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科举考完,李申之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了。

总得来说考的不错,小镇做题家的直觉告诉他,这一把稳了。

临安的学子们还没有离京,他们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在放榜之前也没什么心思殿试准备,每天都在强烈的焦虑中吃喝玩乐,依靠酒精来让自己放松。

有信心的人每天趾高气昂,感觉考得不好的人则是垂头丧气,却依然停留在临安不肯走,始终抱着一丝丝的期望。

万一走大运能考中呢?

能靠实力考中举人的,无一不是当地的佼佼者,从小就是学霸。都说科举考试是六分实力四分运气。虽然自己没有发挥好,实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但万一运气逆天呢?

谁还没个幻想不是。

学子们患得患失,冯益却忙得如火如荼。

冯益前一天与李申之沟通好,第二天便张罗了起来,很快便协调好了各方关系,将人手和原料整备齐全,开始修御街。

御街的整修工作,给临安城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不便。

修路最讨厌,这一点李申之深有体会。

不过水泥这种新鲜玩意,让大家好奇胜过了抱怨,闲暇之时纷纷在旁边观看看着禁军施工。

看来看去,有脑筋好的竟然成了行家,胆子大一些的还能指挥禁军施工,施工现场一时之间倒是其乐融融。

李申之趁此机会,抓紧机会进行水泥的配方实验,把农庄里负责水泥生产的工匠也抽调到了城里,协助禁军施工,美其名曰全力支持冯益的工作,实则是为了搜集实验数据。

这种一举两得,皆大欢喜的事情,李申之最擅长了。

按照李申之的规划,他们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粒度,不同的煅烧温度和时长,不同的原料比例,以及大开脑洞的添加剂,进行不同规格水泥的生产。

这些配方的微调并没有告诉冯益,而是由李氏农庄的工匠们暗中做下记录,等水泥完全干透之后,再收集相关的数据。

有官家出钱帮他们搞实验,这种机会难得。

当然了,不论如何调整配方,至少得保证水泥基本的质量。

要不然御街出了问题,那可是要砍头的。

水泥的铺设不仅吸引了临安居民的注意力,更是让临安城的富户们眼热不已。他们倒不是觉得水泥铺出来的路有多好,而是感觉这种新鲜玩意自己家里必须有,这是彰显身份地位的时候,与美丑无关。

就算是丑,那也是奢华的丑。

于是一时间冯益的官署门庭若市,全都是打招呼递条子,让冯益给匀一些水泥出来。

冯益每天都在巨大的煎熬之中。

他是一个天性贪财,又喜欢在人前显摆的人,手握水泥这种战略资源,如此的发财兼显摆的机会,对他产生了巨大的诱惑。

冯益花费了很大的毅力,才强忍住内心强烈的贪婪之心,没有挪出一分一毫的份额出去。

说明他对官家的忠心永远在第一位,这也是他能力不强,却始终为官家心腹的原因。

岳银瓶的亲戚走了,李申之又回到了白天练功,晚上操练的日子。

好在不用再读书,可以潜心地搞一些小发明创造。

小镇做题家也讨厌读书,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每天起早贪黑地刷题。

李申之展开的小实验很多,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还有暂时没有成功的。

比如说香水的发明就失败了。

其实也没有失败,就是制造出来的成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不论是成本还是香型,全都被临安市面上的香薰吊打。

看来古人的智慧当真不可小觑,在许多领域还是要给古人给予相当的尊重。

宋人的熏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贵有上不封顶的奢侈品,价格比黄金都要贵十倍。

但是百姓们也有自己的办法,他们用梨渣,甘蔗渣等几种寻常物品混合起来,竟然也能有不错的效果,叫作小四合香。

寒门子弟难得狂欢一次,在临安城里肆意放纵,但是官宦的子弟们就不同了,他们开始了新阶段的学习。

宋朝的学子考中进士之后,并不能直接当官,而是还要接受岗前培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朝廷的典章制度和律法。

岗前培训之后还会有一次考试,考过了才能当官。

不过这一次考试并不是选拔性的考试,而是资格性的考试,只要能达到规定的分数,就算合格。

科举是选拔性的考试,不论考了多少分,只有前百分之十才能录取。

那时候资讯还不发达,官宦子弟们利用着这样的信息差,提前进行准备,也好一举通过考试。内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

等待放榜的时间很是焦心,过得漫长而又飞快。

不知不觉间,到了张榜的日子。

李申之不能免俗,与临安学子们一同相约去看榜。他倒不是想看自己中了没有,而是考中的举人还有许多手续要办理,比如去贡院验明正身,领取殿试的号牌,重新五人结保等等,一系列手续办完,就算是走后门,大概也要半日光景。

童瑜挺着大肚子在家中修养,张葱儿在茗香苑里面准备着庆功宴,岳银瓶跟着李申之一同去看榜。

当看到榜单排名的时候,李申之的心情一下紧张了起来。

前面几个没有自己的名字。

难不成真的落榜了?

