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正斗不过林冲,心道糟糕,思虑如何脱身,不料对方先收了手,还叫出自己名号,顿时惊疑不定。
见对方气定神闲看过来,杨志问道:“阁下是谁,如何认得洒家?”
林冲笑道:“杨制使打翻了花石纲,流落江湖多日,可曾听闻梁山泊近来之事?”
杨志闻言,顿时惊呼道:“早日闻得梁山泊好大名声,听闻是林教头在此间执掌,只不曾打探得虚实,如今看来,都是真的,见过林教头。”
林冲闻言,笑道:“不想你我日前同在东京为官,却不曾见过,倒是如今在此会面,也是一桩缘分,不如上山小聚如何?”
杨志闻言,顿时为难道:“教头既知在下难处,想必也清楚我此行目的,因此不便打扰教头及诸位好汉,还是就此别过的好。”
林冲闻言,笑道:“杨制使不要误会,林冲不会平白拉人入伙,只早闻贤弟大名,山上兄弟也都仰慕得紧,只请贤弟上山做客一两日,了却大家一桩心愿,自去东京,如何?”
杨志闻言,点头道:“既如此,就与哥哥上山走一趟,见过诸位英雄。”
林冲闻言大喜,将鲁智深等人引见,杨志闻得是关中老乡,又听得鲁智深大名,顿时只觉亲切,自来说话。
寒暄过后,众人自牵了马与杨志步行,一路谈起各自遭遇,早已惺惺相惜。
再说起如今朝廷腐败,集患严重,又都感慨不已。
一行人赶回酒店,林冲将朱贵给杨志引见了,说起前番试探之事,杨志直夸梁山行事果然独到。
林冲引着杨志上山,一路过了水泊,从金沙滩上得三关,再入大寨,杨志只觉水波浩渺,雄关险峻,各处守备严谨,兵强马壮,士气如虹,果然是个藏身练兵的好地方。
林冲引了杨志于聚义厅中入座,命曹正张罗酒食,又叫各处头领都来相见,为杨志接风洗尘。
不多时,各处头领赶来,见了传说中的杨家将后人,都热情见礼,纷纷恭维。
杨志见了这许多好汉,心中赞叹,林冲果然是人中龙凤,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让这么多非凡人物追随左右。
尤其是其中还有秦明这样的朝廷高级武官,就更加敬佩,不知是如何做到如此地步。
等众人都见过了,曹正这里酒宴准备妥当,众人都陪着杨志就在聚义厅中吃了一顿酒。
席间,林冲夸赞杨志将门世家,传得十八般武艺,尤其是杨家枪,更是一绝。
众人闻言,都跃跃欲试,想来讨教几招。
杨志见状,只得谦虚应对。
林冲道:“贤弟难得见到这些兄弟,不如就趁此机会,施展一番武艺,与大伙切磋一二如何?”
不等杨志回话,众人都大声叫好,杨志见状,也不好扫了大家雅兴,于是只得答应下来。
林冲当即让众人移步演武场,都来见识杨志本事。
于是,众人朝着演武场赶来,就在中间围了一块空地,看杨志施展家传绝学。
杨志也不推辞,当下将十八般武艺都一一使将出来,赢得一片喝彩。
林冲见状,笑道:“诸位兄弟若有兴致,只凭着自己擅长的兵刃,请杨制使指点一二如何?”
众人闻言,顿时欢喜,就来向杨志讨教。
一时间,马军将领们,都来与杨志比试马上功夫,孙安比剑,杜壆比矛,王进比棍,卞祥比斧,韩世忠比枪,史文恭比戟,张清以飞石挑战箭术,秦明比狼牙棒,花荣则是以箭比箭。
步军头领,则是排到了第二日,水军头领不占优势,只来看热闹。
第一日比武下来,杨志大受打击,除了以杨家枪战平韩世忠,箭压张清一头外,其余均以不敌告终,顿时更加惊骇,这些龙虎一般的人物,怎么全都上了梁山。
难道朝廷果真如此不堪,将真英雄都排挤至此,让好汉们走投无路,只得落草为寇?
