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恭本就是箭术高手,对于如何躲避箭矢,自然得心应手。
因此在以最快速度突进的同时,他伏低身体,长枪在身前舞得密不透风,并毫不停歇,一鼓作气拦下三波箭矢,成功突破防线而去。
然后就是以最快速度赶回出发点,到目前为止,他毫发无损,只要防住马军追击中的暗箭和投掷武器,那么他就能以满分拿下第一道考核。
所以,他在奔回出发点的过程中,那是又快又谨慎,没给马军任何机会,最终,他果然成功回到出发点。
在考核员检查下,他确实毫发无损,于是得了十分。
众人看他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破阵而回,都赞叹不已,同时也感压力剧增。
第三场,轮到孙安。
孙安先后看了秦明和史文恭破阵,算是积攒了不少经验,于是也披挂整齐,舞起双剑杀出。
马军队这次出击顺序又做了调整,但进攻手段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这些方式。
于是,孙安破阵的顺序为大斧、长矛、狼牙棒、长枪、短刀、长棍、双剑、大刀、双鞭、弓箭。
孙安大剑在长度上自然不如秦明的狼牙棒和史文恭的长枪,因此在抵挡长矛时,左臂被扫中一下,但其余再无吃亏,双剑舞成两面团扇,挡下箭矢后,成功撤回出发点。
最终在考核员检查下,自是扣掉一分,得了九分。
他暗道可惜,只觉武艺还有进步空间。
然后是以防守着称的呼延灼上场,他依然用双鞭破阵,应对顺序为长矛、长枪、长棍、大刀、大斧、狼牙棒、短刀、双剑、双鞭、弓箭。
他倒是没有丢分,但是破阵用时最长,给人的冲击力也比不得前面三人。
不过他好歹是满分收场,还是比较满意的。
其后是杜壆,持长矛出阵,应对顺序变化不大,与史文恭一般,速度快,毫发无损破阵而回,再次给后续出阵的王寅施加了不小压力。
所以,王寅不得不拼命一搏,于是策马舞枪杀出,直奔马军队而去。
胯下转山飞亦是宝马良驹,抢得一些距离上的优势,然后奋勇冲杀,但还是有应对不及时处,最终腿上中了一枪,手臂中了一箭,得了八分。
接下来的王进,再次给众人上演了教科书式的破阵技巧,无论是破阵速度,还是应变能力,都无可挑剔,亦是满分收场。
接下来的关胜,气势十分了得,青龙偃月刀挥舞起来,破阵不仅快,而且极具震撼效果。只是前面九道防线都应对得极为出色,到了弓箭这一关,却好像是继承了祖上不擅闪避弓箭的魔咒,手臂中了一箭,因此也丢了一分,以九分收场。
然后出场的卞祥,以开山大斧破阵,同样声势惊人,破阵也快,但最终还是如关胜一般,在最后一关栽了一下,腰上,肩头中箭,丢了一分。
随即出场的卢俊义,再次上演了个人秀,无论是速度还是观赏性、威力还是应变技巧,都是出神入化,看得人赏心悦目,自然满分收场。
然后轮到韩世忠,只是他虽然学到王进八成本事,又在江南历练了许久,但依旧处在上升期,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所以最终也丢了一分在双剑防线。
至此,第一项考核结束,排名也出来了,依次分别是卢俊义、王进、史文恭、杜壆、呼延灼、孙安、卞祥、关胜、韩世忠、王寅、秦明。
秦明见了排名,眉头紧皱,没想到他第一个出场,信心满满当了先锋,却拿了最后一个名次,顿时心中很是郁闷。
而呼延灼虽然破阵慢、观赏性不佳,但拿了满分,名列前茅,也是让人没想到的。
接下来,进入第二道考核,双循环淘汰制的斗将环节。
许贯忠为了让众人以最佳状态参与比试,于是命众人休息半个时辰,吃些酒肉补充体力。
比试方式,亦是抽签决定两两相对的对手。
但因总共十一人参选,所以有一人要轮空,于是许贯忠安排抽到一号的为轮空席,直接进入前六守擂。
最终,卢俊义抽到一号,直接排为第六名,众人知他本事,又都有机会与他交手,自然没有异议。
于是,从二号开始,单数对战单数,双数对战双数,也就是二号对四号,三号对五号,六号对八号,七号对九号,十号和十一号则打破规则,直接对上。
抽签结束,二至十一号分别为王进、史文恭、呼延灼、卞祥、杜壆、孙安、关胜、王寅、韩世忠、秦明。
得,秦明抽签也抽到最后一个,更是大感不妙,只是见对手是韩世忠,又稍微松了口气。
抽签定下,依次由王进对战呼延灼、史文恭对战卞祥、杜壆对阵关胜、孙安对阵王寅、韩世忠对战秦明。
出场顺序则由后往前开始,第一场就是韩世忠对战秦明。
二人准备妥当,披挂整齐,场上对峙,拉开阵势,互相对冲。
二人皆为猛将,对战声势惊人,长枪过处,风雷齐动,狼牙棒砸下,惊天动地。
前三十合,二人都是巅峰状态,自然势均力敌。
但是过了三十合后,用力过猛的秦明后力不济,最终落败,掉入败者组,而韩世忠则向上晋级,进入胜者组。
接下来出场的孙安和王寅,亦是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对决。
孙安双剑变化多端,神出鬼没;王寅枪法出神入化,防不胜防。
斗了八十余合,最终力大无穷,双剑又更加灵活的孙安取得胜利,进入胜者组,王寅则进入败者组,与秦明争取最后的机会。
然后是杜壆对阵关胜,属于观赏性拉满的一场比斗,丈八长矛对战青龙偃月刀,不正是张飞大战关羽么?
