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却说宋人在第一轮谈判中占尽了上风,压得金人抬不起头,着实扬眉吐气了一番。

中间休息了一天,在第二轮谈判开始的时候,就当所有人都以为宋人会依托第一轮谈判的优势之上再接再厉,一举将金人拿下之际,局面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发展。

第二轮的谈判延续了第一轮的座次。

金人脸上都是一副哀痛的神色,看上去就像要同仇敌忾,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姿态。

反观宋人这边,一个个的都是愁容满面,除了李申之与张浚。

而宋人的使者,也都隐隐之中与李申之保持了距离。

李申之要当齐王的言论,到底还是像一根刺一样,扎在了每个人的心里。

边疆大将有了自立之心,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底线。

而在李申之眼中,那些个所谓的士大夫们打仗的时候一个个龟缩在后,打完了上来摘桃子,这种大宋文人勋贵的传统艺能,同样也是李申之所不能容忍的底线。

既然大家互相都觉得对方碍眼,那就保持距离好了。

于是乎,劣势的金人一方团结一心,而优势的宋人一方却在内部出现了裂隙。

内讧,也是大怂的一项优良传统。

完颜亮与完颜宗弼先是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说道:“我们金人做事喜欢直来直去,咱们今天就来个痛快的吧。我大金交出三圣,你们宋国放了开封府里俘虏的金人。我大金交出大名府,承认你们对开封府、京兆府的占领,咱们就此罢兵,如何?”

赵鼎正要说话,李申之抢先道:“上将军痛快,那我也不磨叽了。除了以上的地盘,如果再加上济南府和太原府,我就同意。”

完颜亮再次与完颜宗弼确认了眼神,说道:“济南府可以给你们,但是太原府没得商量。如果不行,那咱们就战场上见吧。”

被逼到了绝路上的金人,终于想起了自己是打仗起的家,恢复了往日的硬气。

金人经过一夜的分析,仔细地复盘了一下宋金的应天府之战。

他们忽然间发现,李申之在应天府最擅长打防守战,而其进攻能力着实很拉胯。

岳银瓶虽然打赢了两场进攻战,一场占据了开封府,一场活捉了完颜宗弼,但全都是取巧取胜。

真要是真刀真枪地落下阵地打对攻,亦或是让宋人打一场正儿八经的攻城战,仿佛宋人并没有那样的实力。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以现有的实际占领地区作为疆界的划分,宋人并没有改变现状的能力。

金人没有能力攻宋,那么宋人同样也没有能力打下金人已经占领的地盘。

而金人之所以愿意把济南府割让出来,是因为济南府这个地方着实管不住。

济南府在名义上虽然是金人的地盘,但实际上这里的造反起义从来没有停止过。金人在济南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依然无法维持有效控制。

山东爷们儿是真汉子。

与其不停地被济南府耗血,不如直接割让给宋人拉倒。

李申之正要说话,赵鼎率先应道:“那就一言为定,咱们就互换国书用印吧。”

李申之幽怨地看了赵鼎一眼,默默地起身离席。

甫一出门,便听到了屋内此起彼伏的松气声。

金人松了一口气,宋人也松了一口气,大家尴尬地相视一笑,开始起草谈判文书,拟定具体的细节。

……

之后的日子里,李申之变得轻松起来。

任谁也没有想到,和谈的调子在短短两天时间之内便定了下来。

当宋金和谈大的框架定好,接下来的工作虽然繁琐,但是并没有什么难度。

剩下的都是简单重复体力劳动,只需要一个细致谨慎的人来把关便好。

在一天晚上,李申之百无聊赖地在家里搞起了篝火晚会,邀请了李修缘、赵不凡、赵瑗等人在家中玩耍聊天。

被邀请的人还以为李申之请他们来有什么大事,是以不敢怠慢,全都准时到达。

没想到来了之后李申之没有说一句正经事,只是自顾自地烤串给他们吃,还让他们品尝了几款新式的果汁汽水。

好吃又好喝。

然后在不经意间,李申之不小心把炉子打翻了,木炭从炉子里撒了出来,点燃了屋里的书桌,书桌上的许多文书立刻燃烧了起来。

李申之大急,跳着脚大喊道:“遭了遭了,这许多重要的文书烧了可就完蛋了。”

