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杰明白了,弘治皇帝并不是真的因为自己立了大功,而将公主下嫁。而是阴差阳错,这其中竟然有这许多缘由。
因为心疼女儿,弘治皇帝不想让公主嫁到衍圣公府。可是衍圣公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尊崇,弘治皇帝也不好明面上拒绝。
朱世杰的出现,给了弘治皇帝最好的借口。他可以说朱世杰已经跟朕提亲,一女不能嫁二夫。朕,只能将女儿嫁给朱世杰这小子了。
弘治皇帝虽然对朱世杰是颇为欣赏,可朱世杰身上那种桀骜不驯离经叛道的张扬性格,毕竟不够稳重。若不是形势所逼,弘治皇帝绝不会这么轻易就答应的。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件好事。
萧敬微笑着看着他:“世杰啊,你这个皮猴子还真是走运的紧。公主与你的婚事,而今看来当真是天意。圣上依然应允,你知道么,皇后娘娘对你的婚事,也是颇为期许的。”
朱世杰一愣,他怎么都没有想到一向反感自己的张皇后,居然能够同意了这门婚事。
“那、那太子那边...”这才是朱世杰最担心的。
“太子好玩,你无需理会。过些日子他自然就消了气,消了气他依然还把你当知己。孩子你记住了,对于太子你不能走的太近,也不能疏远。时刻谨记,君臣之道,你可明白。”
朱世杰点点头:“我明白了萧公公,谢谢你。”
朱世杰平生没有感谢过什么人,这个萧敬待自己当真是情若父子。朱世杰的父母如今早已去世,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兄长朱辅又在遥远的南京城。
在这里,萧敬更像是自己的一个长辈,对自己,更是无微不至的关爱。
萧敬欣慰的看着他:“好孩子,你将来,必成大器。不过我还是要送你一句话,戒骄戒躁。”
像是朱世杰这个年纪,小小年纪便立下了这许多功劳,萧敬和弘治皇帝他们最怕的就是他会膨胀自满。
少年人心性,我们都曾年少过。朱世杰确实也是自我膨胀过,听闻萧敬的劝诫,朱世杰深深地施了一礼:“多谢萧公公提醒,我记住了。只是,这有时候人在江湖,实则身不由己。”
这一点萧敬是感同身受,他点了点头:“以后若是遇到什么难处,但管言语一声。”
朱世杰心中一宽,作为弘治皇帝的贴身太监大内总管秉笔太监的萧敬。有他的这番话,朱世杰心里有底多了。
“以后,自少不了麻烦萧公公您的。”朱世杰恬不知耻的说道。
萧敬有些后悔的轻咳了几声:“罢了,时辰不早了,咱家也该早些回宫了,你好自为之吧。”
经过这次谈话之后,没多久。谁能想到,刚回京城安稳了不久的朱世杰,立刻又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果真如萧敬说的那样,不出三天,朱厚照主动找上门来了。
毕竟身为一个堂堂的太子,身边的朋友是不多的。刘瑾这种马屁之徒,朱厚照也深知他们的嘴脸。只有和朱世杰在一起,比较有趣。
“朱世杰,朱世杰你个王八蛋,给本宫滚出来!”大清早的,朱厚照便溜出了宫门,来到了朱世杰的府邸。
太子亲临,家丁们谁敢阻拦。他们甚至于还没有来得及禀报。朱厚照便直闯了进去。
‘吱呀’一声,府门缓缓打开。
朱世杰伸了个懒腰,睡眼惺忪的走了出来:“太子殿下,你嚷嚷个甚。”
朱厚照指着他,一时间又找不出发作的理由:“本宫看你不顺眼,就想骂你一顿,你能怎地。”
朱世杰轻声一笑:“骂吧骂吧,您是太子殿下,骂臣一句臣只能受着。只不过,这西山玻璃厂上个月份刚刚结算的利润...”
一听这个,朱厚照的眼睛立刻就直了:“世杰老兄,有多少?”
前一秒还是怒气冲冲的朱厚照,立刻就变了一幅脸色。他笑眯眯的看着朱世杰,满脸兴奋。
“被太子你这么一骂,我突然记不起来了。”朱世杰打了个哈欠说道。
“是是是,本宫不是个东西。本宫才是王八蛋,你说,本宫这次能分多少?”面对钱财的诱惑,朱厚照登时迷失了自我。
朱世杰就像是一个土财主,他斜着眼睛看了朱厚照一眼。可怜的朱厚照,就像是给地主家打工的长工,在等着地主给自己结算工钱。
西山玻璃厂名义上是朱世杰的,毕竟以太子的身份也不便参与其中。朱厚照只是背后的股份,玻璃厂实际控制权在朱世杰手里。
朱世杰招了招手:“德旺,刘德旺!那算盘来。”
大腹便便的管家刘德旺,一手提着算盘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少爷,您的算盘。”
朱世杰取过算盘,像模像样的噼里啪啦的算了一阵,然后一脸的神秘:“哎呀,经营不善,亏了。”
朱厚照一愣:“放屁,本宫早就知道西山那边车水马龙。订单都排到了下半年,你告诉我亏了?”
朱世杰认真的点点头:“亏了,巨亏。”
“亏在哪里了,那个奸商想独吞不成。”朱厚照骂骂咧咧。
“太子殿下您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咱们西山扩建作坊不花钱啊。这地皮、人工、厂房等等不都是钱啊。这些还好说,咱们给皇宫安装的那些玻璃,那可都是免费的。皇宫有多大,太子殿下您可比臣清楚吧。再加上安装的人工成本,殿下您好好想想,这还能剩下几个钱。”
在这方面,朱厚照绝对算得上是个棒槌了。他竟然信了朱世杰的鬼话,不由得挠了挠头:“那可咋整,不知这些亏空多久能填补上。”
朱世杰哈哈一笑:“臣跟殿下说笑呢,臣做生意哪有亏空一说。不多不多,上个月除去成本开支,还剩下五万多两吧。”
朱厚照倒吸一口凉气:“你、你说多少?”
“五万两,还是殿下您一个人的。一共是十万三千二百多两银子,那三千多两用来上下打点。剩下十万两,咱俩二一添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