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却说李申之怒叱学子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在临安府学之中强势为王安石平反。

痛快是痛快了,但是靖康之难总要有人来背锅。

既然你李申之给王安石平反了,你倒是说说,这个锅该由谁来背?本来让王安石来背这个锅,是多方势力权衡之后的结果,让大家都满意。既然你要换一个背锅侠,总会得罪某一方的势力,到时候看你怎么收场。

看到李申之勾起的嘴角,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想出办法来了。

“渊圣皇帝。”

李申之不怀好意地笑着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好吧,这个话题太敏感了,识趣的学子们没敢接话。

他们顶多敢拿死人来说事,让死人背锅,反正已经死去的人也没办法反驳。

可是渊圣皇帝赵桓还活着,这位现任官家的亲哥哥不仅活着,还很快就要回国来。

你让人家来背锅,到时候的打击报复可不是他们这些草根学子们能承受得起。

“今日讨论受益匪浅,在下忽然灵感所至,胸中酝酿了一篇文章,等不及要回家写下来,告个罪,先告辞了。”

“哎呀呀,我也忽然想到了一篇文章,告辞告辞。”

“这么说来,我好像也想写一篇文章,告辞告辞。”

“徐兄,你有好文章怎能不让我瞻仰一番?我去看你写文章,告辞告辞。”

“同去同去,告辞告辞。”

“……”

几个呼吸之间,学子们呼啦啦地散去了一大半。

还围在李申之身边的,都是他的死党。

韩平说道:“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这样大不敬的话也能说出口。”

“你放心,”反倒是李申之一副神色自然,安慰众人道:“我自有分寸。”

……

皇宫里,赵官家半睡在躺椅上,冯益躬身站在旁边,在赵官家身边一五一十地汇报着临安府学里的情况。

皇城司的探子遍布临安城,就连学子里面,暗探都不只李申之一个人。

临安府学之中的辩论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暗探自然会很上心。

场子还没散的时候,就有身为暗探的学子悄悄溜走,前往皇城司的秘密联络点报信。

这个消息至少值十两银子,又能买几套真题刷一刷了。

赵构听着冯益的汇报,先是眯着眼经微笑着哼小曲,然后脸色渐渐黑了下来。

再到后来气得额头青筋暴起,默默地喘着粗气。

冯益知道这是赵构动怒了,吓得没敢说话。

赵构生了一会闷气,无奈地摆了摆手,示意冯益继续说下去。

等冯益说完之后,赵构脸上乌云散去,露出了孩子般开心的笑容。

“这个李申之,当真是朕的贴心人。”赵构不吝夸赞,浑然忘记刚才自己那一副敢怒又不敢言的状态。

能把靖康之难的锅甩到宋钦宗·渊圣皇帝·赵桓身上,无疑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对朝廷来说,前朝的亡国一定要有人来背锅,不管背这个黑锅的人是谁,只要这个人够分量就行。

赵桓作为末代皇帝,分量足够。

对他老爹宋徽宗赵佶来说,当初让禅位给赵桓,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这个儿子来顶锅,并不是真的想禅位。他原本的计划中,把自己的这个儿子献祭之后,自己继续回来当皇帝。

虽然这口锅延迟了十几年才到,也算是完成了这位放荡不羁的艺术家的遗愿。

而在赵构的眼中,李申之的这口黑锅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他正发愁该怎么处置赵桓,结果李申之的一口大黑锅扣下来,赵桓就别想翻身了。

一箭好几雕。

至于如何论证北宋是亡于赵桓的,有的是文人能够补全逻辑链条。

“大郎回来之后,这渊圣皇帝就不能叫了。”赵构已经开始给赵桓安排上了,分明就是接纳了李申之的说法,说道:“就改封他为徐国公吧。”

赵构把赵桓的封地安排到了应天府,那里是古宋国的地界,按照礼制应该封赵桓为宋国公。

然而赵宋的国号就是宋,断不能给一个国公也封作宋。好在应天府东侧有一处叫徐州的地方,是古徐国的地盘,就借用一下封他为徐国公吧。

“是。”冯益应道:“臣这就去找张相公商量。”