要是真落榜,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排名第一的是范成大,第二的是韩平,陆游排第三。

由于李申之改变了历史走向,原本的状元和探花都没能进入前十名,因为他们写的都是些阿谀奉承的文章。

在秦桧主政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成绩的好坏与阿谀奉承的程度呈正相关,谁的话说得越不要脸越低贱,就越能拿到好成绩。

朱熹也是在这个时期考中的科举,好在名次很低,低到卷子没有被官府收录的程度,可见朱熹还是很懂得变通,兼顾地守住了内心的底线。

只有如陆游一般的铁憨憨,才会一辈子考不中。

原本的榜眼是秦熺,秦桧倒台了,他写的那些狗屁文章自然无法入得考官之眼,直接落榜。

也不知道秦熺那个铁憨憨,是否写上了秦桧给他的科举密码。

等看到二三十名的时候,李申之才发现了自己的名字。

还不错,好歹是一个二甲进士,算是正儿八经地出身,不影响以后当宰相的资格。

心情放松之余,李申之不禁吐槽那几个大文豪。

果然他们在模拟考试的时候都留了一手。

明明自己压中了题,明明让他们每人都做了一篇文章,明明自己用高超的洗稿技术攒了一篇惊世骇俗的策论,结果还是被他们给压了下去。

看来还是不要小瞧了任何人,尤其是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人,各个都是人精。

李申之在预判他们的时候,他们同样也在预判着李申之的预判。

李申之想白嫖几篇文章,他们岂能看不到?是以在写文章的时候都留了一手,反正李申之这个土鳖也看不出来好坏。

与自己相熟的几个学子全都考中了科举,并且状元还很有可能在范成大与韩平之间产生。这两人本就是宰相之才,家世也不错,李申之的泄题不过是提前了他们的仕途而已。

在自己名字附近,还发现了一个叫“黄庭”的学子,让李申之感觉很熟悉,又很陌生。仿佛在哪里见过,却始终想不起来。

倒是陆游终于在人生的第一次科举中就考中了进士,让李申之非常高兴。

能上榜之人,百分之九十九算是锁定了进士的资格。

在接下来的殿试中,除非真的有人冒名顶替,或者有严重的君前失仪,才会被虢夺进士的资格。

贡院门口除了这些学子们,还有许多员外和管家也围在外面。

他们的到来,是为了上演一出宋朝的好戏:榜下捉婿。

但凡见到考中了进士,且年轻俊朗的人,便上前商议:老夫家中有一女,从小学习琴棋书画,知书达理,容貌上佳,愿许配与公子,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那年轻学子脸色一红,拱手道:“承蒙老丈厚爱,小生心中自然十分愿意,只是需回乡问候家中妻子是否同意。”

得,原来这人已经娶了妻子,自己闺女总不能跟去当小妾。

闹了个小笑话,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刚哄笑完,就有榜上有名的穷酸学子来到这个员外身边:“小生愿娶员外千金,只是小生家境贫寒,不知……”

那员外闻言转过头来,只看了一眼便一把拉住那个学子的手:“哎呀,公子真是一表人才。莫欺少年穷,老夫认下你这女婿了。”

不论是士子,还是员外,都只口不提入赘的事情。

在古代,入赘的人是“贱民”,当官的仕途都会受阻。那些官员富户们把女儿嫁给新科进士,是想让女儿有一个好的前途,而不会为了入赘的名声断了女婿的前程。

还有更激进的人,直接派管家和佣人将上榜的进士抗回家里,真·榜下捉婿。

不过只有大官家里或者大户人家才敢如此,不然平白得罪一位进士,无端地给自己树敌。

上榜进士里有一位叫陈诚之的人,已经五十多岁,他是原本的状元。

一个人若是不知道自己曾经可以得到什么,便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

来自福建的陈诚之考中了进士,心中满是欢喜,感觉几十年的寒窗苦读没有白费。

看完榜单之后,李申之招呼临安府学的学子们到茗香苑去庆祝,连带着本届科举的学子也都一同跟了去。

同一届中科举的人,不分年龄大小,不分高低贵贱,全都叫作“同年”,意思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同一年进入了士大夫体系,同一年获得了新的身份。

“同年”自宋朝以后,直到明清,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政治小团体。更有甚者,一年的同年和今年的主考官都会结下莫大的师生关系。

放榜之后,按说会有人组织大家一起聚个餐,互相留一个联系方式,还会出一本同年集,将每个人的籍贯,年龄信息记录下来,方便日后联络。

原本这一次聚餐要等到殿试结束,由状元发起,或者德高望重之人主持。

在一开始,这次聚餐只是临安府学学子们的一次日常活动,他们平时吃惯了李申之这个狗大户,很自然地由李申之主持这次聚餐。

更何况今天遇上了放榜这么大的日子,自然少不得一顿狂欢。

李申之中了科举,虽然名次不高,但心里也是真的高兴。

古往今来能考中科举的人犹如凤毛麟角。有宋一朝,开科录取比例算是所有封建王朝里面最多的,也不过平均每年录取一百多人,比连清北每年招生人数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可想而知其竞争的激烈性。

所有靠本事,正儿八经地考中科举的人,称一声天子骄子都不为过。

想要考中科举,除了有实力之外,多少还带一些运气因素,正是因为这一点不确定性存在,让李申之一直无法彻底放下心来。

如今尘埃落定,一颗心终于可以放回肚子里。

茗香苑内,张葱儿早已安排好了一切。

不仅酒水菜品充足,就连各大酒楼的歌舞伎们都闻风而动,纷纷前来茗香苑助阵。

有不少女伎,早在年前就跟学子们搭上了线,今天更是要前来表现一番。

若是等到日后这些中举的学子飞黄腾达,自己就算到府上当个小妾,也是不错的结局。

妓女毕竟是个青春饭,等到老了流落街头的不在少数,好多甚至都活不到五十岁。

她们能勾搭上达官贵人的几率已经非常之低,低到几乎为零。其中缘由,还要说到前朝。

大概从唐末五代时期开始,性病悄悄地在妓女和嫖客之间传播,称之为脏病。

于是乎,达官贵人们便很少再去青楼嫖妓,而是喜欢在自己家中豢养妓女。

既然是自己养,年纪大的还不行,最好是从小女孩就开始养起来,慢慢调教,那才有滋味。

小女孩们骨瘦如柴,身上一点肉都没有,便唤作“扬州瘦马”。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