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番秦明征剿梁山,不仅兵败如山倒,几名将领更是悉数投靠梁山入伙,成为了贼寇同伙,高俅得知消息,自是惊怒交加。
他不仅报不得杀子之仇,更是丢尽脸面,被人嘲笑不止。
他心中愤恨,各处张罗银钱、人手,说服官家赵佶,走通蔡京、童贯门路,终于获得再次征讨梁山的机会。
介于前番秦明两万兵马仍是不敌梁山,这次他不仅推荐了名将呼延灼为帅,更是配齐许多将校并三万兵马。
将呼延灼唤入东京,面见赵官家,获得认可,不可为不用心。
那赵官家见呼延灼仪表非凡,龙颜大喜,御赐了一匹踢雪乌骓予呼延灼当坐骑,可谓是让呼延灼大出风头。
高俅自是借此机会,笼络将门子弟,为自己造势,积蓄人脉。
呼延灼难得有机会领兵征战,虽然看不上高俅,但能入了官家法眼,权衡利弊,也就应下这桩差事。
往日在东京时,与韩滔、彭玘交好,知道他两个是有真本事的,又治军有方,敢于厮杀,于是推荐他两个为正副先锋。
如今旨意已下,人马齐备,自然雄心勃勃前来梁山,只要施展将门虎威,检验重甲骑兵战力,虽对梁山有所了解,但不认为他们能抵挡他家铁甲连环马。
收到主将军令,韩滔、彭玘自带两千兵马,赶来相会。
大军在路上行了十余日,早已赶到梁山境内。
呼延灼命大军在离梁山三十里下寨,将韩滔、彭玘等一众将领叫入大帐之中,商议进攻方略。
最后得出结论,必定要引诱贼人出水泊交战,对他们才有利,那重骑兵也才能发挥威力。
商议已定,呼延灼命韩滔领兵五千、带将佐六员,先行前去挑战。
林冲这里得到消息,当即组织人马出泊迎战,并不需要对方诱敌。
众人也讨论过固守水泊,将大军引入泊中交战,降低风险。
但除了水军将领赞同,马步两军将领都持反对意见。
一来他们要正面迎敌,培养士兵敢战之心、能战之风。
二来自是要证明他们不比朝廷官军弱,要来硬碰硬,赢得正大光明,也好让天下人知道梁山兵马的厉害。
林冲最终支持出泊交战,一来他对诸位将领本事十分放心,二来他想更多收编呼延灼兵马,并且让他们心服口服,上山之后,也好尽快融入队伍,为日后征战四方做好准备。
只是这样一来,引起水军不满,他们认为每次交战都没水军什么事,只做些运输粮草、辎重,接收俘虏、缴获等杂务,实在是把他们憋坏了,只想一同出战,也立些功劳。
阮小七最是心直口快,说出自己想法。
林冲先是劝慰一番,说知水军的重要性,将来战场延伸,自有他们纵横江河湖海之时。
只是他们等不及那时,只要先参加眼下之战。
林冲最终同意,山寨两营水军,各派半数人马随军出战,领兵人员,让他们自行分配。
水军将领得了令,自是喜出望外,最终确定水军第一营由阮小五和阮小七领兵出战,第三营则由张横领兵出战。
三军将士准备妥当,都出得水泊来,在空旷处列下阵势,与赶来的韩滔对峙。
韩滔知道梁山将领众多,个个武艺高强,但他自衬百胜将的名号也不是徒有虚名,若是不敢阵前斗一场,说出去岂不丢人?
