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一滴雨水从厚厚的云层落下,穿过重重空间,坠落在泥泞的地上,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已经是暴雨后的最后一滴雨水了。

“快点,赶路,赶路!”

“不要掉队了!”

“驾!”

……

在云层下,一条黑色的钢铁洪流在大地上蜿蜒前行。在这股黑色洪流之中,一根根黑色的宝纛旗笔直向天,上面的“唐”字醒目无比。从昨天入夜时候脱离战斗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夜一天了。

近十万数的安南都护军不眠不休,一直在持续的赶路之中。尽管每一个人都已经很疲惫了,甚至连战马都喘着粗气,但是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更没有人抱怨过一声。

这一次,众人是在和时间赛跑,而争取的就是自己那一丝活命的机会。

“大人,我们这到底是去哪里?”

茫茫的行军队伍中,徐世平和许安纯一左一右,陪伴在王冲的身旁,忍不住开口道。

从昨天到现在,行军就一直没有结束过。不过,两人发现,王冲行军的路线并不是朝准一个方向的。军队最开始的时候是向着东北逃离的路线,这个是完全没有错的。但是后来就完全不是如此了。

慢慢的,就算军中反应最迟钝的将领也反应过来,王冲的行军路线完全不是北归的方向。

但是王冲不说,谁也不能去问。

即便大军中地位最高的王严和鲜于仲通,也默认了王冲的举动。整个过程中,两个人谁都没有过问一句。

“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王冲淡淡道,目光望着前方,并没有直接回答。

那场短促的战争暂时结束了,乌蒙联军也已经被甩到身后看不见踪影。但是王冲虽然表面平静,但是心中的焦虑却是一点也没有减少。安南都护军中有太多的步卒了,而战马的数量则严重不足。

虽然他已经极力变幻行动,迷惑蒙乌联军的目标。但是也仅仅只能迷惑他们一会儿。以乌斯藏铁骑的行军速度,很快就会追上来的。所以那种如芒在背,附骨之蛆一般的感觉始终充斥在王冲心中。

不止是王冲,事实上,这种焦虑和不安也笼罩着整个大军。

“许绮琴,接下来,我和这十万人马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你的了!”

看着头顶盘旋不散的乌云,王冲脑海中闪过阵阵念头。

战争还远没有开始,昨夜的战斗虽然出现火树归藏这种帝国大将级别的强者,但是仅仅是一场短促的遭遇战而已。大钦若赞没有出现,阁罗凤没有出现,和火树归藏同一级别,智勇双全的蒙舍诏大将段葛全和他手下的三十万的大军没有出现,更别说,还有其他的七万乌斯藏大军在后方并没有驰援过来。

安南都护军和蒙乌联军的大决战还远没有到来。

但是这一场大决战已经不远了!

虽然已经安排了许绮琴,做下种种安排,但是对这一招到底有没有发挥效用,王冲心中完全没底。

“公子,到了!”

就在怔怔出神的时候,一阵声音突然从耳边传来,老鹰骑着一匹青骢马,肩上栖着一只巨鹰,突然开口道。

王冲心中一动,睁开眼来,顺着老鹰的目光看去,只见地平线处,云气滚滚,在天空滚滚的乌云底下,一座高耸的山峰矗立在大地上,看起来巍峨雄壮,气势磅礴。看到这座山峰,王冲猛的吸了一口气,回过神来。

“全军全速前进,谁也不许停留,违者军法处置!”

声音隆隆,还在虚空回荡,王冲一夹马腹,已经人马合一,率先往前冲去。在他身后,十万大军就像受到什么剌激一样,突然之间滚滚如潮,加速往前冲去。

……

山峰巍然,在距离山脚还有数十丈的山道旁,竖着一条栓马石,旁边一块石碑孑然独立,显出一股无尽苍凉的味道。

王冲策马走过,望着那块道旁的石碑,眼神中露出复杂的神色。

“这是什么?”

