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很快到了腊月,天气更加的酷寒,杨河关注的军需所那边有了进展。

他需要的车床与一些零件工具已经打制出来。

此时他站在铺中,热气腾腾,火焰熊熊,一干铁匠满头大汗,正在忙忙碌碌着,寒冬腊月,在兵器铺干活还是很舒服的,当然,夏天就很遭罪了。

“丁丁当当……”

铁锤敲击的声音不断。

火器铺内,郁铁匠与他儿子郁有铁,李铁匠与他儿子李有钢,铁匠牛金锭与他儿子牛小栓,都有力在铸铁凹模上敲击着铳管,火花四溅,热气逼人。

这些老铁匠由张出逊与李天南带着,经庄内这段时间调整后,打制铳管已经不是问题。

而原流亡铁匠牛金锭声称自己擅长打制盔甲兵器,尤其善造刀剑,有着家传的手艺,不过暂时还是制造火器。

看他们干活非常卖力,显然知道新安庄就是他们的乐土,奖金制度也对他们非常有吸引力。

特别对原料杨河绝不吝啬,这些铁匠打制铳管,直接用的就是精铁。

这是非常难得的,很多卫所军器局直接发给一堆生铁,让你慢慢敲击打锻。

这是个痛苦的过程,精铁不易得,熟铁也不易。

要得到熟铁此时只有两种方法,一种炉中直接冶炼出。

一种就是所谓的铸铁柔化术,将生铁活生生锻打成熟铁。

一般来说生铁不能锻打,但老祖宗自有妙法,就是早在战国时期,就想到了解决办法:铸铁柔化术。

将生铁加温到千度以上,这时铸铁接近熔点,会软化成半固体状态,就可以锻打了。

只是这种手法非常累,要先将生铁锻打成熟铁,熟铁再锻打成精铁,也就是多炼好铁,才可以造铳。

许多鸟铳用铁四十斤,指的就是这个生铁量,用铸铁柔化术一直锻打到七八斤精铁,这当中的损耗率惊人,也累得惊人。

所以铁价相差大,生铁每斤不过银一分五厘,熟铁就要一钱三分,多炼好铁更要一钱六分六厘,当中的人工成本,都相差甚远。

庄内安乐,制度诱人,又有好料,有什么理由不卖力呢?

“丁丁当当……”

郁铁匠等人卖力干着活,个个乐呵呵的,非常享受手中工作。

看他们都用钢芯做冷骨,不断敲击着,将烧得炽热的厚实精铁料打卷成铁管,合缝处铁料会多一寸左右,敲击前铁板也是前小后大,这是因为后面膛压大的缘故。

所以铳管就是一头粗一头细,粗的做铳腹,细的做铳口,样式也为八棱型。

卷管合缝时,合缝处也会撒上白铜粉,使合缝处更为结实亲和。

看他们努力的样子,杨河满意的点头,打制认真,技艺到位,工料充足精良,这火器质量就不会有问题。

而且因为直接用精铁,一天之内,各铁匠加助手,基本每人也可以打制一到两根铳管,以后等他们徒弟学徒慢慢上手的话,还可以更多。

再经标准与测量工具的控制,他们铳管的长度、口径,质量就基本保持一致了。

而铳管粗胚打制出来后,就送到张出逊与李天南这边,钻膛与打磨,配装等。

……

摆在眼前的是两架车床,很长的卧式,大多数是厚实木料,不过槽中包铁,更耐久用。

床的一端固定着钻杆,后面是大大的摇柄,钻杆其实可以取下,要套上时,用螺栓拧紧就行。

另一端则是活动的铁木台,铳管可以固定在中间。

“开始吧!”

