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仝在郓城县一番操作,不仅得心应手,而且效率奇高,自然让众人争相模仿,积极借鉴。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官员们明知城池失去控制,但却不敢挣扎,只得捏着鼻子认下,心里开始思虑转换阵营之事了。
百姓们就更不用说,知道真相,自是鼎力支持,踊跃参军。
不知道真相的,认为这是为朝廷出力,还能领取一份饷银,保障一家生计,何乐而不为?
无论如何操作,都是双赢局面,让梁山将领们做起来事半功倍,基本没什么阻力,就顺利接管了各处州县。
孙安坐镇济州,迅速控制局面,那黄知州,已经向他表明态度,愿意投靠梁山。
孙安却没有立即答应,只说要考察一番,让他全力支持控制济州,若是满意,自会向林冲举荐。
黄知州原本只是为求自保,才出此下策,也算是双方下注。
若是梁山果真成事,他自然摇身一变,继续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若是梁山兵败,他亦可上奏朝廷,言明自己是在忍辱负重,为了地方稳定而与贼人周旋。
只要运作得当,多送银钱,官职亦可保住。
因此他也左右逢源,两边不亏,自然以官府名义,为孙安招兵买马,掌控济州,控遏巨野。
欧鹏则是负责金乡、任城二县,亦是一般操作,效果绝佳。
济州四县,已被梁山牢固掌控,一切都按计划推进,林冲自然放心。
郓州,即东平府,则安排给了董平镇守。
董平领了命令,自是喜出望外,又可以见到心心念念的女子,不知是否能够圆了自己执念?
他不好揣测林冲心思,究竟是要继续考验他,还是已经通过考验,让他回去得偿所愿的!
他始终记得当初林冲斥责他的话语和给他提出的要求,因此入伙梁山之后,为人低调,做事勤勉用功,几次迎敌,也立下了一些战功,获得众人认可。
如今让自己故地重游,得见心仪之人,他难免开动脑筋,活络心思。
董平带了二百马军并三百步军,辞别林冲众人,下得山来,火急火燎赶回东平府。
亦是得了城中人员接应,寻个借口进入城中,学着朱仝一般,要去逼迫知府程万里给他官复原职。
话说这程万里虽然算得上是个有作为的官员,但并非什么清廉之人。
他原本是童贯门下门馆先生,因侍奉童贯周到,得其提拔,安排他做了东平府知府。
此人为人谨慎守礼,做事留有余地,因此算得上圆滑世故之人。
原本轨迹中,在面对梁山挑战时,他没有轻易与梁山好汉翻脸。
当宋江派郁保四和王定六进城送信提出借粮要求,董平大怒要将二人斩首时,他以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为由拒绝,只是将二人痛打二十棍并赶出东平府。
史进被抓后,他也只是将其暴打一通并关进死囚牢,并未立即斩首,这些做法都表明他有做事留一线的考量。
但作为文官,他十分注重名节,也跟那些文官老爷一样,看不起武人,因此面对屡次求亲的董平,只是万般推辞。
但他又不得不倚仗董平的武力,护卫东平府,保地方不乱、城池不失。
董平心仪其女程婉儿,多次请人求亲,程万里只是不肯。
但为了利用董平,又模棱两可来忽悠董平出力,给了董平希望。
如此几次三番,董平并非傻人,自然清楚这文官大老爷的“良苦用心”,因此心生怨恨。
所以在梁山兵临城下之时,董平以守城为条件,最后一次求娶程婉儿。
程万里顾忌脸面名节,认为在此时答应婚事会被人耻笑,提出待退了贼兵再议亲。
后来董平被擒,投靠梁山,怀恨带兵入城,杀了程万里满门,只留下程婉儿强娶为妻。
可怜这美貌聪慧、温婉贤淑、知书达理的女子,被两个男人坑害一生,让人扼腕。
董平自然是恶人,做出这般事来,惹人愤怒,让人鄙夷,背上了骂名,无可厚非。
但程万里才是罪魁祸首,属于玩火自焚,害了一家满门。
二人都是恶徒,害得这妙龄女子在痛苦煎熬之中,痛苦一生,黯淡消亡。
如今,董平受了林冲洗礼,得了山寨众人感染,已经变了心性,打定主意,若不是对方心甘情愿,他并不强求,全看缘分。
当然,首要之事,是掌控东平府,将程万里变为自己人。
若是一切顺利,他相信有情人终成眷属,他董平,是可以正大光明抱得美人归的。
此刻见了程万里,董平意气风发道:“太守大人,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程万里见了董平,有些忌惮,明知故问道:“董督监,这些时日不见,不知去了哪里?”
