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要钱的时候,朱厚照绝不谈感情。听儿子说起一副眼镜八百两银子的时候,弘治皇帝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什么,八百两银子,一副眼镜?”
朱厚照点了点头:“八百两,成本价我们是一文钱都不赚的。市面上,最少一千五百两一幅。”
弘治皇帝对于玻璃的制造工艺是一窍不通,他皱了皱眉头:“一副眼镜,造价竟如此之高么。”
“可不是么,首先要用人力将西山的石炭开采出来。然后用骡马运输到玻璃作坊,然后再把石英砂、石灰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加进去。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熔炉锻造,成品之后再经过工匠精雕细琢。耗时耗力不说,还不容易制作成功。各项成本的计算,八百两还只是保守数字。儿臣和朱世杰心想,朝中的百官们为朝廷日夜操劳。且家资不多,能尽量价格低一些就低一些罢。”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倒是难为你们了。”
“不难为不难为,朱世杰的西山作坊周转困难。只要这些玻璃眼镜,你们采购之后别拖欠货钱就成。”此时的朱厚照,简直就是良心卖家。
弘治皇帝信了,不但相信了。还下令,让内帑拿出一些银子来补贴大臣。
“诸位臣子的俸禄不多,八百两银子,怕是难以承受。这样吧,让内帑那些银子出来,这钱由朕给出了。就当是,朕为臣子们的一番心意。萧敬,此事由你去办吧。”
内帑,皇帝的小金库。或者说是国库也行,总之这钱由朝廷给出了。
萧敬施了一礼:“奴婢稍后去办。”
朱厚照没有丝毫的愧疚之情,赚钱嘛对他来说不寒碜。只要是能够捞到钱,对他来说这些都不重要。
弘治皇帝其实知道国库里没有多少钱,毕竟资金紧张。可是,他还是决定拿出一部分钱来购买西山的眼镜。
朝中的百官们,哪一个不是两鬓斑白。这些朝臣,一多半都是老花眼,只是或轻或重而已。
有了这些眼镜,这些臣子们再也不必将公文放到自己的眼睛上面,就跟抓瞎一样了。
并不是说有多夸张,而是实实在在各部发生的事。尤其是阴雨天气,或者说傍晚时分。六部官员的办公衙门,大多数都是没有安装西山玻璃窗户的。
说白了就是两个字,没钱。
朝廷没有钱给六部衙门的门窗都按上玻璃,西山玻璃厂再赚钱。在这个时代的玻璃也无法做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此时的西山玻璃生产力已经达到极限了。
要知道这可是整个大明天下的空白市场,玻璃价格再高也是供不应求的局面,此外还有许多玻璃制品南下远洋出口贸易。
寻常百姓们依旧是用不起玻璃制品,朱世杰可以给皇宫大内免费更换玻璃门窗。可是六部衙门,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六部衙门办公地点还是老旧的纸窗,关上门窗的时候屋内的光线并不明亮。
上过年纪的人都知道,在农村之前依旧还保留着纸糊的窗户。泥巴屋檐下是低矮的稻草茅屋,屋子里就是这种昏暗无光的状态。
虽然六部衙门不至于如此夸张,然这些官员们的办公地点依旧并不敞亮。尤其是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官员,极其的不友好。
弘治皇帝此举,也是为了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
朝廷,一口气采购了二百多副眼镜。
二百六十多副眼镜,足足的二十多万两银子。朱厚照这样,还勉为其难的打了个折扣,说是给二十万两就行了。
二百六十副眼镜,就敢问朝廷要二十万两银子。朱世杰,可以说是狮子大开口了。
虽然如今的国力稍微好了点,国库的税收也多了起来。可庞大的国家,需要运转。
这二十万两,可以说是弘治皇帝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若是各地的百姓有个天灾人祸啥的,朝廷还得赈灾。就算是赈灾,也花不了这么多钱。
虽说朝廷不至于为了这区区二十万两银子伤筋动骨,可也算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朱厚照不觉得这有什么错,他甚至高兴的找到朱世杰,炫耀了起来。
这日一大早,朱厚照便早早的起来了,然后便急不可耐的,给了哈欠连连的刘瑾一个大嘴巴子:“刘伴伴,赶紧收拾收拾,随我出宫。”
正在迷迷瞪瞪的刘瑾,被朱厚照这一个大嘴巴子竟然扇醒了。精神抖擞的刘瑾,慌忙问道:“太子殿下,咱们去哪儿?”
其实刘瑾这是明知故问了,他知道朱厚照出宫的第一目的地就是朱世杰的府邸。
可朱世杰这三个字,似乎对刘瑾有着天然的魔力一般。每每听到朱世杰,刘瑾总觉得后背发麻。他实在,不想和这个人有所交集。
奈何太子就是和这个人走得近,要命的是朱世杰将来那就是朝廷的驸马都尉。横看竖看,他刘瑾都不是朱世杰的对手。
“去朱世杰府上,废他娘的什么话,赶紧准备!”
在咸阳宫的时候,朱厚照还是比较放松的。至少,他偶尔蹦出个脏话来,不会有太监记录在册。
不像是弘治皇帝这般,别看弘治皇帝是九五之尊。实际上,作为一个皇帝是没有丝毫的隐私性可言的。
弘治皇帝的身边,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跟着人。他什么时候起床,做过什么。曾经去过哪里,说过什么话。干过什么事,甚至于几点如厕,如厕的时候做过什么,这些都是由内宫太监,一一详细记录在册的。
当年弘治皇帝的老爹朱见深,就是在皇宫闲逛的时候,遇到了弘治皇帝的生母。然后,临幸了她。
纪氏被临幸之后,并没有飞上枝头变凤凰。他并没有被朱见深册封,而朱见深也没有提及此事,似乎是个没事人一般。
直到纪氏怀孕,纪氏也依旧是皇宫大内一名普通的宫女。只是后来弘治皇帝长大了,此事朱见深才知晓。
而朱见深临幸纪氏的时间地点,都被当时的随身太监,一一详细记录在内宫档案。这也是,弘治皇帝名正言顺成为了储君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