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吃喝了一会,女眷们先撤了去休息,剩下岳家四人和李申之吃菜喝酒。

或许应该叫岳家五人吧,替岳家苦撑了三个月的岳雷终于被当成了一个成年人,在酒桌上担当起了服务的角色。

岳银瓶也想跟着喝酒,被岳安娘死命地拉走,不让她喝。为什么不让喝,大家只是呵呵直笑,也没人告诉她大家是担心她肚子里可能怀上的小宝宝。

良辰美景,琼浆醉人。

渐渐的,五个人眼神有些迷离,话题也渐渐变得尖锐起来。

岳云说道:“父亲,听说王贵那厮来过?”

王贵是岳家军中的二号人物,其地位仅次于岳飞,尤在张宪和岳云之上,按规矩岳云应该尊称一声王帅才对,或者直接喊王叔。

但是这位王贵也是岳飞下狱的罪魁祸首之一,在关键时刻选择了与秦桧和张俊合作,背刺岳飞,是以岳家军上下都把他当成叛徒。

岳飞点了点头,脸色看不出喜怒,淡淡地说道:“来过,是来向我请罪的。”

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岳飞就是岳家军的老虎,王贵就是那只猴子。得知老虎没有死之后,最慌的人就是称大王的猴子。

张宪朝岳云身边凑了凑,没有说话,防止岳云情绪失控暴走去寻王贵。

王贵差点害得岳飞丧命,若是让岳云遇到他,说不得要手撕了那厮。

岳飞说道:“他也是被人抓住了把柄,也没想到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

岳飞没有说他和王贵都聊了些什么,显然不想在这件事上细究。

李申之接过话头,当起了和事佬,说道:“既然王贵认了错,岳帅放他一马,也算是千金买马骨,赚一个好名声。”

原本在岳飞死后,王贵称病离军,选择了隐退,死后被追赠了节度使。现在的王贵,同样没脸在军中待下去,依然选择了隐退。只不过在隐退之前,他想求得岳飞的谅解。

岳飞能选择谅解王贵,并不是说他真的心胸有那么宽阔,而是真正背刺他的元凶,另有其人。

王俊,这个张宪的部下,作战勇猛却有爱耍小滑头,天生喜欢举报上司的家伙,才是真正背刺岳飞的人。

秦桧虚构了岳飞谋反的证据交给王俊,然后由王俊提交到中央呈请调查。

王俊想要上交举报信,必须要军中主事之人批准才行。当时的岳飞已经被调到枢密院,岳家军中主事之人是王贵和张宪,二人轮流当值。

那王俊便是选择了王贵当职的时候,在王贵的默许之下把举报信送了出去。

在审讯岳飞案的时候,张宪被打得皮开肉绽都一个字没有承认,王贵却早早地认下了口供。

细究起来,王贵犯的是“过失罪”,勉强算是情有可原。

岳飞轻轻一笑,说道:“云儿,你莫要去寻那王贵的不是,此事就此揭过。”

岳云虽然心中气不过,但到底还是军中待惯了,直把父亲的话当军令:“孩儿遵命。”

岳飞转而笑着对李申之说道:“你且不要看我们的热闹,你自己身上还有一屁股屎等着你去擦呢。”

这大吃宴的,说这么低俗的话,让李申之心情很沉重:“我做人清清白白,不可能有邋遢事儿。”

岳飞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李申之“做人清清白白”的说法,继续说道:“此事虽不是你所为,但却因你而起。你可知官家为了让你完成科举,将省试的时间提前了两个月?”

