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书市场捡漏鲁迅手稿,让林风的腰包一下子鼓了起来。
他没有声张,而是通过一个前世认识的、路子比较野的收藏界“掮客”(当然,这一世是利用系统数据库找到的联系方式),匿名、快速地将手稿以六万元的价格出手了。虽然比预估的最高价低了点,但胜在安全、快捷,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六万块!在2008年,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启动未来的“天使轮”融资!
有了钱,林风的心思也活络起来。他不仅给工作室添置了两台当时性能还不错的二手电脑和一些必要的开发工具,还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互联网。
夜晚,林风坐在工作室(那个简陋的车库)里,浏览着2008年的主流互联网平台。新浪博客、网易博客、天涯论坛、猫扑社区……到处都是长篇大论的文字和像素不高的图片,视频内容零星点缀,加载缓慢,体验极差。
“还是博客和bbS的天下啊……”林风喃喃自语,眼中却闪过一丝洞悉未来的锐利光芒。
他知道,这种以文字为王的时代,即将被彻底颠覆。真正的未来,属于短小精悍、冲击力强的短视频!
一个想法在他心中升起:在这个博客横行的时代,扔下一颗“短视频必胜”的炸弹,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这不仅仅是恶趣味,更是一种提前布局。他需要留下一些“预言”的痕迹,为自己日后推出相关产品时,增添几分传奇色彩和先见之明的光环。
说干就干。
林风在当时国内最大的博客平台“博客中国”(虚构)上,注册了一个名为“未来观察者”的匿名账号。
然后,他敲下了一篇注定要被群嘲的博文,标题极具挑衅性——
《博客已死,短视频当立!十五秒将定义互联网的未来!》
在这篇博文中,林风以一种毋庸置疑的口吻,大胆“预言”:
“……不要迷恋长篇大论的深度,那很快会成为小众的自嗨。随着3G网络的铺开(虽然现在还慢,但未来会快),以及智能手机摄像头的普及(别看现在像素低,很快就会高清),用户的习惯将彻底改变!”
“人们的时间会越来越碎片化,耐心会越来越短。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抓住用户的眼球,谁就能赢得未来。这个时间,不会超过15秒!”
“文字和图片的时代即将落幕,视频,尤其是用户自己创作的、生动有趣的短视频(UGc),将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想象一下,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分享生活中有趣的瞬间,并通过智能算法(没错,算法是关键!)推荐给感兴趣的人……”
“五年之内,博客和bbS的影响力将断崖式下跌,短视频平台将异军突起,成为新的流量霸主!不信?走着瞧!”
这篇博文,充满了超前时代十几年的洞见和判断。但在2008年的互联网环境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文章一经发出,很快就因为其耸人听闻的标题和“离经叛道”的观点,吸引了不少点击。
然而,评论区却是一片压倒性的嘲讽和谩骂:
“楼主是哪个精神病院跑出来的?博客已死?我笑了!” “15秒?你当是看广告呢?那么短能看个啥?” “还智能算法?还UGc短视频?小朋友,写科幻小说呢?” “流量费不要钱啊?看视频?我一个月工资都不够!傻了吧唧的!” “博主醒醒!现在是web 2.0时代,博客和社区才是王道!视频?那是电视台和专业网站干的事!” “鉴定完毕,哗众取宠的小屁孩一个,想红想疯了。” “大家散了吧,别跟傻子浪费时间。”
一些知名的博客大V和所谓的“互联网观察家”也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纷纷撰文批驳,将“未来观察者”的观点作为反面教材,嘲笑其幼稚和对互联网的无知。
一时间,“未来观察者”成了博客圈和论坛里的笑柄,“15秒定义未来”更是被当成了一个年度网络蠢话。
面对这一切,林风只是坐在电脑前,平静地看着那些嘲讽的评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愚蠢?无知?
不,你们只是活在当下。
而我,来自未来。
他关闭了网页,没有回复任何评论。
争辩毫无意义。
时间,会证明一切。
等到几年后,当抖音、快手(或者这个世界对应的产物)横扫互联网,将博客、bbS远远甩在身后时,不知道这些今天还在嘲笑他的人,会作何感想?
这个小小的插曲,只是他在互联网历史上,提前打下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楔子。
现在,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比如,利用新到手的资金和技术,给“考试助手”来一次史诗级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