于是他命六员偏将统管兵马,他自出来叫阵,若是胜了,自然获得首功,若是不敌,命六人只管领兵冲杀过去,先赢一场,彰显百胜将威名。
六人应下,各自整顿兵马,蓄势待发。
韩滔拍马舞槊,出阵叫战。
这边林冲亲自坐镇中军,左右两边,是军师李助、萧嘉穗,再外一字排开马军九营将领,身后则是马军士卒。中间是步军将领,带领步军士卒严阵以待。
两半个水军营,排在最后。
韩滔见梁山人马雄壮,阵势严谨,心中暗赞,但还是出阵叫道:“梁山贼寇,有哪个不怕死的,出来一战。”
林冲闻言,顿时笑道:“人言非武勇超凡者,使不得马槊,哪位兄弟去试试这厮火候?”
这边秦明闻言,急忙请命道:“小弟这根狼牙棒,专克那马槊,此战让小弟出阵如何?”
林冲道:“秦明兄弟出战,自是万无一失,只不可将他打杀了!”
秦明闻言,笑道:“小弟心中有数,谨遵哥哥将令。”说罢,拍马舞棒,直奔韩滔。
韩滔见他来势凶猛,不敢大意,催马挺槊,与秦明战在一处。
只一交手,韩滔就感秦明力气雄壮,招式凶猛,抵挡一招,心中惊骇。
他奋起勇力,与秦明大战二十余合,终是力怯,抵挡不住,那马槊也发挥不出威力,被秦明狼牙棒压着打。
韩滔见不敌秦明,不敢恋战,急忙命大军压上。
六名偏将得令,指挥五千大军全面冲杀而来。
林冲见状,也拍马挺枪,带领马军将士冲杀出来,正面交战。两名军师,都是武艺高强的,当下也不谈什么坐镇指挥,各自挥舞刀剑,一起杀出。
两军相接,凶猛冲撞,顿时人仰马翻。
马军将领们因为没有对手可以斗将,心中憋着一口气,只挑几名偏将厮杀,虽不算斩将夺旗,但也聊胜于无。
于是,九营马军将领们如猛虎一般冲进官军阵中,横冲直撞,无人能挡。
六名官军偏将,很快被斩杀当场,大军失去指挥,开始各自为战,顿时混乱起来。
韩滔见了,心中大急,只他摆脱不了秦明,想要指挥大军也有心无力。
他这里一分心,顿时被秦明找到机会,将他马槊磕飞,赶上前去,一把将他拽过马来,重重丢入地上。
韩滔被摔了个头昏脑涨,还来不及做出应对,就被赶上的马军士卒绑了起来。
秦明见状,大呼道:“贼将被擒,尔等官兵还不投降,更待何时?”
梁山将士闻得秦明生擒敌将,顿时兴奋起来,纷纷吼叫,迫降官兵。
众官兵本就失去指挥,又抵挡不住梁山兵马凶猛,早有崩溃迹象。
如今见韩滔被擒,早无战心,见梁山招降,陷入阵中不能脱身者,都弃械投降。
后队官兵,则是掉头溃逃,潮水一般退去。
林冲命人追击,尽量俘虏这些官兵。
马军将领们舍了前面官兵,直追杀过去。
步军、水军赶上前来,解决零星抵抗,开始捆绑俘虏。
这一战,自然赢得轻松,但众人并未志得意满,知道难缠的还在后头,于是迅速收拢俘虏,打扫战场,回到大营之中。
后队溃逃官兵,大部分被梁山马军赶上,也俘虏了,只千余人逃脱,奔回大寨,说知兵败情形,呼延灼闻言,大惊失色。
彭玘则是眉头紧皱,想起林冲当初对自己说的话来。
韩滔被俘,呼延灼失去一臂,兵马损失三千余,自是伤筋动骨。
好在还有两万六千余兵马,而且王牌在手,他也不是很担心。
介于韩滔兵败,呼延灼与彭玘商议一番,决定全军压上,不与对方阵前斗将,只管碾压过去,不信胜不得梁山贼寇。
只今日一场大败,士气受损,不宜再战。
呼延灼命官军紧守大营,防备贼寇趁夜劫营,然后将正偏将佐都叫来,吩咐一番,让各自去鼓舞士气,只等来日大战。
作为将门子弟,领兵多时的名将,呼延灼应对自是滴水不漏。
林冲自也知道无机可乘,也没安排夜袭,只命将韩滔并一应官军俘虏送回山寨,他这里调动人马,将三军任务分配下来。
马军分作三队,一队正面迎敌,两队侧面包抄。
徐宁统帅四营步军,居于正中,只等呼延灼使出王牌,就要大展身手。
再命鲁智深、晁盖、縻貹三营步军在场上挖下陷马坑,布上陷阱,然后埋伏在两边树林中,只等呼延灼前来,一起发难。
安排已毕,当夜无话,各自准备。
第二日清早,呼延灼命大军饱餐一顿,亲率大队兵马前来,在旷野中摆开阵势,大骂道:“梁山贼寇,你等背反朝廷,祸害一方,如今天兵到此,还不束手就擒,更待何时?”
