香与酒香,感慨道:“今天这酒,喝出了人生的滋味。知意,你长大了,有能力让大家开心,也记住了咱们沈家的根。”沈知意依偎在大伯爷身边,轻声说:“大伯,以后每年我都调新酒,咱们的故事,也会像这酒一样,越陈越香。”
夜色渐深,老宅的灯光温暖而明亮,酒香仍在空气中萦绕,诉说着永不褪色的战友情与绵长的家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