这个张相公是张俊,暂领首相之职。

赵构抬手阻止道:“不用找张相公了,直接去找范相公吧。”

范相公就是范同,原先秦桧的狗腿子。

是金子到哪里都能闪光,范同虽然惯于溜须拍马,但自己也是有真本事,真的能解决问题的一个干将,让领导在为难的时刻能想起他。

对于范同这样的人,其实没必要一竿子打死。

范同会做什么样的事,全在于领导是什么样的人。用好了,范同同样是治世之能臣,用坏了照样能够祸国殃民。

在秦桧倒台的时候,范同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不知廉耻地最先反水,并且利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手段成功地向赵官家和李申之示好,与王次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并没有遭到清算。

在范同原本的人生轨迹中,他紧紧跟着秦桧,最后却因为能力太强而被秦桧猜忌,进而被排挤出了朝堂。

现如今秦桧死了,他反倒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也不知是不是命运跟他开的一个玩笑。

不多时,范同入内面圣,与官家敲定一些细节。

官家很满意范同的态度,说道:“范相公觉得此事可有不妥?”

领导一般说完一件事之后,总喜欢让下属在补充补充。其实就是做个姿态,并不是真要别人补充。

不过赵构这一次是真的心里有些打鼓。无缘无故地贬谪一位贵人,赵构心里终归还是有些不自信,生怕诏书下达的时候引起天下人不满。

范同略微想了想,说道:“此事的确略有不妥。”

赵构神情紧张起来,连问道:“范相公可有良策?”

“是臣唐突了!”范同看到赵构的神色紧张,仿佛自己犯了多么大的罪过一样,赶紧俯身拱手致歉,说道:“官家与李文林所言不错,只是贬为徐国公颇为不妥。”

不敢让赵官家久等,范同紧接着说道:“国公府上可以养私兵,于理不合,不如改封为郡公。”

范同的意思是国公太高了,因为国公同样有很多特权,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干脆再往下贬一贬,贬成郡公得了。

赵官家想了想,问道:“可是应天府附近,并没有合适的封地可以封郡公。”

之所以一直在应天府附近找封号,是想把赵桓给赶到应天府去。若是在别的地方找一个封号,那就不能再以“就国”的名义把赵桓赶到封地去。

范同说道:“徐州再往东是海州,海州在前朝又叫东海郡,不如改封为‘东海郡公’?”

赵构点了点头,随即眉头又皱了起来,说道:“东海郡公倒是可以,可是海州现如今在金人手中,该如何是好?”

范同得以地摸了摸胡须,说道:“那岂不是正好,让他在权且在应天府看管。”

看到赵官家紧绷的脸色,范同赶紧俯身拱手:“不知妥否,还请官家定夺。”

范同暗自在心中告诫自己:日后断不可在官家面前表现出得意的模样,今日只此一次。

赵官家面色稍缓,点头说道:“可。”

