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对,我是藏了些。我不藏点,咱们几个喝西北风?御膳房的东西,你们吃得惯?\"
张妍反问道。
朱高炽顿时无语。
\"你看人家老二,这些年吃空饷都吃胖了。你呢,太子爷,什么都不敢收,咱们家能有几个钱?\"
太子妃冷嘲热讽。
朱高炽心里苦笑。
\"再看看我这衣服,穿了好几年了。以前的话,我才不会嫁给你呢!\"
她还没说最狠的话,朱高炽就已经怕了。
\"行了行了,没你的事了,你去玩吧。\"
朱高炽说道。
谁知张妍停住脚步。
\"想赚点钱也不难,宫里有些好家具,你拿去卖了,说不定能赚点。\"
张妍说完,甩袖子走了。
朱高炽看着她的背影,苦笑摇头。
\"我都还没急,她急什么呢?不就是想要点钱嘛!\"
朱高炽长叹一声。
他也觉得挺无奈的。
\"看来得想办法赚钱了,不然真没法交代!\"
他决定试试卖家具。
也许卖家具是个不错的主意。
朱高煦要搞大动作。
刚上任就放了三把火。
这事当然也传到了老爷子耳朵里,他听后,呵呵笑了。
老头子笑呵呵地说:\"这小子还真行,在这事上挺有一手。让他暂时掌管国家大事,我算是找对人了!\"
姚广孝也笑着接话:\"汉王殿下打仗确实厉害,不过我觉得他这次处理政务,恐怕坚持不了太久。\"
要是朱高煦听到这话,还不知道心里什么滋味。
朱棣笑眯眯地说:\"可现在老大那边压力山大,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老四他们是不是快回来了?应该在路上了吧?\"朱棣好奇地问。
他很期待,想知道这次是如何击退瓦剌大军的。
姚广孝笑着安慰:\"您就放心吧,他很快就会回来的,没几天的事。\"老头子也跟着点头。
可忽然,朱棣一下子站起来了。
\"这不成,这绝对不成!\"他说。
\"要是那小子把敌人都打跑了,我还打什么?\"
朱棣问:\"要是他真反了,你觉得我还有机会吗?\"
这天下可是他自己拼来的!
当年建文帝派人盯着他,他才装疯卖傻,就为了今天!
现在朱高煦这么出息,让他心里有点不是滋味,转而又担忧起来。
姚广孝问:\"要是太子真反了,您怕不怕?\"
\"要是我的子孙也像我一样不安分,我该怎么办?\"老头子沉默了。
整个鸡鸣寺好久都没动静,只有老和尚偶尔念经的声音。
姚广孝的话说得挺硬气,也很实在。
如果朱棣的后代或者野心更大,该怎么应对?
老头子不敢多想,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他们这一支。
特别是朱高煦,已经在跃跃欲试了。
还好有老四在,还能压得住。
\"别想太多了,现在没事的。\"姚广孝笑着说。
\"现在的大明正强盛,咱们的新太子肯定能镇住局面!\"他又笑了。
听他这么说,朱棣的脸色缓和了些。
但没人知道他在琢磨什么。
\"现在大明国运旺盛,你应该多为百姓着想,这是最重要的!\"姚广孝说。
\"这事我知道,但我还是担心一件事,对我而言很重要!\"朱棣平静地说。
姚广孝咧嘴一笑,一眼就看透了他的心思。
他笑嘻嘻地说:“你是不是想问关于建文的事?我猜到了。”
朱棣无奈地叹了口气。
“老和尚就是老和尚,什么都瞒不住你。你说得没错,我就是为了建文的事来找你的。”
朱棣的眼神飘忽不定。
“有个人跟我说,他在大海边。你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意思吗?”
朱棣问道。
姚广孝像是没听见似的,双手合十,开始念经。
他念经的时候,完全当朱棣的话不存在。
朱棣心里很恼火。
“整个朝廷里,就数你胆子最大,竟敢这样对我!”
朱棣几乎冷冰冰地说完这句话,转身气冲冲地去了偏殿。
见朱棣走了,姚广孝摇头叹息。
“冤冤相报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如果继续这样,后果真的很可怕……”
他又摇摇头。
另一边,朱棣正准备休息,忽然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
于是,他一夜未眠,像往常一样做了个噩梦,而且还是个让人害怕的梦。
梦里,他听见有人在怒吼:
“朱棣!”
“太祖的魂灵正在看你!”
“天道神灵不会放过你!”
“祖先会惩罚你!”
“苍天会毁灭你!”
