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逐渐恢复,辛弃疾走出帐篷,感受着这片土地的质朴气息。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
不远处,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蹲在地上玩着泥巴。
她的小脸脏兮兮的,但一双眼睛却清澈明亮,充满了童真。
辛弃疾走了过去,蹲下身子,笑着问道: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抬起头,怯生生地看了他一眼,小声回答道:“我叫小玉子。”
“小玉子,真是个好名字。”
辛弃疾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柔声道,“你多大了?”
“七岁了。”小玉子掰着手指头,认真地数着。
“七岁了啊,应该读书了。”
辛弃疾看着小玉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孩子们能够平安长大,已经是一种奢望,更遑论读书识字?
他从怀中掏出一块糖,递给小玉子:“小玉子,这块糖给你吃。”
小玉子接过糖,甜甜地笑了,露出了两颗可爱的小虎牙。
“大哥哥,你是谁啊?”她好奇地问道。
辛弃疾看着小玉子天真无邪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温暖。
他笑着说道:“我是……”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不好了!林大哥!高句丽的军队!高句丽的军队来了!”
林寻奕还未走到辛弃疾身边,便听见远处传来乞活军探子的嘶吼声,声音里充满了惊恐。
他脸色骤变,一把抓住辛弃疾的胳膊,急声道:“辛先生,快走!高句丽人来了!”
辛弃疾眉头紧锁,高句丽?这个名字让他感到一丝不安。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拄着拐杖走了过来,他便是乞活军的辛长老。
辛长老面色凝重,对着众人说道:“大家不要慌!立刻收拾东西,我们立刻撤离!林寻奕,你带一百弟兄留下,探查情况!”
“长老,我留下!”林寻奕毫不犹豫地应道,目光坚定。
“小玉子也要和林大哥一起走!”
小玉子拉着林寻奕的衣角,哭喊道,小脸上满是泪痕。
林寻奕蹲下身子,轻轻擦去小玉子脸上的泪水,柔声道:
“小玉子乖,林大哥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跟着这位大哥哥走,他会保护你的。”说着,他看向辛弃疾,”
辛弃疾看着林寻奕充满期望的眼神,点了点头,郑重道:
“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她的。”
林寻奕站起身,对着辛弃疾深深地鞠了一躬,随后转身,朝着留下来的乞活军跑去。
辛弃疾牵着小玉子的手,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小玉子不停地回头,哭喊着“林大哥”,声音渐渐远去。
辛弃疾的心中也充满了无奈和悲伤,他能感受到小玉子的恐惧和不舍,但他却无能为力。
他只能紧紧地握着小玉子的手,给她传递一丝温暖。
“别怕,小玉子,有我在。”
辛弃疾轻声安慰道。
小玉子依偎在辛弃疾的身边,停止了哭泣,只是偶尔抽泣几下。
辛弃疾一边走,脑海中像无数的蚊虫在嗡嗡作响,让他头痛欲裂。
渐渐地,他浑浊的眼眸中开始闪烁着一丝清明的光芒。
他们跟随着乞活军队伍,看着那些老弱妇孺,在乞活军的护送下,一步一步地离开这片他们生活了多年的土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茫然和不安。
突然,辛弃疾的脑海中闪过一幅画面:一支铁骑,浴血奋战,所向披靡……
紧接着,又是一幅画面: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哭喊震天……
辛弃疾忍不住停下了脚步,脑海中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吟唱些什么。
辛弃疾猛地顿住脚步,一种奇异的共鸣感在他胸腔回荡,仿佛千军万马与他一同吟唱,那声音低沉而有力,反复呢喃着:“王之所至,生死相随!”
小玉子被他突兀的停步撞得一个趔趄,疑惑地仰起头,却撞进一双深邃如渊的眼眸。
以往浑浊迷离的目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心悸的锐利,仿佛两柄出鞘的利剑。
随着这句呢喃,辛弃疾眼中迷茫的雾气逐渐消散,记忆的碎片如同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闪烁。
画面越来越清晰,最终定格在一处荒凉的坟茔前。
那时的他还只是个青涩的少年,身着粗布麻衣,跪在坟前,瘦削的肩膀微微颤抖。
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枯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极了亡魂的低语。
他仿佛能感受到冰冷的泥土气息,带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悲凉。
辛弃疾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坟茔前的景象愈发清晰。
朦胧中,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他面前,看不清面容,却能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威压。
那身影如同山岳般巍峨,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
一个声音如同闷雷般在辛弃疾耳边炸响:“汉家之地,如今如何?”
少年的辛弃疾浑身一颤,仿佛被这声音震慑住了灵魂。
他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从干裂的嘴唇中挤出几个字:“风雨飘摇……”
话音刚落,那高大身影随即仰天大笑,笑声豪迈,震动山谷。
笑声中,又有几道身影从虚空中浮现,或高大威猛,或儒雅清隽,或英姿飒爽,皆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
他们如同守护神般,围绕着辛弃疾,目光中充满了期许和信任。
“我等已去,这大好河山,便托付于你了!”为首的身影沉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辛弃疾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心头,他挺直了脊背,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一字一顿地许下承诺:“此生护佑山河,至死方休!”
画面破碎,坟茔消失,凛冽的寒风也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