李申之素来冷静,今日书桌着火让他慌了手脚,众人顿时紧张起来,说明书桌上的东西的确很重要。

于是乎赵瑗与赵不凡忙手忙脚地在院子里找水桶,李修缘跑出去喊人来救火。

岳银瓶也在院子里忙活着救火,却不小心把赵瑗撞倒在地,把赵不凡手里的水桶打翻了两次,越帮越忙。

李申之在屋子里找了一根棍子想要把桌子上的文书挑开,结果越挑火越旺,竟然把窗户也给引燃了起来。

乱了一阵,李修缘终于领了十几号人冲了进来,手中提着水桶脸盆的,七手八脚终于把火给灭了。

赵不凡忙得气喘吁吁,问道:“兄弟,刚才到底是什么烧了?还能挽救不?”

李申之一巴掌拍在自己的脑门上,懊恼道:“那些全是临安府的各路贵人帮人在应天府求官的条子,小弟原本打算将这些条子好好整理一番,然后照着条子给他们任命官职,谁曾想一把火把条子全都给烧了,这可让兄弟怎么交代啊!”

一番看似悲痛的倾诉,让赵不凡和赵瑗直接愣在了当场。

赵不凡只想狠狠地扇自己两巴掌。

亏他还一直想着去灭火,还纳闷李申之怎么突然之间变得这么糊涂,竟然用木棍挑开纸堆来灭火。

那哪里是灭火,分明是嫌火烧得不够旺。

他赵不凡还一门心思地打水灭火,活该被岳银瓶那小牛犊子给撞翻在地,到现在肩膀还隐隐作痛。

饶是如此,他还得替兄弟把戏给演足,安慰李申之道:“兄弟莫慌。水火无情,乃是天灾。一把火烧了的事情,谁也没奈何,想必别人也怪罪不到你头上,要怪也只能怪他们运气不好。”

赵瑗也看懂了李申之的骚操作,假意安慰道:“不患寡而患不均是自古人之常情。既然说人情的条子烧了个干净,申之正好公平取士。既然没了这些条子,无法照顾到贵人们的子弟,那就干脆谁都不要照顾。只要没有人靠关系上位,别人也说不出个什么不是。”

李申之大喜,这二人果真是神队友,这么快就猜到了他的心思。

李申之说道:“赵家哥哥是应天府的通判,按说就有管教化之职。下官有一事想说与赵通判知道。”

赵不凡一愣,没明白李申之是什么意思,说道:“兄弟有话说便是了,怎地忽然间这么客气?”

李申之眨巴了下眼睛,说道:“好叫赵通判知道,这是应天府治下宋城知县李申之说与应天府赵通判之事。”

“哦?哦!哦……”赵不凡立刻明白了过来,说道:“李知县素来为政有道,治县有方,民望甚好,所言之事定然是金玉良言,不妨说来听听。正好建国公也在此,若是有不妥之处,正好与你把把关。”

一转眼之间,官腔拿捏得十足。

李申之正儿八经地朝着赵不凡拱了拱手,又朝着赵瑗拱了拱手,说道:“下官打算,在应天府开科取士。”

“这……”赵不凡与赵瑗面面相觑。

这事儿太大,他们还真不敢接。

开科取士历来是皇帝的事情,即便是最混乱的五代时期,科举考试也是中央朝廷才能做的事情,各地的割据军阀只能征辟幕僚。

李申之打算在应天府开科取士,莫非真的要占地为王不成?

李申之笑了笑,说道:“二位上官误会了,是下官没说明白。下官的建议,应该唤作‘开科取吏’。”

“开科取吏?”赵不凡终于赶接住这个话头了。

赵瑗也变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你且说来。”

李申之说道:“自太祖立国以来,科举便成了取士的最佳途径,此举一来给了平民出头的机会,二来为朝廷选拔了无数的人才,一举两得之策使得我朝得以昌盛至今,不覆残唐混乱短命之弊。然则虽然取士之道公平,但取吏一道却依靠官员自行征辟,此则大有弊端。”

“有何弊端?”赵瑗紧着问道。

李申之说道:“我朝任官,官员不许知任家乡。此举虽然避免了官员营私舞弊,却也使得官员在地方上没有跟脚,施政之时放不开手脚。一个县衙之中,官员不过三两人,吏员却有几十上百号,这些吏员大多来自县里豪门贵族之家,他们若是联起手来对付朝廷官员,那三两个或许还不是一条心的县官如何对付?