可怜还在天寒地冻的五国城里,啃着窝窝头喂猪的赵桓,自己还不知情,只是短短的半天时间,他就从渊圣皇帝变成徐国公,又成了东海郡公。

其实他也没什么好可怜的。

当年二圣回归的时候,赵桓哭着喊着想回家,只求等当一个万寿宫使(岳飞和韩世忠现在的虚职),能当一个郡公,已经算是天大的恩赐了。

只可惜赵构不论多么恨他,都不能真的给他个万寿宫使,因为那样于理不合。

他不怕得罪赵桓,他怕得罪天下的士人和临安的勋贵。

……

李申之拿着几篇文章离开了临安府学,兴高采烈地回到了自己家中。

他满脸的轻松惬意,这次科举定当是稳妥了。

科举的考题经过他们几人的分析,猜得八九不离十,无非就是围绕朝廷现在的状态、赵构的性格以及行事特点分析,预测一下赵构将来的施政方向罢了。

赵构虽然怂了点,但是对于内政方面颇为上心。

南宋时期有流民归国,赵构给他们安置了土地并且免税,等到自己去世都没有征收过这些安置流民的税。

按照宋人的习惯思维,以后的方针无非就是发展农业,发展商业,增强海外贸易,稳定国内市场几个举措。

就赵构那水平,他也想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策略。

猜中了题目,李申之提议让大家每人做一篇文章,互相交流一下。

等到大家交卷的时候,众人又互相当起了考官,对每个人的文章进行了一番点评。其中韩平的文章排第一,陆游的排第二……李申之当之无愧地倒数第一。

于是乎李申之把众人的文章全都搜了过来,号称要拿回去仔细研究一番,向众位大文豪学习学习。

有这几篇样稿在手,科举的时候一定能写出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出来。

至少二甲进士不成问题。

洗稿么,键盘侠的基本功而已。

至于会不会在考场上有雷同卷,被判定为剽窃,那是不可能的。

他剽窃的几人都是大文豪,而大文豪们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从来不会写两篇一样的文章。

别说写两篇一样的文章,就算是上下两句话里面,有一个重复的词,甚至是同一句话里有一个重复使用的字,他们都会觉得浑身难受,强迫症发作。

……

省试越来越近,一个牵动无数人的消息终于传了出来。

李光回来了。

李光被隔离了。

李光,这位已经六十三岁的老臣,因为当初与秦桧不睦,被贬谪到绍兴当知府,最近才接到官家的诏书回朝。

回朝的目的很明显,主持科举。

宋代主持科举的大臣,与现在高考的出题人一样,当题目未出之时就会被封闭管理,直到所有的考生全部考完,才能重见天日。

虽然过程辛苦了些,但是却非肱股之臣不可担任,体现着官家的极度信任。

李光就是这样一个人。

用李申之的眼光来看李光,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人,却又是一个很容易被理解的人。

李光一直支持和议,他的这种支持是从一开始就支持,所以在最开始他一直被视为秦党。

可是随着他与秦桧交往日益深入,发现了秦桧的真面目,于是直接上书指斥秦桧:“看秦桧的心意,是想堵塞蒙蔽陛下的耳目,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不可不察。”

看得很准。

惹得秦桧大怒,而李光也马上请求辞职。

这时候赵构将李光召入对话:“你昨天当面斥责秦桧,举动像古人。朕退朝后叹息,正要寄心腹于你,为什么要辞职呢?”

李光说:“臣与宰相争论,不可留任。”

于是李光去了绍兴。

看他行事前后矛盾,一会要和议,转而又与秦桧作斗争。当官家打算重用他牵制秦桧时,却选择了辞官,看似矛盾重重。

其实李光是一个重规矩、重礼数的人。

他支持和议,是因为和议是他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不是为了依附谁而支持和议。从这一点来说,在和议的道路上,他比李申之更纯粹,甚至比秦桧和赵构都更加纯粹。

他反驳秦桧,是因为发现了秦桧的真面目,内心的良知促使他必须要与邪恶作斗争。

而最终的辞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忤逆了丞相,违背了礼数,所以才辞职。

在他的价值观里面,当他弹劾了秦桧之后,官家要是同意他的看法,就应该免了秦桧的丞相之位。既然官家没有动秦桧,说明自己不该忤逆上官,于是选择了辞官。

因为他不会虚与委蛇。

赵构也是考虑了很久,才选择将李光招回来。

这是一个能让赵构百分之百放心的人,有能力,有原则,正直,忠心耿耿,支持和议,简直完美。

不得不羡慕赵构,手下人才济济,随便拿出几个来都能独当一面。有人总是说南宋缺相,其实并不是说南宋没有能人,而是南宋的历代皇帝都放着一大堆的能臣而不能好好利用。

就像北宋缺将,不是手下无将,而是自己宁愿打败仗,也不愿用手下的能将。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谋动天下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明末平倭录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中世纪崛起日月山河无恙战贞观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