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这么回事!不然,那老头子怎么会眼睁睁看他陷入困境而不帮忙?
老头子要是还在,怎么可能容忍朱允收这样对待他们兄弟?想到这里,朱棣眼睛都红了,大声喊道:\"朱允收,你竟敢拿老头子来压我?\"
朱允收被吓得浑身一抖,慌忙向朱雄英求助。
朱雄英皱眉刚要解释,忽然门外传来皇爷爷熟悉的声音:\"小兔崽子,你们这里怎么这么闹腾?听起来好像有老四的声音。\"
\"老四回来啦?\"
接着朱元璋就出现在门口,御书房立刻安静下来。看到朱元璋,朱棣和朱允收都傻眼了,满是震惊。朱雄英也愣住了,皇爷爷怎么会突然出现?
朱元璋站在门口,发现屋里的人都看着自己,眼神都很奇怪。老四朱棣和孙子朱允收的眼神尤其怪异,像是看到不该见到的人一样。
朱元璋注意到朱允收竟然穿着龙袍,脸色一下就沉了。他快步走到朱允收面前,不由分说就是一个巴掌甩过去。
\"啪!\"
朱允收被打得摔倒在地,完全懵了:\"皇爷爷,您为什么要打我?\"
朱元璋冷哼一声:\"你穿成这样,是谁让你这么穿的?\"
说着,他瞪向朱雄英:\"到底怎么回事?谁让他穿龙袍的?'
朱雄英苦笑着想要解释,这时朱棣突然反应过来,喃喃自语:\"爹?您没死?真的没死?'
朱元璋皱眉:\"老四,你说什么呢?难道你是希望我早死?'
朱棣一听,身子一软,直接跪下抱住朱元璋的腿,眼泪止不住地流:\"爹,您没死就好。那您为什么不告诉我们您还活着?您知道我们多难过吗?特别是听说您驾崩的消息时,我感觉天都要塌了。'
\"爹,我知道错了,求您原谅。我求着大侄子让我进京给您守孝,就想再见您一面,可他就是不肯放行!'
“爹,这侄子当得真憋屈,这皇帝当得也太不像话了吧?”
“更气人的是,他还把咱们这些当叔叔的往死路上逼!”
“老十一差点就被这个大侄子折腾死,老五、老七、老十七全被革掉爵位,打回平民,还得关押在京城里。”
“爹,这不是我想闹事,实在是这大侄子逼得没法!”
“他想削藩,我认了,可他不能这样对我们这些王叔吧!”
“我都装疯卖傻一年了,他还是不肯放过我。”
“我是实在没办法,才不得不这样做的。”
“爹回来啦,您一定要替我们主持公道!”
看着朱棣抱着自己哭得稀里哗啦,朱元璋的脸一下子拉了下来。
他自己好端端地站在那里,朱棣居然抱着他哭喊‘您没死’,这什么话?难道是在咒他死吗?
不过,朱棣是不是……
这事什么时候发生的?他怎么一点不知道呢?
还有,老十一昨天不是刚回京问安嘛,怎么就死了?
至于老五、老七、老十七,不是去新大陆探险了吗?
什么时候回来的?还被撤了爵位?
这到底怎么回事!
就在朱元璋满腹疑云时,
旁边的朱允炆也爬起来,像朱棣一样,抱住朱元璋的大腿:
“皇爷爷,您别信四叔的话。”
“事情完全不是他说的那样。”
“十一叔是自己想不开,自尽的,跟我一点关系没有。”
“还有,五叔、七叔、十七叔,他们做了违法的事,我只是依法处置。”
“至于四叔你,既然同意削藩,为什么迟迟不交出兵权?”
“如果你早点交出兵权,哪会有这么多麻烦?”
朱棣冷笑一声:
“我要是早交出兵权,估计早就和老五、老七、老十七一样了。”
“再说,我府里的护卫,是爹给我们兄弟配备的。”
“你一即位,就要我们交出护卫,你把父皇的意思放在哪里了?”
“削藩削藩,我看你不是削藩,而是想削了我们的命!”
朱允炆怒道:
“我什么时候要害你们?”
“你不要胡乱指责!事实证明削藩是对的,四叔你也逃不掉事实吧?”
“就算我不削藩,你早晚也得完蛋。”
“你就是觉得皇爷爷把皇位传给我,对你不公平。”
朱棣大喝:
“放屁!我什么时候完蛋了?我是要清除奸佞!再说,这都是你自找的,你想逼死我,我凭什么不能反抗?”
“如果我早就有反心,靖难起兵时,身边怎会只有八百将士?”
“要是我早就有反意,你一张纸就能把我调走的兵全带走?”
“再说那时北平都在你手里,我有什么可依靠的?”
“换成是你,你敢带八百人跟上万守军在北平城里起事?”
“若不是被你逼得没路可走,我会拿全家性命冒险?”
“这一切都是你逼的!”
听着两人争执,尤其提到靖难时,朱元璋已明白了事情。之前去朱由检的世界时,朱雄英就跟他讲过那个世界的事。靖难的事朱雄英也提过,后来到朱由检的世界,他还特意看了史书,基本清楚怎么回事了。
朱元璋目光不自觉转向朱雄英,眼里带着疑问。朱雄英默契地点点头。朱元璋顿时明白,又盯着抱着自己腿的朱棣和朱允炆。
“你们都站起来!”
