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不可!陛下,魏国公功劳大,但封王太过。\"
\"对陛下,这种先例不能开。\"
\"陛下,别忘了,魏国公是外戚,外戚封王万万不可。\"
\"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文官们齐刷刷跪下。
很明显,他们对这事很抗拒。
而武将们则互相看看,眼里透着期待。
要是徐达能封王,他们会不会也有机会?
武将封王,那是他们的终极梦想。
虽然这样做可能惹皇帝不高兴。
但想当将军的中央军不是好中央军,想封王的将军也不是好将军。
徐达本人也纳闷,这女婿是不是喝多了?这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吗?
徐达听到这话,赶紧拱手说道:
“皇上,老臣真的特别感激您的厚待。但老臣现在都快五十岁了,能帮您做的事情不多啦。”
“而且这次西征,我感觉自己的体力跟不上了,估计以后也没法再上战场打仗了。”
“所以,封王的事情,您还是别让我受这份荣光了吧。”
朱雄英摇摇头说:
“徐国公为了咱们大明付出了大半辈子,年轻时就跟太祖皇帝四处征战,打下了江山。”
“后来也是东征西讨,立下不少功劳。”
“说实话,要是没有像你这样的开国功臣,咱们大明不会有今天。”
“你现在年纪大了,我肯定得给你最高的荣誉。”
朱雄英环顾四周的朝臣,轻声说道:
“大家别觉得封王有多稀奇,虽然封你为中山王,但这王位是不能传给子孙的。”
“他的荣耀只属于他自己,后代没法继承。”
“你们担心的那些事都没必要。”
“我今天跟你们明说了吧,在我的朝代里,想当异姓王并不难。”
“但绝不可能有世袭罔替的异姓王。”
“这一点你们完全可以放心。”
“我只是想让那些为大明出过大力的功臣,在活着的时候能享受到应有的荣耀。”
“徐国公只是第一个被封王的,往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人。”
“不过呢,这荣耀还是要看你们的功劳大小。”
“别以为现在整个欧亚大陆都在咱们掌控中,将来就没有仗打了。”
“你们应该知道我最近在忙什么。”
“实话告诉你们,我确实掌握了一种方法,能去别的世界。”
“你们也知道,前阵子我从其他世界弄来了两亿多人。”
“接着我又从别的地方找来很多会武功的人,开始推行全民习武的政策。”
“最近我又从另一处弄来了一千万吨钢铁。”
“从这些事就能看出咱们大明的未来走向。”
“没错,就是通过一个接一个的世界,让自己这个世界变得更强大。”
“所以将来肯定免不了打仗。”
“以后我们会遇到更多、更强的对手。”
“有的是功劳等着你们去挣。”
“你们中间有不少公爵侯爵,要是想达到徐国公的高度,也不是没可能。”
“话说完了,大家都清楚了,徐国公必须封王,这事没得改。”
“现在有谁支持?有谁反对?”
奉天殿里静悄悄的,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朱雄英漫不经心地瞥了眼文武百官,静静地等着他们的回答。
没多久,之前还反对的文官们纷纷拱手行礼:“陛下英明,我等赞同!”
武将们更不会反对,毕竟这事对他们来说全是好事。谁反对谁就是傻子。
朱雄英看着那些点头附和的大臣,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同意。武将根本没必要反对,文官则是明白,朱雄英说得明明白白——异姓王不能世袭。
这样一来,他们心里的顾虑就全没了。不能世袭的异姓王还不如个伯爵实在呢,不过是个虚名罢了。而且既不能世袭,那就更别提开府、设三司了,纯粹是个没实权的空头称号。
再说了,自从朱雄英当皇帝后,大明就没听说过什么世袭罔替的事。他早就定下规矩,公侯的子孙都能继承爵位。所以如果某位公侯去世,他的封地就会被所有子女分掉,嫡子庶子都有份,只是多寡的问题。
这些后代除非自己立功,否则不可能当官。朱雄英还明文规定,官员或公侯的家眷只能继承财产,不能继承官职,要想当官就得自己努力争取。这下子,所谓的勋戚家族算是彻底没落了。
不仅如此,这个制度不仅针对朝廷里的公侯,连藩王也不例外。唯一的区别是藩王采取降级制,比如亲王的儿子虽然名义上还有个郡王的头衔,但郡王的儿子就跟普通公侯的后代一样了。这套制度其实是借鉴了汉朝的推恩令,只不过推恩令只针对藩王,朱雄英则是全面推行。
封完徐达为中山王后,朱雄英便结束早朝,前往城外犒劳西征大军。忙完之后,他带着徐达回宫。
奉天殿内殿里,徐妙锦早已摆好酒菜。
朱雄英也让宫人退下,只剩下他们三人。
坐下后,朱雄英笑着端起酒杯对徐达说:“岳父大人,这两年您辛苦了,要不是您坐镇,恐怕西欧不会这么快拿下。”
在场无外人,徐达也不拘谨,举杯笑道:“哪里,凭我大明现在的实力,就算我不在,早晚也能征服西欧。再说,燕王、宁王他们几个带兵很有一套,这次能快速取胜也多亏他们。”
朱雄英点点头,又看向徐妙锦说道:“锦儿,你也来一起喝一杯吧!”
徐达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管不了整个军队了。
朱雄英却觉得这样挺好,让他照顾一下几个叔叔。
朱雄英说:“肃王倒还好,辽王也不错,但燕王、宁王、代王他们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没人盯着的话,怕是不太用心。”
徐达听了笑道:“你别小看这几个叔叔,在外头的事上,他们都挺卖力的。再说你爷爷还活着呢,他们也不敢太出格。”
徐达又问起那个关于其他世界的事,朱雄英承认确实能去别的世界,他已经去过两个了,还有一个在联系中。
徐达好奇地问那是什么样的世界,朱雄英就给他讲了明末和倚天里的事。徐达听完难以置信:“你说的那是不是几百年前或者几百年后的事?”
朱雄英点头说:“没错,虽然时间线不一样,但历史轨迹基本相同,只是有些细节变了。现在的明末皇帝已经改变了命运,成了我的伙伴。
至于以前的爷爷,我相信在他年轻时就能让明朝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