董平道:“承蒙太守大人挂念,小人得了一场奇缘,学得高超武艺,得了领兵心得,如今回来,继续助大人拱卫东平府,不知大人可还用得着董平么?”
程万里内心吐槽,什么狗屁奇缘、领兵心得,还可用得着你么,敢不用你么?
他心中腹诽,但面上却强行露出喜色道:“天下还有这般奇事,董督监果真吉人天相,本官也算是见证奇迹了。
既然督监安然回来,自然让你官复原职,统领府中兵马,助本官保境安民,护佑全城百姓。”
董平闻言,喜道:“多谢太守大人,小人必定全力以赴,操练兵马,勤练武艺,保东平府不失,护大人一家安稳。”
程万里道:“本官日后就仰仗董督监了,已在城中酒楼设宴,为董督监接风洗尘。”
董平道:“大人破费了,小人就却之不恭了!”
两人虚与委蛇,各自表演,在梁山运筹之下,这东平府也算是顺利掌控。
自此,董平自来招兵买马,日日操练,也聚起三千兵马,控遏各处要害,防备官军来袭。
但有空隙,就寻个借口拜见程万里,进入程府之中,寻机私会程婉儿。
这程婉儿本就有心于董平,只是父亲一直不答应,她只得遵循父母之命,不能自己做主。
如今见董平比起以往,更要英姿勃发,为人处世,也大方得体,有礼有节。
再见父亲似乎没有以往那般轻视董平,甚至有些讨好姿态,程婉儿也心中活络起来,只不敢挑明此事。
董平知她心意,已是心满意足。
当下大战当前,他也不急着去争取程万里意见,只按照山寨安排,小心控遏东平府,防备朝廷进军来剿。
再说程万里,失去东平府实际控制权,自己又有把柄抓在梁山手里,当然不敢声张,也难以周旋一条好的出路,只得装聋作哑,等待时机!
只是他如今身陷牢笼之中,看似自由,实则已到了生死存亡之关键,若是一个不慎,只怕家破人亡。
他自然怕死,也不敢赌董平善良正直,因此不敢再以强硬态度和忽悠心态来对待董平,只耐心应对,多方安抚董平,希望能保全自己名节,也不愿女儿落入贼手。
只是程婉儿先坚定了心思,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劝说多次,不见效果,反而惹得这女儿不悦,终是无可奈何。
眼见大势已去,不可挽回,程万里痛定思痛,决定放任不管了。
面子、名节虽然重要,可抵不过一家老小的性命,再说变了心的女儿也留不住,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将来若贼人真的成事,也留下一份情面。
想到这里,程万里只觉自己也不过是个苟且之人,心中咒骂梁山贼寇使得好手段,果真让人苦恼无奈。
董平心情跟他截然相反,只觉从未如此痛快,再也不是那个被太守看不起的粗鄙武夫,也是可以叱咤风云的大人物。
二人在斗智斗勇中僵持了一些时日,程万里终究是败下阵来,捏着鼻子认下了董平提亲一事,只在聘礼一事上来为难董平。
董平心中欢喜,也不以为意,只按照程万里要求,一一准备,只等时机成熟,也就可以迎娶程婉儿过门。
如此一来,成家立业之事,他都抓在手中,自是赢家。
不过他也没得意忘形,紧守林冲告诫,没有越界半步,只等大战结束,梁山扎稳脚跟,他也能让山寨张灯结彩,为自己庆贺喜事。
到了此时,他总算是明白林冲用心,心中感激,立誓要为林冲赴汤蹈火,死而后已!
再说兖州,乃是古九州之一,如今是大都督府,地位突出,军事显着,自是要害之地,需得力人手坐镇。
这个重任,自然交给了卞祥和邓飞。
卞祥坐镇兖州城,邓飞则控遏诸县,二人互相配合,内外呼应,要掌控这兖州。
兖州城中,驻扎五千大军,自然不好施展手段。
何况卞祥和邓飞都没有官方旧身份,因此要效仿朱仝、董平,自然无法做到,只得另辟蹊径。
城中文武官员,虽然也被梁山暗中拉下水,只要彻底掌控,还需出大力气,至少这五千官军,得首先摆平。
也是因此,林冲给二人派了一千五百兵马,助他们顺利控制兖州。
卞祥、邓飞二人领兵来到兖州城附近,于城外三十里扎营,命人联络城中人员,他二人则于营中商议起行动方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