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唷,又买地啦……”姜氏惊得下巴都快掉了,陈虎究竟身家几何?她满心疑惑。想那几个孩子的模样,怎么也不像富家子弟,尤其小老三,活脱脱一抠门小乞丐。柳杏儿却淡定回应,三个田庄共一千亩。姜氏倒吸凉气,这一千亩地都写在杏儿名下,后半辈子无忧了!交割完钱,柳杏儿办妥官契,满心欢喜。可这消息瞬间在县衙炸开,一千亩地,六成上等、四成中等,价值逼近两万两。陈都头竟如此富有?崔县令听闻,联想到陈虎端掉山头的功绩,满心期待开春剿匪。然而,手下崔顺却质疑:陈虎曾是猎户,哪来这么多钱?
崔顺心急火燎地向催知义进言,怀疑某人钱财来路不正,提醒大人不可掉以轻心。催知义却神色淡然,他看向崔顺,话语掷地有声,称这是最后机会,若再有不当之举就回本家。崔顺瞬间脸色煞白,深知这话的分量。退出来后,他脚步踉跄,崔恭赶忙搀扶询问。得知大人的严厉警告,崔恭也眉头紧皱。崔顺满心不甘,为何大人为了他人竟有送自己回本家之意?
在这风云变幻的人际场中,崔顺满心愤懑,觉得陈虎成了大人面前的红人,自己兄弟的地位岌岌可危,而崔恭虽表面安抚,眼底却藏着深意。另一边,陈虎对他人的议论毫不在意,一心只为小媳妇谋幸福,为她置办田产,让她能开心生活。不仅如此,他还和小媳妇规划着田庄事务,打算采买耕牛,方便佃户春耕,甚至贴心地要给大舅买骡车。
在定陶县,有个人购置了耕牛准备使用。这人心里想着,催知义理应出手帮忙,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天经地义的事。可催知义内心估计在咆哮:“我谢谢你啊!”一个莫名被安排任务的工具人形象跃然眼前。
陈虎一边忙着农庄事务,一边操心团练训练,忙得不可开交。不知不觉,铺子开张的日子来临了。这家铺子名为“乡味”,招牌出自陈庭之手,这让余半仙颇有些吃醋,毕竟那丰厚润笔费没了,还错失疯狂点菜机会。开张前一晚,柳杏儿激动得失眠,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陈虎见状,一番举动吓得柳杏儿连忙挣脱,生怕开业前“手废”。陈虎无奈,将她搂好,柳杏儿瞬间老实。没想到,没多久她竟在陈虎怀里沉沉睡去。而开业当天,柳杏儿没大张旗鼓请客,而是准备了风干兔等试吃品,一场特别的开业活动就此拉开帷幕……
县城的这条街上,一家店门口拉起写着“开张前三天,全场买一斤送半斤,买半斤送二两”的红布。瘸腿的小老三坐在门口,用铁皮卷的简易扩音器卖力吆喝,什么香软鸡蛋糕、美味风干兔,各种诱人话术不断。那魔音循环般的叫卖,让来往行人纷纷驻足品尝。有人嫌贵,可一算赠品,又觉得划算,购买欲瞬间被勾起。一时间,众人涌进店内抢购,柳杏儿松了口气,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同街老板却嗤之以鼻,觉得这是赔本赚吆喝,长久不了,毕竟县城就这么大,年轻人做生意还是太天真了。
在不大的县城里,一家名为“乡味”的店开业后热闹非凡,引得全城人都来瞧。可不少人却觉得店主柳杏儿是在胡搞瞎搞,认为这种开业促销的做生意方式,三天热闹过后必然门可罗雀,同行更是毫不惧怕。县衙里,催知义忙完听到衙役谈论“乡味”,得知是陈虎媳妇柳杏儿开的店,因秦嬷嬷喜欢柳杏儿,他便让小厮去买。结果小厮很快两手空空回来,告知东西已全部卖完,开业前三天优惠力度极大,买的人超多。催知义大感意外,觉得柳杏儿这是赔本赚吆喝。
在那个家族里,子弟们可不是只知埋头读书。家族严禁子弟无知,更不想要死读书之人,他们还得学习庶务等。他深知做生意门道,想赚钱,货品得好、价格要公道,所售之物得是当地稀缺且需求大的,如此生意才好做,回款也快,那种高成本、“三年不开张”的生意,普通百姓可做不得。而柳杏儿从事的吃食生意,在他看来,只要味道绝佳就不愁没客源,只需用心慢慢经营,必然能有一番好起色……
升斗小民对价格极为敏感,怎会甘愿为曾经低价之物掏更多铜板,他们有的是耐心,就等商家支撑不住降价。催知义一番思索后,吩咐小厮三天后去采购,每样买十斤,还想好托词。这背后,是为帮秦嬷嬷喜欢之人——都头娘子。消息传开,嘉木向夫人身边的绿华说起此事。绿华却嗤笑,她因崔顺的缘故,对陈都头一家充满偏见,觉得他们绝非善类。而嘉木则称,这是看在陈都头身为大人身边红人的面子上 。
后院之中,陈虎本无恶意的话,却无意间戳中绿华的心,因夫人已答应来年放她籍并许配给崔顺,绿华认定陈虎挡了未婚夫婿的路,对其恨意滋生。回到后院,绿华向县令夫人欧阳氏复命时,有意提及大人对柳娘子生意的格外关照,试图挑拨。欧阳氏一眼看穿她的心思,却最终还是决定派人去柳娘子那采买东西并让其亲自送来。另一边,柳杏儿准备的货物很快售罄,帮忙的姜老爷子和姜木生满心欢喜。
街市中,一家店正火爆营业,掌柜们都晓得店里东西利润至少五成,买一斤送半斤也仍有赚头,要是天天这般生意,发财近在眼前。姜木生却满心忧虑,他深知百姓爱占便宜,担心三天后恢复原价会影响生意。柳杏儿却坚定点头,称三天后就恢复正常售价。她自信自家东西独一无二、味道绝佳,不愁销量。哪怕生意变差些也无妨,毕竟天天这般忙碌,大家都吃不消,开业活动不过是为打响名气。姜氏虽表示自己能受累,柳杏儿却另有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