第二日与步军头领比试过后,他更加没了自信,赢不得鲁智深禅杖,只小胜晁盖盘龙棍,与縻貹大斧平分秋色,奈何不得武松双刀。
好在广惠、樊瑞等人没出手,算是省了些力气。
不过他能接连挑战众人,并且能持久战斗,即使落入下风,也不至于轻易失手,要走时也能走,还是让众人都十分叹服。
比武过后,杨志与众人更加热络起来,彼此谈论武艺,切磋心得,相得益彰。
林冲见了,心中暗道:“希望有此一节,能削减杨志心中苦闷,有朝一日再遇倒霉事,想起梁山这班兄弟,不至于心灰意冷,多一个栖身之处。”
他知道,杨志此人,被门庭荣光所累,一心想要凭着自己本事,一刀一枪杀出个封妻荫子,重现祖上荣光,让杨家将再续辉煌。
只他实在是命途多舛,天命不佑,蹉跎了二十余年,如今却是要花钱贿赂贪官奸臣,以期官复原职,继续做个小小的武官。
这样一来,离他的理想抱负,更加遥遥无期,实在是个苦命悲催之人。
如果所料不错,此去东京,只怕跟原本轨迹不会有变,只日后押送生辰纲,不知结果如何。
但不管怎样,林冲给他留了个念想,若他命该如此,只怕归属也是梁山泊。
正因如此,林冲才大张旗鼓的为他铺垫了这一场际会,希望没有白费苦心。
第三日,林冲领着杨志在山上转了一圈,看了各处布置,说了心中志向,杨志心有所动,只还是不愿打消回东京的念头。
林冲知道他固执,也就不开口相劝。
第四日上,杨志要走,林冲备了酒食,聚集各处头领,前来为杨志送行。
酒过三巡,林冲举碗道:“祝贤弟此去,诸事顺遂,青云直上。若是遇到难事,别忘了梁山这班兄弟!”
杨志闻言,心中感动道:“多谢哥哥厚爱,多谢诸位兄弟情义,杨志就此拜别,后会有期。”
众人也都举起酒碗,来敬杨志。
等到酒席散去,林冲带众人将杨志送下山来,出到水泊边上,将早就准备好的两匹好马送给杨志,助他赶路。
杨志推辞不过,只得受了,自对林冲十分感激。
有了两匹马,他也用不着那个挑夫,自骑了一匹,将那担子绑在另一匹马上,往官道上走了。
林冲众人看了一回,一同上山去了。
闻焕章最是通透,问起林冲为何如此看重杨志,林冲神秘一笑,只说日后自见分晓。
闻焕章也就不问,众人上得山来,各自忙碌。
再说杨志,一路赶回东京,找到了以前同僚,打探官复原职的门路,只花了不少钱财,也没个准信,最后求到高俅头上来。
高俅本是泼皮出身,平生最不服这些世家子弟,只想将他们踩在脚下,方能显示他如今地位。
又因着剿灭林冲不得,不能为高衙内报仇,出了胸中恶气。
见杨志来贿赂自己,要买回原本官职,顿时难得义正言辞的将杨志一顿臭骂,再将他那些金银都扔了出去。
高俅兀自不肯消气,找个由头打了杨志一顿军棍,关入大牢之中去了。
好在一个同僚还算有些情谊,将他那些金银来上下打点,求得一个大人物出面,终是将他给保释出来。
只他此刻身无分文,心中郁闷,不想却害起了病来。
眼看欠了房费,也没钱抓药,不得已,只把林冲赠送的两匹马变卖了应急。
只是等他病好,这些钱也花了个精光,房费依旧欠了一大笔。
没奈何,只得上街售卖家传宝刀,不想被那泼皮牛二刁难,一气之下将其杀了。
他又是个敢作敢当的汉子,自去开封府自首。
好在有百姓力保他,最终判了个刺配大名府。
这些消息,自是被戴宗送回梁山的。
杨志从梁山离开时,林冲就命人往东京送去消息,让戴宗、朱富密切关注杨志,没想到事情果然还是走到了这个地步。
不说杨志如何发配大名府,只说他那把宝刀,最终落在小王都太尉手里,他能放出来,也全靠此人给高俅递话。
这小王都太尉名叫王诜,是宋英宗赵曙的驸马,当今赵官家赵佶的姑父,也是个惯爱附庸风雅、不务正业的。
当初高俅就是他引荐给赵佶的,因此释放杨志,他一句话就能办到。
只说他恼恨高俅手里有把宝刀(陷害林冲那把),却不来孝敬给他,心中有些怨恨,如今得了杨志家传宝刀,自是能将高俅比下去。
这还不够,他要赢得更多,于是寻思何处还能得个宝贝,凑成一双,也好让他夸耀一番。
好巧不巧,一个门人说出有件宝贝,刚好能跟宝刀凑在一处,相得益彰。
王诜当下好奇,问道:“那是何物,又在何处?”
那门人道:“太尉可知官家身边有个金枪班教师,唤作金枪手徐宁,家中有副祖传宝甲,名叫雁翎金圈甲。
这甲用大雁翎根切断成筒,砸开牛筋撕成线,再用牛筋线编织而成。
一只大雁仅有二十四根主羽可用,做成这件铠甲,需大雁五百只。
这宝甲披在身上,又轻又稳,刀枪箭矢急不能透,水火不伤,人都唤作赛唐猊!”
王诜闻言,顿时大喜道:“如何能让那徐宁把这宝甲献与我才好。”
门人闻言,摇头道:“听说此人视宝甲赛过性命,太尉要让他心甘情愿出让,自是绝无可能!”
王诜道:“那该如何是好,我必要得到此甲!”
那门人眼珠一转,顿时在王诜耳边耳语几句,说出一番计较来。
王诜闻言,顿时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