“后代会嘲笑你!”
“世人会唾骂你!”
“你会生不如死!”
“你将永远无法解脱,所有人都会消灭你!”
“只因你是个窃国的贼!”
这些愤怒的话语充满指责,在他的脑海里回荡。
朱棣站在一片黑暗之中。
他听得出,这声音充满愤怒,甚至带着咆哮!
这咆哮声一响起,就令人毛骨悚然。
这个咆哮的人,朱棣永远不会忘。
因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方孝儒!
当年在奉天殿上,他骂得最狠,说得最激烈!
也因此得到了朱棣的“特别关注”,直接被灭了十族!
有这样的能力,这样的手段,恐怕只有朱棣能做到!
在整个天下,能灭十族的人,方孝儒是头一个!而他,也是第一个被灭十族的人。
十族被灭,他也因此“流芳百世”。
但为了他,整整十族的人牺牲了性命!
他倒是出名了。
可那十族的人呢?
他们都死了,成了方孝儒成功的垫脚石!
这种悲剧,简直难以形容。
朱棣突然惊醒过来。
这一醒来,朱棣吓得够呛!
外面正哗啦啦地下着大雨,这雨大得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这雨让朱棣原本就不痛快的心情变得更糟。
“我不怕,我才不怕呢!”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话。
这位经历过无数战场的老将,眼神变得格外锋利,那种锐利的目光,让人看了都心惊。
忽然,他想起了什么,“对了,老四给我的丹药!”
朱棣急忙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瓶子,这是朱高烨托鬼面将军交给他的。这丹药可不是普通的药,它能解决朱棣的大麻烦,鬼面将军当时就是这样跟他说的。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伸手接过瓶子,打开后拿出里面的一颗丹药。这药是黑乎乎的,他没用过,但他相信朱高烨的能力。
“希望这药别让我失望……”他小声嘀咕着,声音都有点发抖。
渐渐地,他平静了下来,把那颗黑色的药丸吞了下去。
刚吃完,他就觉得浑身轻松了不少,身体也舒服多了。
“这药真管用!”朱棣微微一笑,随后睡得特别踏实,这一觉也没再做梦。
而朱高煦那边可忙坏了,他正在查看军事情报,但这还不够,他还得关心民间的事。不过,朱高煦从小就待在战场上,对这些民事问题不太懂。
当他看到一份份奏折时,真是愁眉苦脸。大伙都说河南干旱严重,山东干旱更厉害,希望他能快点解决这些问题。
杨士奇带头来汇报情况,这么多事要是不说,那是失职。朱高煦头都疼得要炸了,他只想把军队的事做好,现在还要管这些民生问题,真是让他头痛。
看着堆成小山的奏折,他无奈极了:“行了,你们兵部赶紧想办法筹钱,不管怎么样,先把这事解决了!”
杨士奇他们听了都傻眼了,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兵部要是有钱,还用在这里干着急吗?还不是朱高煦自己拿不定主意。
大臣们也觉得这事拖不得,才急着来报告,可现在汉王居然让他们把这事压下来,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事有多难办,只能苦笑,互相看看,都不知道怎么办好。
“王爷,这事可不小,山东干旱、河南干旱,哪件处理不好都不行……”杨荣咬着牙说道。
“行了行了,要是我能搞定,还用得着你们吗?赶紧给我想办法!”朱高煦不耐烦地摆摆手。
他瞥了瞥身边的小鼻涕。
“傻站着干什么?赶紧把那些人送走!”朱高煦冷冷地说。
“这……”
不管是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还是别的官员,都被弄懵了。
不过谁也不敢多嘴,很快安静地退出了尚书房。
一走出尚书房,大家就开始互相打量,不知如何是好。
“杨阁老,咱们接下来怎么办?”有人问。
“要是先太子在这里,肯定早就解决了。真没想到,汉王这是在胡来!”杨荣忍不住抱怨。
“闭嘴!这话可不能乱讲,要是让汉王知道,咱们都要遭殃!”杨士奇冷声说道,“我们已经上报了,事情也交给他处理了,他怎么做,那是他的事!”
“到时候有皇上在,天塌下来也不会让我们顶着!”杨士奇接着说,“所以做人得清楚自己的分寸,不然准会惹麻烦!”
其他人听完,也都点点头。
然后大家各自散开。
就像他们说的,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别多问,需要提建议的时候就提。
但如果硬要去碰钉子,那就没退路了。
杨士奇最擅长的就是打太极,每次都能应付得滴水不漏。
他说这些话也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