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海阳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整治举措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经开区管委会仿佛脱胎换骨一般。曾经弥漫的懒散之风渐渐消散,工作态度有了极大的改观。上班迟到早退的现象几乎绝迹,工作人员们都严格遵守着时间。要是有事需要请假,只要理由合情合理,办公室都会批准,整个工作氛围变得有条不紊。
林海阳深知,仅仅规范出勤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引入合理的考核机制。于是,他推出了以多劳多得为主的新制度,在固定工资的基础上,增设了一项丰厚的年终奖金。刚开始,大家对这个新制度并没有太多特别的感觉,觉得不过是换了个说法而已。但林海阳心里有自己的全盘打算,他坚信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制度会发挥出巨大的激励作用。
没几天,谢武明的调令正式下来了。谢武明在东河镇把手头的工作一一做好交接后,便告别了熟悉的地方,满怀热情地来到林海阳所在的经开区管委会报到。由于相关规定,林海阳作为副处级别,并不配备秘书岗位。所以,谢武明只能以联络员的名义,协助配合林海阳开展工作。
与此同时,小田的调令也顺利抵达。他被正式安排为林海阳开车,编制隶属于后勤科,主要职责就是保障林海阳的出行。这样一来,在内有谢武明帮忙处理各类公文、协调事务,在外有小田随时陪同,为林海阳的行动提供便利。林海阳一下子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经开区的破局发展以及经济建设。
这第一步整治管委会内部人员的工作,已经初见显着成效。前来办事的老百姓和来投资兴业的企业,都明显感受到了这种积极的变化。过去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热情的接待和高效的服务。
谢武明到岗后,更是发挥出自己的专长,将投诉渠道进一步细化。他增加了微信小程序投诉、电话投诉以及匿名举报等多种方式。为了确保投诉举报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他还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流程,每一个投诉都必须详细记录,并且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一旦发现问题,就严查到底,绝不姑息。
在这样多方并举的有力举措下,开发区管委会的工作效率节节攀升,工作态度也越发积极主动。老百姓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企业对经开区的投资信心也日益增强。
这天,一位前来办理项目审批的企业老板感慨地说:“以前来经开区办事,心里总是犯怵,就怕遇到各种麻烦。没想到现在变化这么大,工作人员不仅态度好,办事效率还特别高,这让我们企业投资发展更有动力了。”
林海阳听到这样的反馈,心里倍感欣慰。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经开区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天傍晚,林海阳、谢武明和小田三人聚在一起。林海阳看着两位得力助手,说道:“这段时间,咱们的努力大家都有目共睹,管委会的风气有了很大转变。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经开区的经济发展才是重中之重。接下来,咱们得想想办法,如何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推动产业升级。”
谢武明推了推眼镜,说道:“林主任,我觉得我们可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优质企业。另外,还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小田也在一旁附和道:“林主任,我在巡逻的时候,听一些企业老板说,他们希望经开区能多举办一些交流活动,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
林海阳点点头,说道:“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想法整理一下,形成具体的方案。武明,你负责收集整理相关政策资料,看看其他地区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小田,你继续留意企业和群众的反馈,及时跟我们说。”
“好的,林主任!”谢武明和小田齐声应道。
望着窗外逐渐亮起的灯火,林海阳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憧憬。他知道,虽然前方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他们齐心协力,经开区的未来必将一片光明。接下来,他将带领团队,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经开区的繁荣发展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