一个好奇的声音从身边传来,老鹰、陈叔孙、徐世平、许安纯,还有其他将领纷纷从后方策马赶了过来。这种地方立着一块栓马石,显得非常怪异,再加上旁边的一块石碑,就更加的诡异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石碑上的文字奇异、扭曲,众人居然完全不认识。

【公众人号独家番外《大**神苏正臣》(下)已经上传,欢迎大家关注。加微信公众号,搜索皇甫奇即可。】

“这是一块大汉元封二年的拴马石!”

王冲看着栓马石和石碑叹息道:

“距离现在已经有近千年了!”

王冲声音一落,周围众人的神色顿时截然不同。老鹰、陈叔孙、徐世平、许安纯以及其他听到的将领,纷纷看了过来,眼中惊异不已。王冲能够判断出这是一块大汉的栓马石这并没有什么。

但是还能具体到大汉元封二年的时间,就真的让人惊讶了。

“这是汉朝的碑篆体,专门用于碑刻,一千多年了,你们不认识也很正常。”

王冲神色复杂,伸出一根手指,指着石碑,一字一句直接念出了上面的文字:

“拔胡将军郭昌,奉大汉天子武皇帝昭令,北归开滇!栓马于此,立碑为纪!”

石碑上的字迹龙飞凤舞,挥斥方遒,不经意间自然显出一股意气风发,傲视群伦的气概。

王冲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众人,最后说出了最后一句最关键的话:

“这块石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开滇令!”

“嗡!”

王冲此言一出,周围所有人都变了脸色,就连后方赶过来的鲜于仲通和王冲的父亲王严,也陡然变了脸色。

众人终于明白王冲路过这块石碑的时候,为什么神情这么沉重了。

拔胡将军郭昌,这是一个武功显赫,地位超然的“封号将军”。

尽管在后来的历史中,这个人的名字名声不彰,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南方,特别是帝国西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原因很简单,拔胡将军郭昌是中土历史上第一个打通洱海,征服六诏的存在。

大汉元封年间,拔胡将军郭昌随大将军霍去病北部大漠平定匈奴归来,挥军南下平定南粤叛乱。在北归途中,郭昌接到大汉武皇帝昭命,顺势平定云滇。在回归途中,郭昌驻首南望,立下了一块石碑,这就是有名的“汉武开滇碑”,也称“汉武开滇令”。

郭昌开滇的时候,那时候的蒙舍诏还不叫做蒙舍诏,洱海也不是洱海,而是称做古滇国。

正是在这位拔胡将军郭昌的手中,中土王朝的势力才从内陆地带,扩展到了洱海六诏。

之后的历朝历代,洱海的势力尽皆臣服中原,根源皆在于此。

可以说这位大汉时代的拔胡将军乃是真正的云滇开疆拓土第一人!

没有这位拔胡将军,大唐就不可能将自己的影响力拓展到洱海之中去。

安南都护军众人长期镇守西南,对于这位郭昌的事迹自然再熟悉不过了。想想近千年前,汉武时代,这位古代将军率领大军入滇出滇时的意气风发,所向披糜,再想想今日大军仓皇北顾,匆匆逃亡的困窘,众人心中都是沉甸甸的,羞愧无比。

“我们安南都护军身负镇守西南之责,如今不但有负皇命,反而要弃城逃跑。郭将军如果在世,恐怕会对我们深深不耻!”

