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项伯略作沉思,并未开口,而是继续盯着项羽,等待后续消息。
被打断的项羽眉头微蹙,但碍于是堂弟,没表现出来,接着说道:
“那位传令官提到,长公子嬴轩虽攻下寿春,但淮阳军也损兵折将。至少有一半甲士受损,那旧王宫里的战斗更是尸横遍野。”
“他只看了一眼,腿就软了,从没见过如此血腥的场面。”
“因此长公子命他去各郡求救。”
此话一出,整个营帐陷入寂静。
若真如此,那他们此次起兵还有什么意义?
项家为了这次行动,暗中铸币筹备许久,才有如今的八千将士以及充足的装备。
以他们为主导,这会稽的数万大军就可以指挥自如,这无疑是最有利的机会。
他们布署良久,还提前截住了传令官,以防万一这是秦国设下的圈套,借此可将责任推给殷通,做好两手准备。
可以说他们已经做了所有可能的考量。
现在却突然被告知叛军被这个长公子轻松平定了?
那些各地的旧贵族恐怕也会马上罢手。
不仅白费力气,若不能解释清楚这八千将士和装备,整个项家都将覆灭于此!
气氛压抑至极,这是谁也没预料到的结果!
身旁的项庄依然半信半疑,转头向项梁行礼。
“父亲,让我去盘问一下,万一大哥得到的消息有误,也好防患未然!”
项梁未答话,算是默许了。
项庄转身离开。
项羽目光微眯,一句话没说。
场面再度归于寂静。
不多时,项庄神色凝重地返回。
“大哥说得没错!那传令官确实一口咬定,寿春已被长公子嬴轩率军攻陷!”
“不仅如此,在旧王宫的决战更是伤亡惨重。”
项庄表情愤怒。
“这些人里面有不少是普通民众,我推测,这是为了守住淮阳军在攻城时所剩无几的力量。”
“于是下令将城里的百姓推到最前线。”
“什么仁爱善良,这位长公子根本不把我们楚人当回事!”
消息得到证实后,众人心中更加焦虑,照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那位项伯突然轻笑一声,这笑声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显得格外刺耳。
所有人都疑惑地看着这位项家长辈。
项梁也皱眉追问。
“你此刻发笑,究竟有何意图?”
项伯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了项梁。
“这是刚刚收到的消息!我想给你一个惊喜,你自己看看吧!”
项梁睁开一看,眼神顿时明亮起来。
“赵国宗室赵歇、韩国宗室韩成、齐国宗室田儋、魏国宗室魏咎,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只等有人举起反秦的大旗,他们就会积极响应,到时候整个秦国各地都会掀起反抗的浪潮!”
项梁有些激动,转身反问。
“这消息是从哪里来的?”
项伯答道。
“是熊氏怀王的孙子熊心派人送来的!”
项梁立刻激动地站起身,嘴里喃喃自语。
“这样的话,除了燕国外,其余五国都已准备好复国,简直是上天在帮我们!”
紧接着他又猛地回头。
“但现在,叛军已经失败,我们还能用什么理由来反秦呢?”
“更何况,那位秦国的长公子年纪尚小,竟然能够亲自领军攻下寿春!”
“无论用什么借口,我们都很难占据道德上的优势!”
谁知,项伯又是一笑。
“这话不对!若是只有淮阳军攻下了寿春,那我们就真的束手无策了,毕竟那淮阳也是我们的同胞!”
“但现在不一样,是公子嬴轩带领淮阳军攻下了寿春!”
项家的人都不明白其中的差别。
这有什么不同?除了让公子嬴轩名声更盛,还有什么意义?
却听项伯继续说道。
“公子嬴轩,可是秦国的长公子!”
“秦始皇在他出生之时就开始为他谋划天下。”
“他八岁时,就传遍大秦的仁慈善良的美名!”
“这样一位储君来到九江,率军攻寿春,原本是为了积累功绩。”
朝廷断不会在这个时候下令让其他郡的军队撤回,而不去支援九江。众人稍作思索,心中疑惑愈发深重。项庄揣测道:\"难道是朝中有人对公子心存不满,故意如此安排,想要置他于死地吗?\"
项梁闻言摇头,认为这种做法太过直白,岂能让秦始皇这般轻易上当?简直是以卵击石。众人再次将目光投向项伯。
项伯轻笑一声:\"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公子嬴轩突袭寿春,要么是偶然为之,要么是有独特的机会出现。\"
\"朝廷未必知晓,甚至根本没预料到公子会攻打寿春。\"项伯补充道,\"毕竟我们也不相信,区区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仅凭三万兵马就拿下寿春。\"
众人点头附和,只有这个说法才说得通。项伯接着说道:\"这就表明,公子的三万淮阳军已经是他的主要力量。\"
\"试想一下,即便是王翦复生,三万大军又怎能轻易攻下寿春?\"
项羽听后表情凝重,沉声道:\"他一定是强征了本地的百姓临时充军,又搜刮了周围乡县的粮草,尽全力壮大自己的实力。还需天时地利,以及寿春守军指挥失误,才有可能实现这样的壮举。\"
众人对此深表赞同,唯有如此才可达成目标。
然而项羽并未停止,他又补充了一句:“而且在攻城时,应当以平民为前锋,尽量降低正规军的损失。\"
此言一出,众人皆感震惊。
随后项梁恍然大悟,不由自主地看向项伯。
此刻项伯脸上已无笑意,严肃地点点头:”不错!嬴轩攻城时,必然采用了这种方法,才能以三万人的兵力攻陷寿春!\"
\"不仅如此,叛军还有旧王城需要攻克!\"项伯加重语气,\"相当于他连续攻下了两座城池,这足以证明他征召了多少无辜的百姓。\"
项庄立刻睁大双眼,急切地接口道:\"没错!那个传令官提到旧王宫堆满了**,大多都是百姓的**!这一定是他所为。\"
消息一一验证,众人无不愤怒。
“果真如此!秦人虚伪至极,把一个暴戾无情之人捧得犹如仁慈圣君一般!”
“他根本没把我们楚人当人待,只顾着自己的功业,竟做出这般残忍之事,比起那些蛮夷都不遑多让!”
“我们定要揭露他的真面目,昭告天下,让世人皆知秦人如何令人厌恶!”
看着众人怒不可遏,项梁已明白项伯之意。
朝廷绝不会知晓公子嬴轩此番作为!
否则定会加以制止!
这种败坏民心之举,简直是动摇大秦的根本!
但此刻却极符项氏宗族的利益。
唯有如此,当项氏揭竿而起之时,才能获取更多正义之名!
一个恶徒作恶,或许人们仅略作议论,转瞬即忘。
然而,若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善者,被人揭露为恶人!昔日美誉皆为虚妄!
巨大落差之下,过往称赞他、信任他的人必会转变立场。
那些自认受骗者会竭力贬低此人,将其声誉摧毁殆尽,连同其周围之人与势力,也会被贴上虚假伪善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