林冲闻言,只平静道:“呼延将军不必逞口舌之利,是非对错,并非你一言而决,既然阵前相见,那就打过再来理论。”
呼延灼见说,当下也不多言,只命彭玘领前队一万兵马压上,直扑梁山兵马。
林冲依旧一马当先,带领众将士杀出,也投入万余人马,一场大战顿时打响。
彭玘要在此战中找回之前丢失的颜面,因此十分勇猛,当先带头杀来。
林冲见了,赶上前去,截住彭玘厮杀。
彭玘知道不是对手,只要摆脱林冲,杀入后方,大展身手。
奈何他如何逃得过林冲纠缠,一杆铁枪将他逼得左支右拙,就是逃脱不得,于是只得鼓足勇气,与林冲斗在一处。
林冲这次不给他任何机会,枪出如龙,十余回合就将他兵刃挑飞,再一枪将他拨下马来,命人绑了,继续冲杀。
其余将领,也奋勇杀敌,个个凶猛无敌,官军哪里抵挡得住。
呼延灼在后方看得分明,见彭玘被捉,官军抵挡不住,顿时不再迟疑,命三千铁甲连环马披挂整齐,缓缓冲锋。
再命一千踏白队分作左右两部,各由一名偏将统领,为连环马左右两翼。
梁山人马正在厮杀,忽听得闷雷也似轰隆声响起,越来越近,越来越响,知道是铁甲连环马出动了。
林冲顿时命徐宁整顿队形,做好防御,迎战这支重骑兵。
果然,他们这里才准备妥当,与他们交战的官兵迅速从两边撤走,露出那空地来,给连环马冲锋陷阵。
林冲见状,命马军左右分开,先截住官军踏白队,剪除连环马两翼。
徐宁这里,领兵徐徐后退,直来到陷阱后方,然后布下阵势,只等一较高下。
那重甲骑兵冲锋起来,自是声势浩大,震撼人心,只觉大地都震颤起来,让人心中一阵紧张。
徐宁见状,急忙安抚步军将士,让他们稳住阵型,只要按照平日训练应对,必定取得胜利。
那连环马虽然来势汹汹,一往无前,但也只能如此,冲阵无敌,但机动不足,眼看梁山马军绕开,自然追不上,只能对着徐宁的步军方阵发起冲锋。
只是等他们冲到近前,还未施展威风,前队就掉入陷阱,顿时将一整排连环马扯翻,后队来不及做出应变,顿时也撞了上来,还未接近梁山步军,顿时马失前蹄、人坠马背,折损了二百余骑。
呼延灼一面组织后队迎战梁山马军,一面观看重骑兵冲锋情形,见到这一幕,顿时心疼不已。
于是他再也顾不上大队官军,策马赶上前来,亲自带领铁甲连环马冲锋。
只是来到徐宁步军阵前,还来不及大展神威,就见无数钩镰枪瞄准了他们马蹄,一番操作,顿时收割了百余重骑性命,连人带马都没放过。
呼延灼惊怒不已,大骂道:“徐宁,没想到你这厮也在梁山,真是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