鲜于仲通仰首向天,长叹一声,心中五味陈杂。

身为安南大都护,西南局势发展至此,他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如今站在先人当年立下的汉武开滇碑前,还有谁比他的心中更加难受。

中土统摄洱海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但是如今洱海要丢,而且西南也要失去,十八万安南精锐面临全军覆没的代价。身为安南大都护,这个代价鲜于仲通承受不起。

【公众人号独家番外《大**神苏正臣》(下)已经上传,欢迎大家关注。加微信公众号,搜索皇甫奇即可。】

报歉,这两天职业病又发作了,颈椎痛得要死,加上卡壳,发得晚了。过几天希望能够好点,报歉了,谢谢大家!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神医学霸暮露天机刀光如月映九州御九天苍穹仙主综武:开局觉醒复制粘贴九尽春回,十里锦绣巨门卷困龙剑名门公敌1谢先生,晚上见!从开封府磨刀人开始鸿蒙紫玉郑和下西洋沈浪苏若雪赌仙洛十三青楼颜罗录灵性剑武大师我悟了劫仙方尘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破废成才我在武侠诸天有旁白天残殇走进修仙混在皇宫假太监从见到仙人开始杨氏崛起之啃孙成仙大荒魔神录九天长生仙途:从听懂灵草说话开始纯阳少侠请开恩大道从心遮天之人王穿越修仙开局极品天灵根给不起彩礼,只好娶了魔门圣女我在修真界开旅行社亘古大帝我有一枚两界印我在江湖兴风作浪妖孽下山,无敌于世间!剑与仙路满园红袖招沈烈张静修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开局拜师三星洞痴心琴剑从炼丹术开始肝熟练度武侠世界小龙套笙歌烈酒漫长喉神诡大明
皮皮读书搜藏榜:战国武林风夜火余烬洪荒从化形开始我家凶兽超萌哒剑宗小师姐她被迫成为万人迷苏紫宸北冥渊西游:五行山下拜师孙悟空超级男神[快穿]现代修仙录杀神赘婿方尘全文免费阅读正版(修真)论女主的战逗力仙武神皇带着厨房去修仙高武:一个馒头换取了绝世神功我在长生殿试药三十年洪荒之石矶都市逆天修仙囚天争锋大仙请饶命道天传说缘回记佣兵的我却是变成银发美少年一个盗贼的自我修养魅王绝世:妖妃倾天下全师门就我一个废柴龙吟山河图从倚天开始的横推综武之从七剑传人开始混吞天地嫁给病娇王爷后我真香了梅非仙游唐斩的大麻烦天壶醉卧沙场君莫羡我在神魔世界破案洪荒之瘟疫漫天龙回九州录洪荒:开盲盒开出全套神装!综武:开局唐门传承啸天惊雷问江湖我有七个技能栏王小牛的崛起人生我的媳妇是女侠云隐惊天莲花楼长命百岁后的花花之旅沈烈张静修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我让你正义,你却捅破天!此处有长生我有一枚玄黄佩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穿越笑傲江湖开局成了一个小和尚综武:我欧阳克反派到底诗国剑踪侠影我在神捕司当差的那些年刀侠砍柴人剑耀星辰一世独尊天问九歌洪荒五行真人盛唐王爷:我的谋略冠绝古今江湖:一人一刀,杀十年人间系统要吗?来,一人一个最强系统:笑傲九霄起开,那个凤傲天是我的修仙:挂我开,副作用你扛笑傲江湖之岳不群复仇纯阳王权问剑江湖从射雕开始之此剑莫愁摆烂宋青书:坐等掌门之位天龙:我成了逍遥派小师弟雷凌擎天传说一剑浮生安福镖局之我的玉石能辨敌能寻宝张锡九莲花楼:我的爱情定居在此九天神域武当妖孽:长生修仙路倚天屠龙记前传之武当十年恩怨十年剑剑影狼魂谁主江湖云缨传正淳!对不住了天劫尽头,我即是深渊九字剑令元朝战争史穿越诸天,我的系统不对劲回到古代与太爷争夺太奶三国:我十倍体质,卞夫人麻了!玄武卫当差,我喝酒成陆地神仙一剑独尊:青儿别闹,要稳!神魔武帝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重生之宋青书综武:从西楚皇宫入江湖九洲神纹综武穿越:开局便是北冥神功逆命仙途玄幻:我靠符箓,横推万古仙秦:我靠薅诸天大帝羊毛镇压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