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王多余等到夏姐忙完,已经八点半了。
跟着一块去溜达的还有食堂的两个面点师傅,年龄也都30多岁,家里住的地方也是在学校的西侧。
几人出了学校的北门,往西走出不到100米,就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土路。
他们去的这家就在土路的中段,但是大门却朝向了东侧。
其实这个院套说起来,和学校的操场只是隔了一个铁栅栏,学校里边的人如果想和这家人说话,只要站在铁栅栏的东边招呼一声,就可以继续聊天了。
王多余清楚的知道,他们这个学校明年暑期会进行扩建,学校西侧的平房区,将有一半的地方会进行动迁。
夏姐一边走一边介绍道:“学校西侧的这边房子都有些年头了,五六十年代的房子就算好房子了。”
跟来的两名面点师傅也附和着,因为她们的家也在这边。
对于此时的房价王多余还真的不知道,但是行进的过程中夏姐却提了一嘴。
夏姐说:“市场附近有两间平房前两天卖了,堪堪60平方卖了20万,一平方合到了3000多块钱。”
一名面点师傅接口道:“咱们这边的房子连人家的一半可能都卖不到,这都多少年了没有人家把房子卖出去了,也没有人愿意过来住。”
另外一名面点师傅点头表示同意,她说:“现在有几家搬走的人,房子就那么扔着了,想便宜点租出去都没人愿意过来住。”
夏姐说:“现在的小年轻,谁愿意住咱们这边啊?你说吧,下水没有就没有吧,可是上水它也没有,上个厕所还走出挺远出去,到了下雨天这个脏水呀四下里流淌,我在这片也是住的够够的了。”
众人闲聊之间来到了一个大门口,厂子的大门居然是一扇宽敞的铁门,但大门上面原来挂招牌的位置,却空空如也。
好在大门的两侧种满了绿植,倒是显得格外的生机勃勃。
正对着的大门是一大趟房子,房子是青砖的,已经显得十分陈旧了。
这房子只有东侧的一个房门开着,众人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接待室。
夏姐大声招呼道:“林丽你在吗?”
“是夏阿姨吧,我在屋呢,你们进来吧。”
虽然有招呼声传来,但是并没有人迎出来,而夏姐她们却觉得理所应当一般,自顾自的推开纱门在前头引领着王多余进了屋。
这间接待室并不大,看样子也就是20个平米那个样子,里面摆放了一组舒适的沙发和一张茶几,墙上挂着一些印刷厂的宣传海报,展示着他们的产品和成就。
屋内说话的女子应该有着将近30岁的样子,相貌普通,并且坐在一张轮椅上,这应该就是刚才夏姐所说的林丽。
此时的林丽显得很疲惫,好像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有休息好,眼睛周围有着浓浓的黑眼圈,头发也失去了正常人的黑亮光泽,有些枯黄了。
所有人各自找地方坐好,也没有人张罗是否需要喝水和喝茶。
林丽笑得很尴尬,这一点她应该是意识到了,但是此时说出来却有些不妥,因为没有提前准备,现在她坐着轮椅去搞这些,那不是明显的把客人晾到了一旁了吗?
夏姐打破了僵局,直接把王多余介绍给了林丽说:
“这个小孩儿他的亲属想要买几间房子,你们唐老板不是早就张罗想要卖这个房子吗?所以我们现在过来看一下,林丽你现在有时间吗?”
林丽并没有由于王多余的年纪小,而有所轻视。
反而兴致十分高的告诉夏姐说:“那我就领你们溜达溜达吧,不过我这个腿脚是不太方便,可能会耽误一点时间。”
所有人都表示这没有关系,王多余甚至主动的过去,帮忙推起了轮椅。
在林丽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印刷车间,这里是厂子的核心区域,房间内摆放着两台印刷机,看样子印刷机的年头也已经不少了。
但是据林丽所讲,这两台印刷机属于进口的,这么多年用下来并没有什么毛病,总体来说运行的还算是顺畅。
车间的地面经过了特殊处理,防滑且易于清洁,整个车间给王多余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干净。
接下来是装订车间,他在印刷车间的隔壁,这里主要负责将印刷好的扑克牌进行裁剪、折叠和装订。
这里倒是没有什么设备,有的只是一个大长条案子,上面放了两台手工裁切刀具。
林丽着重介绍了库存的扑克牌,而王多余却对员工休息室和食堂比较感兴趣。
员工的休息室是在头一趟房子的北侧,面积同样也不大,十多个平米。
里边一个大长条桌子,近十张椅子,在房间的顶头还有一台小型的电视机。
房间的一面墙做了一个大书架,上面满满的都是书。
休息室的角落里是一个大柜子,林丽告诉他,员工的私人物品可以放在那里,边上的暖水瓶是公用的,可以去食堂打热水。
而食堂是和车间在一趟房,是在第二套房的北侧把头。
这个食堂并不大,但是却干净整洁。食堂里摆放着几张餐桌和椅子,正常生产的时候每天中午,工人们都会在这里享用午餐。
在食堂的墙上挂着一些员工的照片,通过林丽的介绍,王多余通过照片认识了这家厂子的老板唐福生。
林丽介绍道:“唐老板是80年代最早下海经商的那批人,老家虽然在京城,但是他却是在深市那边发的家。”
“确切来说这个扑克厂,唐老板是为他的儿子唐初云建的。”
“唐初云是一名抑郁症患者,并且伴有严重的心脏病,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
“唐初云的抑郁症当时十分严重,最初的时候他是在京城进行治疗,十年前治疗完成以后,他却不愿意回到深市去了。”
“于是唐老板拿出来了一笔钱买下了这两套房子,又购买了印刷机,在此开起了印刷厂。”
“这十多年来,小唐老板在此生活的很愉快,因为我们这十来个人全都是残疾人,相互之间没有什么歧视存在,相互关心就好像一个大家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