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盛家大门外已停着三辆青帷马车。
明兰身着藕荷色褙子,发间只簪了一支素银簪子,正与祖母和卫恕意依依惜别。
“明儿,出门在外不比家里,万事小心。”
盛老太太握着明兰的手不放,眼中满是不舍。
“明兰,记得常写信回来。”
卫恕意站在一旁,也有些舍不得。
“要照顾好自己,姑爷虽好,也不可太过任性。”
明兰刚要答话,忽觉肩上一暖,一件杏色披风已落在肩上。
回头正对上贺弘文温润如玉的目光:“清晨露重,还是要多穿些。”
盛老太太见状,眼中忧虑散去几分:“有弘哥儿照顾,老身倒是放心了。”
辞别众人,马车缓缓驶离盛府。
明兰透过纱窗望着渐行渐远的家门,心中五味杂陈。
一只温暖的手掌轻轻覆上她的手背:“可是舍不得?”
明兰转头,见贺弘文眼中满是关切,不由微笑:“有一点,我还未去过外面,所以更期待江南风光。”
她眨了眨眼:“听说姑苏城的园林一步一景,扬州瘦西湖的月色天下无双?”
贺弘文轻笑:“娘子博闻强记,不过……”
他忽然压低声音:“最美的风景不在山水,而在……心里。”
明兰脸颊顿时飞上两片红云,却忍不住笑出声来。
小桃在外边角落听着,捂嘴偷笑,被丹橘悄悄拧了一把。
五日后,杭州华灯初上。
明兰站在客栈窗前,望着街上熙攘的人群,眼中闪着好奇。
贺弘文从身后为她披上外衣:“想出去走走?”
“可以吗?”
明兰转身,眼中满是期待,像个讨糖吃的孩子。
贺弘文忍俊不禁:“自然可以了,不过……”
他变戏法似的拿出一顶轻纱帷帽:“得戴这个。”
西湖畔灯火如昼,各色小摊沿湖排开。
明兰戴着帷帽,仍掩不住雀跃的心情。
忽然一阵喝彩声传来,她循声望去,只见一群杂耍艺人正在表演喷火绝技。
“我们去看那个!”
明兰下意识抓住贺弘文的手腕就往人群里钻。
等反应过来自己做了什么,慌忙要松手,却被贺弘文反手握住。
“人多,别走散了。”
他神色自若,手指却悄悄与明兰十指相扣。
明兰隔着轻纱都能感觉到自己脸颊发烫,好在夜色遮掩了她的窘态。
杂耍艺人变着花样表演,周围喝彩声不断。明兰看得入迷,不经意间轻呼:“真厉害!”
贺弘文侧头看她,只见轻纱下若隐若现的侧脸,在灯火映照下格外生动。
平日端庄持重的盛家六姑娘,此刻像个孩子般欢呼雀跃,这模样比任何杂耍都更让他移不开眼。
离开杂耍摊,两人继续漫步。
一个卖首饰的老妪拦住去路:“公子,给夫人买支簪子吧,这可是上好的和田玉。”
明兰本要婉拒,目光却不自觉被一支白玉兰簪吸引。
贺弘文敏锐地注意到她的视线,二话不说便买下簪子,亲手为她簪在发间。
“好看吗?”明兰轻声问。
贺弘文凝视她片刻,忽然抬手轻掀帷帽一角,在明兰惊讶的目光中俯身在她耳边道:“人比花更娇。”
明兰耳根都红透了,正要嗔怪,忽听身后小桃“哎呀”一声。
转头看去,小丫头正捂着眼睛,却从指缝里偷看,嘴里还嘟囔着:“姑爷也太会了……”
在杭州待了三五日,一路向南而行,沿途风景渐由繁华转为质朴。
这日正午,他们在一个小村落歇脚。
明兰刚下马车,就见贺弘文朝村口一群衣衫褴褛的村民走去。
“夫君去哪了?”明兰疑惑地问随行的管家。
管家笑道:“少爷每经村落,必为贫民义诊,这是咱们贺家的传统,少夫人先在此歇息片刻?”
明兰讶然,却悄悄跟上前去。
只见贺弘文已在一棵老槐树下摆开简易医案,正为一个老农把脉。
他神情专注,时而蹙眉,时而温言询问,与平日温文尔雅的模样判若两人。
“老人家,您这是风寒之症,我给您开副方子,回去用生姜三片……”
贺弘文边说边写,写完却不交给老妇,而是递给身旁小厮:“去我们车上取药,按方子配好送来。”
老妇连连摆手:“这怎么使得,老身去城里抓药就是……”
“不妨事。”
贺弘文笑道:“我们带的药材多,老人家安心便说。”
明兰站在不远处,心中震动。
她知道贺家是医药世家,却不知贺弘文私下如此仁心仁术。
忽然,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跑到贺弘文面前,怯生生地伸出流血的手指。
贺弘文丝毫不嫌脏污,蹲下身柔声问:“小姑娘,你这是怎么伤着的?”
小女孩抽抽搭搭地说砍柴划的,他立即取出药粉,轻轻撒在伤口上,又用干净布条包扎好,最后变出一个糖人来:“真是个勇敢的小姑娘,吃个糖人就不疼了。”
小女孩破涕为笑,明兰也不自觉跟着笑了。
她想了想,转身对小桃和丹橘道:“去把咱们带来的点心,分给村里的孩子们。”
义诊持续到了日头西斜。
回到马车时,贺弘文额上还带着薄汗。
明兰递上帕子,轻声道:“没想到夫君如此仁心。”
贺弘文擦汗的手顿了顿,笑道:“医者父母心,祖父从小就教导我的。”
他望向远处茅舍:“这些老百姓,一生病就是倾家荡产,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明兰凝视着贺弘文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个看似温吞的夫君,骨子里竟有如此担当。
她主动握住他的手:“夫君,那下次义诊,我也帮忙抓药可好?”
贺弘文眼睛一亮:“娘子不嫌脏乱?”
“夫君都不嫌,我有什么好嫌的。”明兰抿嘴一笑。
“再说治病救人,可是功德,我高兴都来不及,有什么可嫌的。”
“那好,下次,就劳烦娘子帮忙了。”
“姑爷,我和丹橘也可以来帮忙的,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的。”小桃忍不住毛遂自荐。
“你呀,就知道吃,能帮上姑爷什么忙呀?”丹橘忍不住调侃小桃。
“谁说我只知道吃呢,我会的可不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