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中清明如镜,蒙古铁骑纵然声势震天,但在他这冰封千里的掌力面前,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人数上的优势,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可笑而无力。他要让这些狂妄的蒙古人明白,并非人多势众便可肆意妄为,个人的力量,同样可以撼动天地,颠倒乾坤。
龙武目光平静地扫过遍地的冰雕残骸,眼神深邃而冷冽,如同寒潭般不起一丝波澜。
他并非嗜杀之人,但对于这些蒙古铁骑,绝不会有丝毫怜悯。
蒙古铁骑践踏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早已犯下滔天罪行。
今日,他龙武也算是用这降龙十八掌,替天行道,让这些蒙古铁骑血债血偿!
想到这,龙武心中一股豪气顿生,这一掌,不仅是为了替那些枉死的无辜百姓,更是为了中原武林扬眉吐气!
他目光如炬,扫视着远处那些如同惊弓之鸟般,再也不敢上前一步的蒙古骑兵。
龙武嘴角微微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浮现。
追杀这些已经被吓破胆的残兵败将?
并非不可,只是在他眼中,这些人已如丧家之犬,不足为惧。
若是他执意追赶,这些人一旦四散奔逃,在这茫茫草原之上,的确难以尽数诛杀。
更何况,他的目标并非这些虾兵蟹将,而是意在其他更加重要的东西上。
龙武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周身环绕的寒意渐渐消散。
他目光扫过那些如同惊弓之鸟的蒙古残兵,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这些人已经吓破了胆,如同丧家之犬,再无威胁。
“你们走吧,记住回去报信,杀人者龙武!!!”
龙武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蒙古骑兵的耳中,如同来自地狱的判决,冰冷而威严。
残存的蒙古骑兵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
他们互相看了看,随后调转马头纷纷离开了这里。
疯狂的驾马向远处逃窜,生怕龙武反悔。
胯下的战马早已被寒气侵蚀,行动迟缓,但此刻却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恐惧,拼命地奔跑起来。
龙武望着他们狼狈逃窜的背影,眼神平静如水。
放过他们,让他们活着回去,也好将今日之事,原原本本地告知蒙古各部族,他要让蒙古人知道他龙武的大名。
他要让蒙古人知道,中原武林,并非他们可以肆意践踏之地!他龙武的名字,更不是他们可以随意轻辱的存在!
这一次,他深入蒙古腹地,不仅仅是为了救人,更是为了扬名立万,为新成立的武林盟树立威望。
试想一下,武林盟主龙武,单枪匹马闯入蒙古大营,以一人之力,击溃数千精锐铁骑!
这消息一旦传回中原,必将引起怎样的轰动?
江湖武林会为之沸腾,无数豪杰将趋之若鹜,武林盟的声势必将如日中天,无人可以撼动!
想到这里,龙武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他要让自己的名字,成为武林传奇,一个令蒙古人闻风丧胆的噩梦!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理会那些逃窜的残兵败将。
溃逃的蒙古残兵,早已被龙武彻底震慑,只剩下逃离的本能,哪里还记得他们尊贵的四王子忽必烈?
那些曾经簇拥在忽必烈身边的亲兵护卫,此刻也如同丧家之犬般,恨不得爹娘多生两条腿,只求逃得越远越好。
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彻底吞噬了他们的理智与忠诚。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逃!
逃离这个如同魔神般可怕的龙武!
至于旗杆之上,那个被高高悬挂的忽必烈,早已被他们抛诸脑后,彻底遗忘。
毕竟,在生死面前,一个昏迷不醒的王子,又能算得了什么?
此刻的忽必烈,依旧保持着昏迷的状态,孤零零地被吊在冰冷的旗杆顶端,像是一件被遗弃的孩子,随着凛冽的寒风无助地摇曳。
他那象征着尊贵身份的华丽衣袍,此刻也显得格外讽刺,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嘲笑着他的狼狈与不堪。
若是忽必烈此刻能够清醒过来,亲眼目睹这如同末日降临般的景象。
看到自己引以为傲的精锐铁骑,竟被龙武一人之力彻底击溃,甚至连他这个主子都弃之不顾,仓皇逃窜。
不知他内心会是何等崩溃与绝望?
或许,此刻的昏迷,对他而言反倒是一种仁慈的恩赐,至少不必亲眼目睹这残酷的现实。
忽必烈一直以来都将这支精锐部队视作自己最坚实的后盾,是他争权夺势,逐鹿草原的根本依仗。
他深知,在这弱肉强食的草原之上,唯有强大的武力,才是生存和崛起的保障。
而如今,他赖以生存的根本,却在龙武面前,如同纸糊一般,轻易便被撕得粉碎。
若是失去了这支精锐部队,纵然他顶着蒙古尊贵四王子的头衔,也不过是一个失去了爪牙的猛虎,再也无法对任何人构成威胁。
一个手中没有任何兵权的王子,在这充满权力争斗的蒙古王庭之中,又还有什么竞争力可言呢?
恐怕顷刻间便会被他的那些野心勃勃的兄弟们吞噬得连骨头都不剩吧。
龙武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眼神中带着一丝嘲弄,扫过那根孤零零的旗杆,以及旗杆上昏迷不醒的忽必烈。
不再去理会旗杆上那个狼狈的身影。
片刻的凝视后,龙武缓缓转过身,猎猎作响的战袍在他身后划出一道冷冽的弧线。
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他心中已然决断,对于忽必烈,既没有杀意,也无意俘虏。
并非龙武心慈手软。
而是他清楚地知道,此刻的忽必烈,纵然狼狈至极,依旧是蒙古的王子。
一个象征着蒙古黄金家族荣耀的四王子。
若是贸然将其斩杀,无疑会点燃蒙古人心中复仇的怒火。
到那时,为了一个死去的王子,铁蹄践踏,大军压境,恐怕整个大宋边境都将永无宁日。
权衡利弊,龙武绝不会为了逞一时之快,而将大宋置于战火之中。
至于将忽必烈带回大宋,这个念头也在龙武脑海中一闪而逝,随即被他立即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