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伦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猛地掏出腰间那把冰冷的手枪,黑洞洞的枪口死死地顶在俘虏的额头上,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容:
“就凭你们那几千人的杂牌军,就妄图向阿勒颇发起正面进攻?你当我是个只会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的文职军官吗?!”
他的手指轻轻一动,打开了手枪的保险,“咔哒”一声的轻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如同死神的催命符一般。
面对死亡的威胁,俘虏开始苦苦哀求,他的声音颤抖、脸上涕泪横流,赌咒发誓地说自己绝对没有撒谎,每一个字都是实话。
看着俘虏那副痛哭流涕、狼狈不堪的样子,似乎并不像是在伪装。哈伦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一些。
他将信将疑地命令通讯兵,立刻联系驻扎在库布拉的第30师第1团的团部,核实情况,看看1团是否真的遭遇了敌人的进攻。
通讯员不敢怠慢,立刻扑到电台前,试图接通与1团团部的联系。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足足两分钟过去了,电台里却始终没有任何回应,只有一阵阵刺耳的“滋滋”声,如同死神的嘲笑。
通讯员急得满头大汗,他转过身来,向哈伦汇报道,声音中充满了不安:
“报告长官,1团......1团没有任何回应......”
“什么?”
瓦尼斯有些吃惊地一把抢过通讯员手中的耳机,亲自戴上,仔细地聆听着。
然而,除了那令人心烦意乱的电流杂音之外,他什么也没有听到,1团的阵地,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般,彻底失去了联系。
“这一定是叛军在库布拉使用了无人机进行通讯干扰!”瓦尼斯猛地摘下耳机,斩钉截铁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愤怒与焦虑。
哈伦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瓦尼斯的判断:
“很有可能,这些叛军以前就使用过这种伎俩试图切断我们的通讯,制造混乱。”
他将顶在俘虏头上的手枪缓缓移开,重新插回了腰间的枪套里。
“1团毕竟下辖一个坦克营,无论是在武器装备还是兵员数量上,都远胜于进攻的叛军,他们没有理由会这么快就溃败。”
哈伦示意手下的士兵将俘虏押下去,然后转身对瓦尼斯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凝重:
“叛军的无人机干扰,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我估计最多只能维持五到六个小时左右,到那时,天也差不多该亮了。”
“只要我们能够顶住敌人的这次夜袭,等到天亮之后,就能重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扭转局势!”
瓦尼斯听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两人迅速达成共识,哈伦立刻开始指挥部队,抢占安贾拉的公路主干道,构筑防御工事。
同时,他命令通讯员与2营的指挥官取得联系,通报情况,并告知对方,他将亲自率领部队,协助2营,坚守安贾拉,绝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不一会儿,通讯员便成功接通了2营的通讯频道,从通讯器中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那边此的背景音中正响彻着枪炮声,战况不可谓不激烈。
两人争分夺秒地交换着各自掌握的情报和对当前战局的判断。
他希望哈伦能够率领部队,火速支援负责坚守公路防线的友军,利用步兵战车的高机动性和强大火力,沿着公路对敌军进行袭扰,迟滞其进攻节奏,为友军争取宝贵的时间。
此外,2营长官还沉痛地表示,由于敌军的突然袭击,再加上猛烈的炮火压制,安贾拉西部的一小片城区,已经不幸落入了敌人的魔爪。
这片城区的失守,如同在2营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形势岌岌可危。
他正竭尽全力,试图重新组织溃散的部队,准备趁着夜色未尽,敌人立足未稳之际,发起反击,夺回失守的阵地。
因此,他迫切需要哈伦的部队,能够迅速填补安贾拉北部的防御空缺,像一颗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那里,挡住敌人的进攻锋芒。
只要能够熬过这个漫长而艰难的夜晚,等到天亮之后,局势就会逐渐对他们政府军有利,胜利的天平将会向他们倾斜。
充满斗志的哈伦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率领着部队,如同离弦之箭,向着安贾拉北部疾驰而去。
他麾下的1连,此时也正驻守在那里,如同铜墙铁壁一般,抵御着敌人的疯狂进攻。
见到自己长官的到来,1连的指挥官如同久旱逢甘霖般激动,他连忙迎上前来,向哈伦详细汇报了敌军的情况。
进攻安贾拉北部的沙姆解放组织叛军,兵力大约有两个营的规模,其中大部分都是装备简陋的轻步兵,但他们也配备了少量从政府军手中缴获的步兵战车,这些战车,如同他们手中的利刃,威胁极大。
同时,1连指挥官还补充说,就在十五分钟前,有一小股叙利亚民防军(NdF)的侦察兵,从北部地区仓惶撤退到了这里,他们此刻正在附近休整。
据这些侦察兵所说,叛军在北部的卡巴坦山区部署了一个迫击炮连,那些落在他们阵地上的炮弹,十有八九就是从那个地方发射过来的。
听完汇报,哈伦没有丝毫的迟疑,立刻接管了安贾拉北部的防御指挥权。尽管敌人的数量是他们的两倍之多,但在哈伦眼中,这些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惧。
瓦尼斯对哈伦的能力和胆识了如指掌,他深知,自己的这位长官,绝非等闲之辈。
哈伦是叙利亚政府军中凤毛麟角的、接受过完整而系统的现代化军事理论培训、并且还出国深造过的职业军官,可谓是军中精英,未来的栋梁。
早在2011年,内战刚刚爆发之际,年仅17岁的哈伦,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霍姆斯军事学院,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哈伦在学院的各项考核中都名列前茅。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精锐的叙利亚共和国卫队,并因其出类拔萃的表现和巨大的潜力,被选派到了中国的国防科技大学进行深造,进一步锤炼自己的军事素养。
学成归国后,哈伦回到了共和国卫队第30师,并在之后的阿勒颇和大马士革周边地区的一系列战斗中,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卓越的战斗表现,屡立战功,迅速崭露头角,晋升为上尉。
年仅30岁的他,便已晋升为少校,担任共和国卫队第30师第2团第3营的营长,可谓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