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为了那些沉重的典籍四处奔波、寻找安身之所的同时,长安城这座名义上的帝国都城,已经彻底沦为了豺狼的乐园。
玄镜台的情报网络,虽然在重建过程中步履维艰,但也开始像脆弱的蛛丝般,捕捉到一些关于这座城市新主人们的、令人齿冷的信息。
李傕与郭汜,这两位凭借兵变上位的凉州军阀,完全应验了我之前最坏的预判。
他们名义上掌控了朝廷,挟持了天子,但实际上,他们对治理国家毫无兴趣,也毫无能力。长安城在他们的统治下,变成了一个更加混乱、更加黑暗的所在:
争权夺利,内斗不休: 据传回来的消息,李傕和郭汜两人之间,因为权力分配、地盘划分、甚至仅仅是为了争夺一个美女或一件珍宝,已经爆发了数次或明或暗的冲突。他们各自拥兵自重,互相猜忌,甚至在长安城内划分势力范围,时常发生小规模的火并。朝堂之上,更是乌烟瘴气,两人互相攻讦,拉帮结派,将国家公器视为他们满足私欲的工具。所谓的“朝政”,早已名存实亡。
纵容部下,祸乱京畿: 他们对麾下那些骄兵悍将,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凉州士兵在长安城中烧杀抢掠,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其残暴程度,比之董卓在时有过之而无不及。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敢怒不敢言,稍有反抗,便是家破人亡的下场。长安城的人口,在他们的“治理”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流失和死亡。
滥杀无辜,清除异己: 对于那些他们看不顺眼、或者被怀疑可能威胁到他们统治的前朝官员、士人名流,李傕郭汜更是毫不手软。他们随意罗织罪名,动辄抄家灭族。据说,就连一些仅仅是私下抱怨了几句的太学生,都被他们抓捕杀害。
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豺狼当道,群魔乱舞!
这就是如今长安的真实写照!
然而,在这片混乱不堪、血腥残暴的表象之下,我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若隐若现的影子——贾诩!
根据玄镜台断断续续、极其难以获取的情报显示:
贾诩并未担任显赫官职: 在李傕郭汜掌控朝政后,贾诩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成为权倾朝野的重臣。他似乎只担任了一个不甚起眼的、类似于“尚书仆射”或“左冯翊”之类的职位(具体职位可设定),刻意保持着低调,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
与李郭二人若即若离: 他似乎与李傕、郭汜都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但又并非完全依附于某一方。
有时,他会为李傕出谋划策,帮助他压制郭汜;有时,他又会向郭汜提供一些建议,牵制李傕的势力。
他就像一个高明的棋手,游走于两头猛虎之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关键决策背后的影子: 然而,许多李傕、郭汜做出的、看似愚蠢却又往往能达到某种特定效果(比如暂时联合对外、或者互相削弱实力)的关键决策背后,似乎都能找到贾诩的影子!
比如,他们突然联合出兵,讨伐前来进犯的马腾、韩遂联军,取得大胜之后,却又立刻因为战利品分配问题而再次反目。这种“合纵连横”的手段,绝非李傕郭汜这种粗鄙武夫所能想出!
暗中培植势力?: 还有一些更隐秘的情报暗示,贾诩似乎在利用李傕郭汜的混乱统治,暗中招揽人才,培植自己的心腹势力。
他可能在凉州军内部,或者在关中地方豪强之中,悄悄地发展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所有的迹象都指向一个结论:
贾诩,这位“毒士”,正在以一种极其高明、极其隐蔽的方式,在幕后操纵着长安的局势!
他并非李傕郭汜的忠实谋士,更像是他们的“驯兽师”!他利用他们的贪婪、愚蠢和内部矛盾,让他们互相撕咬,互相消耗,从而确保没有任何一方能够真正坐大,威胁到他自身的安全和影响力。
同时,他又在关键时刻,引导他们做出一些符合他长远利益(比如巩固凉州军集团在关中的统治,清除潜在威胁)的决策。
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提线木偶艺人,躲在幕布之后,牵引着李傕、郭汜这两个面目狰狞的“豺狼”在台上疯狂舞动,上演着一出出令人作呕的血腥闹剧。
而他自己,则始终保持着“超然”的姿态,冷眼旁观,坐收渔利。
这个发现,让我对贾诩的忌惮,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个人,实在太可怕了!
他的智慧、他的隐忍、他对人性的洞察、以及他那为了自保可以不择手段的冷酷,都远超我的想象!
与他相比,董卓的残暴显得那么肤浅,李儒的阴狠也失之于急躁。只有贾诩,才真正像一条隐藏在最深处的、致命的毒蛇!
我必须更加小心!
玄镜台在长安的活动,必须更加隐蔽!
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绝不能让他察觉到我的存在,更不能让他知道,那些失落的典籍,就在我的手中!
同时,我也意识到,长安,绝非久留之地!李傕郭汜的统治不可能长久,他们之间的内斗只会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而贾诩这位“驯兽师”,也未必能永远掌控住这两头失控的野兽。
一旦长安再次陷入战火,我们和那些典籍,都将危在旦夕!
我必须尽快为自己,为玄镜台,也为那些珍贵的典籍,寻找到一条离开长安的出路!
豺狼当道舞,毒士暗操弦。
长安的这潭浑水,比我想象的还要深不可测。 而我,必须在这片浑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