李申之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妙。

这件事的影响有多大,只要想一想高考就知道。

若是在四月一号的时候突然宣布高考要提前两个月进行,再让天下百姓知道考试的提前是因为某领导家的关系户,这人怕不是要被唾沫星子给淹死。

不知不觉间,李申之竟然成了全天下士子的仇人。

临安附近的学子们倒还不要紧,他们无非是少了两个月的复习时间。

科举考试需要的水平很高,十年寒窗能考上的都是天纵奇才,二十年寒窗、甚至三十年寒窗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只要能考中倒也堪称人杰。

绝大多数人能过一个解试,寻个文职吏员当当,就算是不错了。

短短两个月也不会有什么很大的提升,所以大家都相对还好接受。

但是对路途远的士子们就没那么友好了。

就拿李申之老家的福建来说,那里的士子们都来不及过完元宵节,刚刚大年初三就急匆匆地上路赶考。

好在官家体恤士子,专门安排了官府的漕运和驿站,帮士子们赶路,尽量保证应考尽考。

真有来不及赶考的人,官家也特许他们免解试一次。

不说别的,单就科举这件事情来说,赵官家对李申之可谓是仁至义尽,比亲爸爸都亲,一时间让李申之颇为感动。

好在他早已人情了赵构的真面目,倒也不至于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

赵构这个人,只要能帮他议和,什么要求他都可以满足你。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对李申之是昏暗的。

早上练功,下午读书,晚上还得继续操练。

也就是仗着年轻身体好,这要是换做那个三十出头的社畜,怕不是早就累死了。

好吧,他就是累死的。

等到元宵节的时候,阖府上下全都出去看花灯,只留下李申之一人在家中继续用功,他莫名地有一种喜极而泣的感觉:终于能安安静静地躺一天了。

躺平才是最美好的感觉。

正月十七,官家巡视一圈过后,临安城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临安府学也跟着开学了。

李申之一大早就赶到了府学,一则需要报到登记,二则他很关心学子们对他到底是怎样的看法。

不提前摸个底的话,他担心科举的考场上,会有人暴起而刺杀他,那可就亏死了。

世界还没有拯救,不能这么快领盒饭。

前往府学的时候,李申之带上了自家的社交神器:胡虏血加蛋糕。

在自己的金钱攻势之下,那些个没见过世面的临安学子们,还不得对自己俯首帖耳。

事实证明,李申之想多了。

即便是没有胡虏血喝蛋糕,临安的学子们照样对李申之敬爱有加。

年轻人最敬重的便是英雄,李申之就凭六部桥上的那一刀,这个老本就足以吹一辈子了。

临安府学的学正亲自会见了李申之,对这个肉眼可见的未来政治巨星,早一点结交没有坏处。

回到学舍,学子们全都挤着来看一眼李申之,这家伙身上突然多了许多传说,他们来看看李申之头上是不是长出了角,身上长出了鳞片。

哄闹了一阵,李申之心中稍稍安定下来,试探着说道:“省试还有半个月就要开始了,不知诸位同窗准备得如何了?”

杜陶心情很好,说道:“该准备的都准备了,没准备好的也不在这几天的功夫。倒是今年的科举会考什么题目,不知大伙有什么想法?”

押题,是考试之前学子们最喜欢干的事情。

科举制度虽是从隋朝建立,但真正普及开来是在宋朝。

从北宋太祖皇帝赵匡胤立国到现在小二百年的时间,科举制度已经高度成熟。

成熟的同义词就是僵化,僵化的制度之下便会具现出许许多多的规律,比如科举策论的出题规律。

于是乎,每年都有押题的人,而每年策论的题目,都与大伙押题的方向大差不差,只要认真分析,总能看出端倪。

因为策论的出题方向,往往与朝政的方向直接相关。

简言之,朝廷想干什么,策论就考什么。

按照之前的分析,科举的主题便是和议。写策论的时候,只需要把握住一个大框架,那就是在皇帝陛下的英明带领下,在秦丞相的大力支持下,朝廷通体协作,上下努力,终于与金人达成了和议的伟大成果,赢得了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我们要感谢皇帝陛下,感谢丞相,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努力奋斗,为大宋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只要框架能站住脚,方向肯定不会出问题。至于文章能写得有多出彩,那就看个人的本事了。

