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岱留在太守府内“照顾”曹真,任由姜维去开城迎接蜀军!
姜维策马来到城门前,高声喊道
“城中将士听着,我乃大汉奉义将军姜维!曹魏窃据长安毁我宗庙,如今汉军已至,速速开城投降,以免生灵涂炭!”
城上守军顿时乱作一团,不知该如何是好。
“姜将军,你……你这是何意?”
“何意?当然是引我汉军入城!尔等叛贼还不速速投降?”
“可是……可是大将军……”
那守将还想说什么,却被姜维打断。
“大将军?那不过是伪帝曹睿的任命与我大汉何干!如今长安城内,又重归我汉家!”
原本的忠勇之士突然成了汉军。
这让守城的士兵怎么能反应的过来?
先前随姜维入城的蜀军,缓缓打开城门,产外大军涌入城中……
“尔等若是识相,便速速跪地乞降,迎接王师!降者免死!否则,待我大军入城,定叫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城上的魏军士兵犹豫不决。
没有人领个头,谁敢当这个出头鸟。
大势肯定是没了,但就这么投降……城墙上的魏军,还真下不定这个决心!
曹将军还在,如实重新多会长安,他们这些投降的,怎么可能会有好下场!
可若是不降,看这架势,蜀军已经进城。
再抵抗,他们恐怕是看不到曹将军率军反扑了。
一个年轻的士兵颤抖着放下武器。
“我…我投降…”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
很快,城墙上跪倒一片,纷纷丢盔弃甲,乞求活命。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好汉不吃眼前亏!
……
城内百姓见状,纷纷闭门不出。
乱军之中,人命如草芥,这要是稍不留意被人当做是个敌军。
被人砍死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一个个缩在家中,不敢开门,生怕自家大门突然被人踹开。
天知道那些当兵的会干出什么事儿。
只能祈求,外面的混战能尽快过去。
蜀军入城后,迅速控制了城内的各条主街。
姜维亲自率军直奔太守府,接应马岱。
……
此时,曹真仍在太守府内呼呼大睡,对外界发生的一切浑然不知。
马岱带来的人,已经悄悄的亲下了太守府的护卫。
前日宴饮,姜维与马岱自然是趁机灌醉了太守府的守军。
姜维冲进太守府,将曹真从睡梦中惊醒。
曹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一脸茫然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将军这是何意?怎带着军马来太守府?外面是怎么回事?那喊杀声,莫不是蜀军攻城了?”
“正是,曹真,你已经被包围了!束手就擒吧!如今你的太守府已落入我大汉手中!”
曹真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
那所谓从五丈原逃回来的两个将领居然是蜀军化妆的?
亏自己还这么信任他们!
曹真看了看周围的蜀军,心中一片冰凉。
前一刻,他还在与那两人把酒言欢,称兄道弟。
后一刻,他们就引兵入城,将自己团团包围。
而眼前这个马岱,先前还被他视为忠烈之士。
“这位将军,你……你这是何意?”
“你我都是魏国忠良,应当明白忠义二字的意义。我乃魏国大将,岂能投降蜀汉?你这样做,对得起你身上的战甲吗?”
“忠义?我呸,我乃大汉平北将军,马岱!谁是你伪王的人!曹睿不过是窃国之贼,如今大汉天兵降临,匡扶汉室,恢复正统,这才是真正的忠义!我劝你还是早些投降,免得受皮肉之苦!”
冰冷的剑锋刺痛了曹真的皮肤。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曾经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如今却都变成了蜀军的俘虏,
大势已去,再做抵抗也无济于事。
“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
曹真仰天长啸,状若疯癫。
自己这坚固的长安城居然就这么轻易的被攻破了?!
……
秦墨闻讯赶来,看着被五花大绑的曹真。
拿下曹真,这长安城之战怕是就能结束了!
至于是杀了,还是留下。不妨待丞相来了再说!
“曹真,如今长安城破,你可愿降?”
曹真看着眼前的秦墨。
自己居然就是被这么个年轻人给算计了?
这小子的年纪怕是还没有自己儿子大!却如此阴险。
“秦墨,你……你这个卑鄙小人!你竟然使诈!有本事你放了我,我们真刀真枪的打上一场!”
“是你傻还是我傻?如今你是阶下囚,我凭什么跟你真刀真枪打一场?兵不厌诈,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你夜袭不成,反倒丢了长安城,这只能怪你自己愚蠢无能!”
曹真被秦墨这番话羞辱得面红耳赤。
他是想鱼死网破一下。
可被绑得和年猪一样,都动弹不得!
“来人,将曹真押下去,严加看管!想要挣扎,下辈子吧!”
秦墨一声令下,蜀军将士将曹真押了下去。
太守府外,厮杀声为停逐渐向西南方向压过去!
彻底拿下长安,还需要些时间。
“传令中军,告诉丞相,长安城破,我秦岚在这里恭候丞相驾临!”
……
长安城头飘扬曹魏旗帜被拔下来扔到城下,一面大汉的龙旗被人竖了起来!
喊杀声渐息。
城内百姓有大胆的,从房舍中出来,看着门外渐渐稳定下来的长安城。
长安,这座千年古都,终于回到了大汉的怀抱!
……
数日后,诸葛亮率领中军抵达长安。
秦墨,早已安排军士在城南,搭建好了一座高耸的祭坛。
随着丞相车驾抵达。
香烟袅袅,鼓乐齐鸣。
诸葛亮身着素服,神情肃穆,在秦墨的搀扶下缓缓走上祭坛。
坛下,蜀军将士列队静默,气氛庄严肃穆。
“列祖列宗在上,臣诸葛亮,今日谨代表大汉天子,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臣不负先帝重托,克复长安,还于旧都。今后,臣当竭尽全力,兴复汉室,一统天下,以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诸葛亮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长安城上空回荡。
祭天仪式结束后,诸葛亮在秦墨的搀扶下登上长安城墙。
他极目远眺,望着脚下这片刚刚收复的土地,不禁感慨万千。
“岚儿,老夫已至暮年,大汉的未来,就托付给你了。”
秦墨心中一震,他明白诸葛亮话中的含义。
怕是丞相已经油尽灯枯。
自己拿丹药虽是神奇,但却不是什么生死人肉白骨的东西。
能拖延几日,便已经是极限。
“丞相,您……”
“不必多言,”
诸葛亮摆了摆手,打断了秦墨的话。
“老夫自知时日无多。此次北伐,耗尽了老夫的心血。如今长安已克,老夫也该功成身退了。”
秦墨哽咽,他不知该如何表达此刻的心情。
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如今大业未成。
他却要撒手人寰。
这对于蜀汉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诸葛亮看着秦墨,眼中充满了欣慰。
“吾平生所学,已着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切勿轻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