看了这粗糙的车床一阵,杨河吩咐道。

张出逊与李天南忙应一声,各取一根铳管固定在铁木台中间,铳管的孔洞就正对着钻杆。

然后钻杆的前端,就是苏钢的单面钻头。

张出逊与李天南二人都有些紧张,他们依杨河的吩咐,各从罐中掏出充为冷却油的菜油抺上钻头,然后张出恭与张出敬各持摇柄,摇起两架车床的钻杆来。

钻杆缓缓转动着,因涂了芝麻油作润滑油的缘故,声音还是很小的。

杨河吩咐二人要注意匀速,然后在他的指挥下,张出逊与李天南又各推活动的铁木台,将固定着的铳管缓缓移来,靠向钻头,最后钻进去,开始缓缓钻膛。

杨河要二人注意钻头情况,钻孔时由于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就算用好钢村料,这时若继续钻,也会损伤刀具。

传统的做法是等待冷却,甚至用湿布,这边就是将铳管后移,钻头露出,继续涂抺冷却油,也有些润滑油的作用。

然后继续钻,就这样不断抺冷却油,差不多三个小时左右,一根铳管就钻完了,而且质量非常完美,颇有镜面效果。

将铳管取出来观看,张出逊等人都是叹为观止,似乎跟从杨相公起,就是没完没了的惊喜。

杨河也拿起一根铳管细看,非常满意,这速度,这质量,不说在大明,就是全世界也第一了。

唯一遗憾,没有更好的钢材与冷却油,否则钻一根枪管,不需要半小时。

众人围着看,都是欣喜非常,同时李天南感觉有了这车床工具,似乎钻膛技艺要求大大下降,特别摇动钻杆,似乎……

他鼓起勇气,吞吞吐吐向杨河说,他的弟弟李天西,妹妹李竹娘,也懂一些钻膛摇柄方面的事,往常在老家时,都是二人帮忙自己,不知可不可以调来摇杆?

杨河爽快的道:“行,就让二人过来摇柄,给她们个中级技工的待遇。”

有了车床,摇动钻杆更多是助手的作用,她二人懂得这方面的事,过来摇柄没问题。

也正好将张出恭与张出敬解放出来,干别的事情。

钻完膛,下面是各种零件装配,很多要使用到螺栓等标准件,因为打制了板牙跟丝锥,这方面轻松得太多,特别质量标准如一,更让张出逊等人第一次感觉打制鸟铳如此轻松便利。

……

新安铳关键部位还有阴阳机与铜栓,这都需要老师傅精心打磨,可惜庄中铁匠太少,这是制约火器产量的重要因素。

不过每个月一百多杆产量还是有的。

这些零配件早前张出逊等人陆续有打制一些,完工的铳管都测试后,一一装配上,最后铳成。

军需所靶场上,杨河端详手中一杆新安铳,握在手中,就可以感觉那种精良。

天鹅颈样式的铳托,利于握持与贴腮瞄准,火绳装在火绳仓内,不再碍手碍脚,自动开合的火门装置,不怕大风吹散引药。

铳身铳托涂了生漆,光泽良好,各部件统一的标准,基本公差极小,打磨得非常光滑,一看就是精工大气之作。

后面还有铜栓,一样塞合紧密,推拉自如。

“不错。”

杨河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没有具体测试过,但手中的火器,射击寿命超过四千发是肯定的。

特别现在口径标准如一,质量几乎一致,每杆铳的膛压都一样,就可以使用定装纸筒弹药了,以后这后勤的复杂度,更大大降低。

一切都很完美,唯一的弊端,太贵。

粗粗估计,打制一杆新安铳,成本要八到十两银子左右。

这个成本会吓跑一大批人,但杨河却认为非常值得。

他不是那些鼠目寸光的官员与军阀,他八到十两银子的新安铳寿命超过四千发,士兵们在战场上也打得放心,用得安心,最大程度发挥火器的威力。

而很多官兵使用的鸟铳,成本二两三钱,便宜,然寿命只有三十发,还动不动就炸膛,士兵用得提心吊胆,基本不用,使文明的力量成为空废。

区区五倍的成本,之间却是一百多倍的质量差距,傻子才用二两三钱的货。

“以后新安铳,将威震天下!”

杨河满意的想着,呛啷一声,拉开了手中的铜栓。(未完待续。)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美漫丧钟斗魄星辰穿越从开荒开始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我不是佞臣啊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征伐天下逆水行周内铁血中唐女帝太监最风流霸仙绝杀红缎军的征途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奸臣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三国之无赖兵王明贼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吾乃世家子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官居一品革清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穿越宁采臣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烟火大唐开元内卫抗命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九霄魂录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纨绔世子的一生烛影迷局皇子无双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大明伪君子稗宋反骨仔合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