可是现在秦桧已经死了,李申之成了和议的关键人物。

这样一变,文章就不好写了。

难倒说和议是在赵官家跟李文林的努力之下达成的吗?李申之分量不够啊。

再说了,既然和议已经彻底落下帷幕,那么国策接下来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所有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只是短短的时间之内,谁也不敢拿出一个定论来。

毕竟是一考定终身的科举考试,大家都想钻研得更加精细一些,把题押得更准一点,让自己的胜算更高一些。

韩平是学子们的领袖,虽然被李申之在解试的时候压过了风头,但是李申之几个月都不露一次脸,被学子们视为放弃了学子领袖之位,大家依然把韩平当做领袖。

韩平当仁不让地率先发表意见:“既然和议已经达成,短时间内是不会有刀兵之祸。接下来,该当考虑如何富国强兵了。”

范成大也做同样的想法,说道:“韩兄说的是。既然和议已成,那么国泰民安便会是主基调。然而富国强兵也有许多策略可以选,笼统地说出来只是平庸之见。咱们需要猜到朝廷会选择哪些具体的举措,才能在省试的策论中脱颖而出。”

“陆兄,你如何想?”范成大说完之后,顺带请教陆游的想法。

陆游这段时间一直寄居在临安府学之中,他与范成大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两个人好得就要穿一条裤子,形影不离。

陆游说道:“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虽然和议已经达成了,咱们依然不能轻视金人的狼子野心,一定要小心防备,整备军事。”

经过李申之这么长时间的耳濡目染,陆游依然是那个愤青。

众学子里面,李申之和韩平都是明白人,范成大也颇知道些人情世故。听到陆游的话,他们无奈的相视苦笑,都觉得陆游的科举又悬了。

谁知陆游话锋一转:“但是科举么,我是不会这么写的。申之,你打算怎么写?”

“你们这么看着我干什么?”陆游一脸地无辜:“难倒不需要先考中了科举,再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吗?”

“是的!”

“应该的!”

“必须的!”

李申之,韩平,范成大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想法一致:我们就喜欢看到你不要脸的样子。

陆游不仅学会了不要脸,还学会了踢皮球,自己什么都没说,便巧妙地把话题引到了李申之身上。

天才一旦开窍,成长的速度果然恐怖。

李申之揣摩着赵构的心思,说道:“范兄说得是,国之发展纲要,无非富国和强兵耳。目前来看,强兵可以暂且搁在一旁,唯独富国有许多说道。”

话题刚说开一个头,学舍内马上变得寂静无声,众人都在等着听李申之的高论。

学子们现在对李申之奉为神明,对他的话坚信不疑。

李申之很享受这种吹牛皮被人敬仰的感觉,体内多巴胺快速分泌,大脑皮层很快兴奋起来,继续说道:“所谓富国,无非是开源节流两途。节流自不必说,官家时常以汉文帝自比,历来倡导勤俭节约。这出题的方向,必然在如何开源上面。”

所谓开源,说白了就是搞钱。

官方的说法叫发展经济,其目的是增加税收,其本质是如何搜刮财富。

说起来简单,其中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韩平微微皱眉,说道:“申之所言不差,临安的官场上也大多是这种言论。但是具体措施若何,却一直没有定论。”

说到这里,韩平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最后还是选择了沉默。

李申之正在兴奋点上,慷慨激昂地说道:“古之四民,曰士农工商。所谓发展经济,不过是发展好士农工商。咱们一条一条来说。”

做事合乎逻辑,说话条理清晰,凡事都喜欢搞个“一二三”出来,李申之的理科思维印在了骨子里,在大宋的这些文人重显得标新立异。

当然了,如果李申之没有现在的地位,那么他的这些想法就是与大宋文人“格格不入”。

殊不知李申之说了一个大雷,轰得众人外焦里嫩。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谋动天下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明末平倭录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中世纪崛起日月山河无恙战贞观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