朱棣和朱允炆听到后浑身一抖,赶紧站直,毕恭毕敬站在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平静地看着这对父子,虽然说不上多亲,淡淡说道:“死了之后,你一个要害亲叔叔,一个直接造反了?”
“你们俩差不多,都不是好东西!”
朱元璋这话一出口,朱棣和朱允炆立刻低下了头,像听话的孩子。朱雄英心中叹息,果然皇爷爷厉害。
御书房里,朱雄英把椅子让给了朱元璋,自己站旁边当个摆设。朱元璋悠闲地看着下面的父子俩,缓缓开口:“现在情况是,老四你成功打进京城了。朱允炆,你是要逃出宫重新来过?”
朱棣一听,眼露犹豫,苦笑说:“父皇,我真的没想过造反,就想清理皇帝身边的坏人,等清理完就回顺天府乖乖待着。”
朱元璋冷哼一声:“你以为我会信?你是我的儿子,我能不知道你想什么?造反都做了,还有什么不敢承认的?”
朱棣心里一沉,知道瞒不过父皇,咬牙说道:“父皇,我不服!凭什么我就不能当皇帝?”
“要真是大哥坐了那个位子,我还真没什么话说。可这朱允炆算什么玩意?”
“要不是爹您偏袒大哥他们,非得让他接班,事情哪会弄成现在这样?”
“看看他登基后都干了些什么?”
“汉武帝削藩的时候,还晓得用推恩令,知道这事急不得。”
“有现成的例子摆在面前他不学,偏要硬来,硬来也就罢了,还不给我们这些做叔叔的留条生路。”
“像他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当皇帝?”
“与其让他瞎折腾,我觉得还不如让我来当这个皇帝。”
“我可不能眼睁睁看他把明朝搞得一团糟。”
“也许以前我没想过这些,但现在已经这样了,我为什么不能有这个想法?”
“父皇,即便您因此要杀我,我也认了。但我还是要说,他朱允炆根本不配当皇帝。”
“让他当皇帝,我就是不服!”
朱棣说完这话,朱允炆哭着说:
“皇爷爷,您听见了吧,这就是四叔的真实想法,他从心底里就不服您的安排。”
朱元璋冷冷扫了朱允炆一眼:
“我什么时候让你说话了?”
朱允炆被朱元璋的目光看得心里发怵,急忙低头不再言语。
朱元璋轻哼一声,又将目光转向朱棣。
“不错,是个爷们,敢作敢当。”
“不过错了就得受罚,我记得小时候常跟你们说这个道理,老四,你还记得不?”
朱棣眼神黯淡下来,苦笑着点点头,随即跪下说道:
“爹从小教我们要敢作敢为,我心里明白,这次的事不管怎么说,都是我的错更大。”
“爹怎么罚我都认了。”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就算眼前的朱棣是来自另一个世界,这份担当还是挺让人欣赏的。
“在处罚你之前,我问你一句,你后悔了吗?”
朱棣摇摇头:
“不后悔,哪怕再来一次,我还是会起兵靖难。”
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
“除非我能提前知道您还活着。”
朱元璋听了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微微点头道:
“好,那我给你定的惩罚,你听着。”
“这大明的皇位,我可以让你来坐,甚至还能写份圣旨,让你光明正大地登基,不会被人指责。”
“什么?!”
朱棣一听这话,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喜。
朱允炆则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皇爷爷:
“皇爷爷,凭什么?您不能这样!”
朱元璋脸色一沉,淡淡说道:
“凭什么?你觉得凭什么?”
“我没给你机会吗?”
“你把这皇位搞成现在这样,又能怪谁?”
朱元璋开口了:“别的不提,刚登基那会,朝廷有百官帮你分担,大军百万,气势如虹。”
他叹了口气:“可结果怎样?全让你自己搞砸了。短短三年,就把江山拱手送给了四弟,现在还有脸反驳?”
朱棣听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朱元璋继续说道:“看看你四弟,八百人起步,三年就打到应天,直入皇宫。”
“用人不用,识人不明;打仗打不了,治国一团糟。你说说,你还真有什么能耐?”
“与其在这皇位上吃干饭,不如换个人坐上去。”这话让朱允炆羞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朱棣听完却满心欢喜,仿佛吃了蜜糖一般舒坦。他感觉父亲终于理解他了。
他激动地问:“父皇,您真要让我继位?”
朱元璋冷冷道:“我们什么时候骗过你们?”
朱棣兴奋得眼眶湿润,哽咽着说:“爹,您终于肯信我了!”
但朱元璋摇摇头:“别高兴得太早,这可是惩罚,不是奖励。”
“不过,有条件!”
朱棣愣住了,做皇帝还能是惩罚?
朱元璋缓缓说道:“第一件事,你要活着的时候,把大明建成日月同辉的国家。”
朱棣心里一震,这简直是天大的挑战。大明连蒙古都对付不了,更别说西方那些强国了。他犹豫了一下,咬牙道:“父皇,我不敢保证一定能成,但一定会尽力去做。”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第二件事,要让百姓都过得富足安康,不能为了打仗剥削他们。”
朱棣沉默了,这个条件看似简单,实则难于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