只是这一次,关羽没能力压张飞,在斗了一百余合后,关胜一个不慎,被杜壆找到机会,一矛逼在胸前,自然输了比试,掉入败者组。
再然后是史文恭对战卞祥,长枪大斧,正是并列兵刃,但正如并列前后关系一样,史文恭神枪无敌,最终亦是一百余回合击败卞祥,拿下胜利。
最后一场胜败组对决,由王进对阵呼延灼。
这一次,防守大师呼延灼的光环失效了,在八十回合上,被王进击败,落入败者组。
然后,胜败两组再次循环对决,最终争取前六个名额。
经过激烈比拼,全力争取,最终,排名也出来了,守擂的卢俊义自然一路通顺,先后击败所有人,登顶第一,然后是王进、史文恭、杜壆、孙安、卞祥、关胜、韩世忠、王寅、呼延灼、秦明。
积分也跟排名直接挂钩,卢俊义为十分,依次递减,最终,秦明取得负一分的成绩,坐实了倒数第一名的位置,更加郁闷不已。
第三轮,比试箭术,分为活靶和死靶两场,经过比试,排名有了一些变化。
以善射闻名的史文恭和韩世忠并列第一,其次是王进、关胜、杜壆、卢俊义、孙安、王寅、呼延灼、秦明、卞祥。
这一次,卢俊义没得第一,秦明也没得倒数第一,算是平衡了一下心情。
至此,第一关比试结束,综合排名其实变化不大,但后面还有两关,人人都还有机会。
第二关,比试的是排兵布阵,带兵作战的本事。
这一次,场面更大,所需时间更多,要考校的能力也更加全面。
登州校场上,参选的各位将领,各自指挥五百兵马,进行布阵、协同、行进、进攻、撤退等项的比试。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排名出来,关胜、呼延灼、秦明、韩世忠为第一档;王进、王寅、史文恭为第二档;孙安、卢俊义、杜壆、卞祥为第三档。
这也并不意外,原本就是统兵作战将领的关胜、秦明、呼延灼、韩世忠等人,自然占据优势;在军中有所历练的王进和天赋异禀的王寅以及做过曾头市教师的史文恭,取得中上水平;而上了梁山才开始学习统领兵马,进修兵书战策的孙安等人,排名靠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第二关比试结束,关胜凭着都还不错的成绩,跻身第五名。
此后,比试来到第三关,是为文斗,也就是比对兵书战策的理解和运用。
这是理论关,不比实操,秦明、呼延灼二人虽然取得一些优势,但前面丢分太多,只是稍微排名靠前一些。
而本就刻苦求进、敏锐善思的卢俊义、史文恭、杜壆、孙安等人,也没怎么丢分。
比试结束后,三关得分进行综合,然后进行排名。
最终,卢俊义还是取得第一的成绩,紧随其后的是王进、史文恭、杜壆、关胜、孙安、韩世忠、呼延灼、王寅、卞祥、秦明。
没办法,秦明在斗将一节丢的分太多,始终没能补充回来,最终还是得了个倒数第一。
排名已定,五虎将最终人选也就出炉。
分别是首将王进、第二将卢俊义、第三将史文恭、第四将杜壆、第五将关胜。
从孙安开始的诸将,直接进入八骠骑人选,排名等再行比过后确定。
而他们这里占了六个名额,只剩下两个名额给余下马军将领去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