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的随从本来只为凤瀚昭和叶维准备了两间上房,为侍卫准备的是一间大通铺。张孟心细,立刻叫随从再准备一间上房,以备不时之需。
果然,那个清清秀秀的“侍卫”没有住大通铺,而是住进了单间上房。张孟赶紧又叫人到厨房找了个帮厨的大娘到客房这边来伺候,并且嘱咐随从不得进入她的上房。
甄真看在眼里,感叹在心里,这张孟倒是个做秘书的好手,唯唯诺诺,精心细致、揣摩上级心思十分到位。
山中即使是盛夏,夜间也比较凉爽,甄真累了一天,晚饭后早早就和凤瀚昭道了晚安,径自去睡了。房间干净清爽,一夜无梦。
旗山的天亮得特别早,甄真在一阵鸟鸣声中醒来。出到房门外,大娘居然就靠在门廊的柱子睡着了,听到门响,有些惊惶地站起来,解释到:“二位公子爷和张大人聊了一宿,天快亮了才睡下。民妇这才打了个盹。您别急,这就给您打水去。”
甄真“不急”两字没说完,大娘已经转身迈着一双大脚小跑而去。
凤瀚昭他们都聊什么了?应该是作战的事宜吧。男人说起打仗,能停下来就怪了。何况这应该是凤瀚昭和叶维亲身参与的第一仗,自然非同小可。
大娘给甄真送来了一桶洗漱用水,又去拿了几块点心:“厨房正做着早饭。您要是饿了就先吃一点。”
甄真洗漱好,用了点心。便在院子里走了走。这里应该是戍边将士的营房区,院子里搭了不少晾衣服的竹竿。时间太早,还没有什么人活动。
走着走着,身后忽然有人说话:“怎么样?好看吗?”
是凤瀚昭!
“殿下!怎么起来了?那个大婶说你们聊到很晚才睡。”
“想着昨天没有陪你练功,就睡不着了,赶紧起来找你。”凤瀚昭一副催作业的表情。
“我没带家伙出来,走吧,回屋拿。”
“就在这里练吧。用树枝就好。”凤瀚昭随手折了一截树枝,去掉树叶,递给甄真。
树枝不伤人,甄真接过来,道:“我刺你,你别跑。让我看看别人来刺你,你该怎么应对。”
“好,你来!”凤瀚昭没有任何准备似的垂手站着。
甄真右手举着树枝朝他刺去。
凤瀚昭左手抬起,扣住甄真的右手腕,一推再抵住,甄真朝前的树枝变成了朝右,凤瀚昭身体向前右手握拳,朝着甄真的脸虚空的打了两下。整个过程也就一眨眼的功夫。
“看清楚了吗?你来试试。”凤瀚昭道。
甄真把树枝交给凤瀚昭,任何照着凤瀚昭的办法去做,在扣住凤瀚昭带着护腕的右手腕之后,竟然怎么使劲也推不动。而凤瀚昭捏着树枝就在她眼前晃动:“同样的招数,为什么到了你这里就不管用,因为你没有力量。所以,力量与速度,缺一不可。”说罢,胳膊上卸了劲,让甄真推开他的右臂,又得意地在他的脸上比划了两下。
甄真解气地道:“能会一些是一些,自保不足,健身还是绰绰有余的。”
两人正练得带劲得时候,忽然响起了低沉悠长得号角声,一些士兵从两边的房子里跑出来,边跑边喊:“看!狼烟!狼烟!”
旗山上的一座烽火台,此刻正冒着浓浓的黑烟,在轻风的吹拂下,缓缓飘散。
士兵们都在向一个方向奔跑。叶维听到动静,也打开房门,跑了过来。
一个传令兵朝凤瀚昭跑来,气喘吁吁地说:“殿,殿下...”
“不急,慢慢说,说清楚!”
“将,将军升帐了。请您,过去。”
“好!走吧,带路。”
三人跟着传令兵到了帅帐。张孟已是一身铠甲,全副武装。
张孟道:“殿下,这烽火是从桐林关传过来的,火里还夹杂着冲天炮,这是立即增援的信号。应该是元泰人选择了那边作为攻击方向。殿下,请您原谅,兵,卑职得带走去支援桐林关!可惜呀!咱们商量的计策用不上了。”
“那这旗山关谁来坐镇?”凤瀚昭问。
“卑职的副将,许志。”张孟指了一下身边另一个全副武装的汉子。
张孟对叶维道:“国公爷,卑职带九百人和两千民夫走,留三百人和一千民夫下来,可以给您一百人加两百民夫去做您想做的事。”
叶维抱拳道:“多谢张将军还能想得到我。”
张孟道:“卑职应该谢谢您!多亏了您昨天就来要人,还要得那么急。他们都是连夜收拾好了的。今日就能出发!兵贵神速!您和殿下都是卑职的贵人呐!”
叶维道:“大人一夜没睡,还是要保重身体。”
张孟道:“谢国公爷体恤!卑职骑马,可以在马背上打个盹。”
不到一个时辰,张孟带着集结好的人马出发了。热闹的兵营变得沉静起来。
凤瀚昭问许志:“许将军,若是元泰人同时攻打旗山关,如何是好?”
许志三十来岁,据说已经投军二十年了,他没有片刻犹豫:“首先要紧闭城门,咱们的城防是足够牢固的。元泰人要有足够的攻城器械才可能攻上城墙。卑职和兄弟们早就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人在城在!”
凤瀚昭表情淡然:“孤不要你们死,孤要你们都好好活着。”
“遵命!殿下!”
凤瀚昭问:“许将军认为元泰人真的放弃攻打旗山关了吗?”
许志道:“若非战事吃紧,桐林关是不会在烽火中放冲天炮的。元泰难道会把十万人兵分两路吗?五万人马在桐林关可占不到便宜。因为桐林关也有五万人,加上民夫,抵御五万元泰人不成问题。可是他们现在告急了,说明元泰人的攻势很强。”
凤瀚昭道:“元泰军队有十万人的说法,应该是出自他们的起兵檄文,所以是不是真的只有十万人,是值得问一问的。”
许志比张孟灵活多了,立刻顺着凤瀚昭的意思道:“如果元泰真的是兵分两路,那么他们的粮草还得像国公说的那样解决,才是最好的办法。如果要去老榆树,卑职知道一条山中捷径。”
昨日在城门楼上,叶维说出他的想法时,许志也在场,所以对叶维的想法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