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陈东跟达恩教授进行了4次闭门会谈。
其实,陈东想用高薪留住达恩教授的思路,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首先,达恩教授不差钱,他在95年获得了国际电池材料协会(IbA)研究奖;
96年,获得加拿大物理学家协会赫兹伯格奖章、EcS电池部研究奖;
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地位。
而且,他在前公司还是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这种人怎么会缺钱。
其次,达恩不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实验室,实验室目前已经有十几项锂电池相关专利。
达恩带着的一些博士生,现在都是国际大公司抢手的人才。
所以,达恩教授现在更多的是求合作,能把自己从实验室研究出来的产品,应用到现实中。
很显然,远东集团并不具备这个实力,因为远东集团现在连个生产电池的工厂都没有。
不过,陈东老板对电池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让达恩教授很感兴趣,这也是他愿意跟年轻的陈老板沟通的原因。
陈东认为,未来锂电池会从电子消费品领域,向动力应用市场扩展,潜力十分巨大,比如电动机车、无人机、户外机械、机器人等等。
远东集团既涉及的产业里面,就会大量用到锂电池,而且今后也会围绕锂电进行巨大的投资。
对于陈老板的构想,达恩觉得他很有前瞻性,他更好奇的是陈东提出来的锂电池发展方向。
其实陈东还真有思路,而且是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项目,但是他这个想法,真不能随随便便抛出来。
达恩是物理学家、化学家,不是一般人,如果把创意拿走,回头拿了诺贝尔奖,自己捏不扁、打不死他,如何是好?
双方各不相让。
达恩有自己的实验室,还有自己的团队,不想来中国发展,只求合作。
陈东不想抛出自己的理念,害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纠结了三天之后,双方各退一步。
由远东集团投资,在青州设立能源电池实验室。
陈老板提出的项目,不管是不是在青州实验室研究成功的,都以这里的名义申请和注册专利。
达恩实验室与远东集团合作,且受聘为远东集团旗下电池相关产业子集团的首席科学家,每一任为期5年。
在双方达成初步愿景之后,陈东才提出了自己两个思路:【石墨烯】【磷酸铁锂电池】。
自从决定涉足电池产业以来,陈东就开始让人搜集当今世界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三元电池在91年就被发明出来了,而且达恩教授他们的团队研究的就是三元电池。
石墨烯在1948其实就已经被观测到,但被科学家认为是一种只存在理论中,无法制作高良品率的材料,进而终止了研究。
直到2004年,某大学团队偶然发现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制作石墨烯的方法,用胶带粘贴法,不断分层,利用黏性破坏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直至只有一层碳原子构成。
当然,仅仅在找到还是不够的,他们利用不同原料基底的可见度和对比度,利用光波的干涉效应,用显微镜就能有效的找到石墨烯。
石墨烯的出现,对锂电池行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提高了电池容量;
提高了电池充放电速度,等于提高了电流;
提高了锂电池使用寿命;
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个团队在201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当然,石墨烯的应用可不仅仅是电池行业,对芯片、电容、LEd、显示屏、隐形材料等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在2010年后的一段时间里,石墨烯概念在国内被炒到爆炸,连卖保温杯、卖内裤、卖姨妈巾、车珠子的都能跟石墨烯挂钩。
可惜,陈东只能照猫画虎,他对这些实验内容一窍不通,只是上辈子在石墨烯大热,全球各个国家投入上数十亿美元涉足这个产业的时候,才去研究了那么一下。
说起来,就跟鼓励郭舜昌进行心血管支架实验一样。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剩下的就看你了。】
至于磷酸铁锂电池,那陈东知道的就更少了,他也就知道这么一个概念。
对于陈东这套理论,达恩教授听的是目瞪狗呆。
从专业的角度看,陈老板描述的每个细节都是外行人说的外行话。
但从理论上讲,好像有那么点意思:比如碳原子分层;不同原材料基底;光波干涉;范德华力……
【你说不信吧,人家忽悠的有理有据。】
【你说信吧,陈老板好像连啥叫范德华力都搞不清楚。】
达恩教授是科学家,有些事要搞明白:陈老板你的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是怎么来的?
陈东也没办法解释,好在他很早以前就想好了答案:
“我得到了神的启事,而且神还特地叮嘱我,这件事必须由达恩教授负责,而且神笃定你一定会同意的,所以我才让林总裁专门到加拿大去找你。”
【我信你个鬼!】
达恩不认为中国的神,会认识远在大洋彼岸的他。
【怪不得陈老板在中国大陆这种环境下,年纪轻轻就创办了资产数十亿的企业,似乎除了神的指示之外,实在没有更好的解释。】
不管怎么说,达恩教授还是很愿意回去尝试一下陈老板提的这个方法,毕竟这个实验难度不大,如果成功的话,还真有可能成为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
双方在远东集团法务部的见证下,签署了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协议和投资备忘录。
但陈东在协议上增加了一项:达恩教授的团队在开发石墨烯的项目上,要增加一名中国人,也是开原省理工大学的教授饶大强。
陈东心中最好的人选当然是高弘毅。
但老高是微电子、无线电领域的教授,从来没涉足过锂电池领域,你让他去纯粹是折腾人,万一以后真获得了诺奖,也容易穿帮。
饶教授是理工大很踏实负责的教授,有一定水平,也是在高弘毅和罗院长等人的隆重推荐下,才被陈东选上的。
绕教授有出国交流的经历,用英文写材料都没问题,挺合适。
本来,新学期开学,绕教授不但要教本科生,还要带几个研究生,没有出国的打算。
但陈东私底下打电话告诉他:这是个获得诺奖的机会,千万别错过了。
绕教授激动的连裤衩都没换,拎着包就要走,还是被老婆喊住了:去加拿大的飞机是后天的,你走这么早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