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崇山知道威胁的话语对于这些亡命之徒已经没什么用了。于是他问道:
“说,你们为什么要杀灭澄县四十七户人?”
虽然知道原因,但许崇山还是想听这些人自己说出来。
“大人,原因您不是知道吗?当然是因为他们不让我们活下去啊。我们辛辛苦苦给他们种地,本来五五分就已经是极限,但这些乡绅大户们吃人不吐骨头,竟然将新政推行后他们要多交的田税钱转移到我们这些佃户身上来。如此便是要让我们活不下去。既然活不下去,那就同归于尽,大家一起下地狱。”另外一名叫王东来的男子回道。
“那你们一共组织了多少人参与这次暴乱?”许崇山接着问道。
这些都是要作为供词呈送朝廷的。
“回大人,我们不知道,不过应该有两三万人参与吧,这些乡绅大户们是串通好了的,一起要将原来的五五分成改成四六分成。他们惹怒了我们澄县的所有佃户,所以我们都参与了,要不是这么多人参与,能打得大户们措手不及,灭得他们干干净净吗?”何大牛实话说道。
虽然他是组织者,但这次参与的百姓可都是自愿的,他一呼百应,大家都拿着家伙就上了。
许崇山皱着眉头想了想。
他在同州推行新政四年,虽然当地也爆发过一些矛盾,甚至死了一些人,但远远没有这次澄县的暴乱可怕。
转头他看向一旁的杨东庭,这位曾经的礼部尚书,道:“杨大人,此案涉及人数众多,牵涉甚广,影响巨大。我等虽是朝廷大官,但如此大案还是得上报朝廷,让皇上来处理吧。”
许崇山不知道这样的暴乱要如何处理。
澄县总共只有五万多人,有将近半数人参与了这次暴乱,如果要杀头,甚至满门抄斩,那就是要杀光澄县所有人。
还有这四十七户乡绅地主大户,他们持有的田产数额巨大,达二十万亩田。现在这些大户们被灭了门,这些田就是无主之田。朝廷要如何处置这样的田产,也得皇上定夺?
“那就快马加鞭,上报朝廷吧。”
江南巡抚许崇山和江南布政使杨东庭都没有处置这十二个带头暴乱的恶徒,只是将他们关进了大牢里,听候处置。
——
元佑十年七月二十一日。
早朝会。
辰时不到,承光殿外便聚集了上百名官员,此时大家都在议论一件事,那就是澄县暴乱一事。
此事虽然发生在江南地区,隔金陵城有两千多里远,但依然很快传遍了金陵城。
如今不仅是他们这些朝廷官员,连街头的百姓也知道了此事。
顾瑶来到了承光殿。
在她入殿后,承光殿的大门打开了。
百官们排着长队走入殿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们一起行礼。
顾瑶抬手,回了两个字:“平身。”
待众人起身后,顾瑶开门见山的说道:“诸位爱卿,今日咱们就议一件事,关于澄县暴乱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