“即便是当地的吏员没有联合起来对付官员,仅仅是玩一手欺上瞒下的把戏,叫官员如何应付?”

给了二人一阵思考的时间,李申之将话题提到了新的高度:“二位上官可知,自古为何有皇权不下乡之说?”

赵瑗变得有些激动,说道:“申之是说,此举可以使得皇权下至乡里?”

当皇帝的,没人嫌弃自己的权力小。作为皇帝候选人的赵瑗,自然对这事很感兴趣。

李申之说道:“士大夫们为何效忠皇帝?还不是因为科举。建国公不妨想一想,自我朝开科举取士之前,有哪朝哪代的士大夫是真的效忠皇帝的?他们只效忠自己的家族。

“如今的县乡吏员也是如此,他们都是出身与县乡望门,能否在衙门里待下去,主要也得看县乡望门的脸色,所以他们又怎会效忠皇帝呢?”

李申之没有点明的是,士大夫效忠的并不是皇帝,而是以皇帝代表着的朝廷。是朝廷给了他们读书人出人头地的机会,信奉科举的朝廷让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人上人。

至于皇帝是谁,他们并不在乎。于是乎赵佶昏聩成了那副模样,依然有人为他唱赞歌,就是因为赵佶和蔡京扩大了开科取士的规模。

赵不凡明白了过来,说道:“若是选拔吏员的时候也得通过考试选拔,那么他们便会从心里去感激组织考试的人,去效忠选拔任命他们的人,去畏惧可以辞退他们的人。只要选拔考试设计得好,皇权下乡当真可行。”

赵瑗思虑了片刻,问道:“申之必是已有了良策。”

李申之回到房间之中,从烧得一团黑的书桌里打开一个抽屉,被水浇得湿漉漉的抽屉里有一个油纸封起来的信封。

李申之将信封交给了赵不凡,说道:“下官已经起草了一份完整的方案,请通判过目。若是可行,还望早日颁行为盼。”

赵不凡伸手接过湿漉漉的牛皮信封,在心中又狠狠地扇了自己两耳光。

掏出一个手帕将信封仔仔细细地擦干净,取开蜡封,从里面拿出了厚厚的一叠文书。

“这,是印刷出来的?”赵不凡不可置信地问道。

李申之说道:“为了保险起见,下官先印了一千份出来。”

“一千……”赵不凡心中的手已经打麻了。

果然这才是那个熟悉的,谨慎的李申之。

赵不凡简单地翻看了一遍,把文书递给了赵瑗,说道:“建国公你看看,我觉得写得不错,等明日我去知会了张相公,咱们就照此颁行吧。”

前前后后几十页的文书,总计好几万字,赵不凡只看了不到几秒钟便说好,鬼才信他好好看过了。

赵瑗却不敢这么马虎,拿着文书仔仔细细看了起来,这一看便是半个时辰。

看完之后,赵瑗将文书装入自己的怀里,说道:“既然申之印了这么多份,不如把这一份送与我,待我晚上回去好好看看。”

李申之拱手道:“自当如此。”

同样的文书,当晚也给张浚手中送了一份,各县的知县们同样人手一份。

李申之搞出了这么一出,其实就是想借赵不凡之手来促成这件事,这样比较合规矩。

通过考试选拔吏员,毕竟还是背靠着大宋朝廷办事,如果一开始便不合规矩,那么想要真正地推行下去,必然会阻力重重。

等到坏了规矩,惹得天怒人怨的时候,即便是别人想帮他,也无从下手。

同样的,文书没有给赵鼎一份,也是因为不合规矩。

李申之作为知县,他的上级是应天府。即便是赵鼎拿到文书,那么渠道也只能是来自于张浚。

正是这一通合乎“规矩”的操作,惹得赵鼎老大的不高兴,越看李申之越觉得不顺眼。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裂阳残血我在秦朝当神棍大秦第一熊孩子大炎帝国,吾济苍生三国之小兵传奇穿越之从逃婚开始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魂穿大唐朝激活修仙系统混大唐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蝉动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傲娇少爷要上位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大明:被迫登基锦衣当国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逆天明末三十年穿越之赵云传魂穿成苏辙老婆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农门状元谋动天下他来自秦朝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穿宋大忽悠史记大争之世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甲午崛起天唐锦绣平原大时代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明末平倭录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明末之木匠天子执手春江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大唐第一熊孩子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中世纪崛起日月山河无恙战贞观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美漫丧钟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