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周柄文夜访名士
周柄文不明白,眼前宏伟浩大的工程,古人是如何构想出来的。
他紧紧地抓住桥沿的栏杆,伸着脖子往下瞧,看到一根根支撑桥身的横木深深地嵌在峭壁里,他想象不出,古人们到底是采取在悬崖上方吊个绳索,再在崖上凿孔支撑起横木?还是先用船在河中搭个木架,再来施工?
周柄文被先人们的勤劳勇敢、聪明智慧所折服,这也更增添了他的雄心壮志。他下定决心要在两河口拼死一搏,重新高举起革命的大旗,推翻封建的黑暗统治,还祖国一个明朗的天地。
暮色苍茫之时,周柄文依依不舍地同谢传伟、熊正勇父子回到了两河口。卫武全早就安排好了丰盛的晚宴款待他们。
席间,周柄文从卫武全的话语中得知,川北名士刘光汉先生在家守孝。他便急不可耐地要卫武全带他前往拜访。
卫武全见他猴急的样子,笑着对他说:“别急呀!让我吃完饭,把承诺送给熊大哥的礼物兑现了,再去也不迟呀!”
“不行!不行!”周柄文着急地对他说道:“饭就不吃了!送熊大哥的礼物,早一天,晚一天,也没有关系,误了与刘先生见面,可是永远也追悔莫及的大事呀!”
“他是什么人呀?看把你急的!”谢传伟晓得周柄文在省谘议局就职时,结识的达官显贵志士仁人可谓不少,却不明白,他为什么对见两河口的一个人是如此的迫切。
周柄文郑重地告诉他说:“你不知呀!这位刘先生在光绪三十三年出任过四川督军署谘议官,算来还是我的前辈呢!因为他不满意四川军阀一味依存袁世凯,欲独霸四川称王的野心,愤然辞官。
民国元年夏天,四川提督府聘请他任‘四川省政府善后事务监察委员’,负责处理前清遗事和筹建民国四川省政府事宜。因其父病故,在家守孝,还未赴任。我既然有缘在此与他晤面,何不早日相见?如果错过时机,悔之晚矣!”
谢传伟见他说得认真,也来了兴趣,连忙放下碗筷,催着卫武全,赶快带他们前去。
卫武全见他二人拜见刘光汉的心切,就说道:“等我让人安顿好熊大哥俩爷子歇息后,立马就带你们过去。”
“熊大哥也同我们一起去。”周柄文很干脆地说道。
熊正勇听了,笑着说道:“你们文人相聚,我一个粗人去干什么?在那里碍手碍脚,整得大家都不自在。”
“话可不是这样说呀!刘先生从来都是礼贤下士,他不会怠慢任何人。你去了,还有一个好处,刘先生有个与你一样的爱好,就是喜欢打猎。说不定你去了,同他谈得投缘,他还冷落我们呢!”
周柄文现在一心想着在两河口大干一场,他既想结识刘先生,又舍不得熊正勇离他而去。他想带上熊正勇父子一道去拜访刘先生,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爱好,三言两语容易把话说投机。
同时,也顺便让熊正勇父子听听刘先生的高论,或许能够让熊正勇父子安心留下来。
熊正勇是个爽快人,听周柄文让他同行,就点头说道:“好嘛,一切都听周先生安排。”
五个人踏着夜色,来到场外河边的一家农舍前,卫武全指着一套农家小院,对他们说道:“这就是刘先生的家。”
周柄文没有想到,赫赫有名的川北名士,居家竟是如此简朴:一楼一底的走马转角吊脚楼,穿榫结构的青瓦粉墙,一溜齐胸的土墙。透过院子侧房里漏出来的灯光,隐隐约约地可以看见院外栽的几丛慈竹,几株果树。环绕房屋的一条溪沟,“哗啦啦”地淌着流水,给这简朴的小院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卫武全熟门熟路地领着他们走到大门外,刘家的一个仆人听见响动,连忙提着灯笼出来过。待卫武全说明了来意,仆人就径直走进一间厢房去了。
刘光汉曾与吴玉印共过事,有同情革命倾向。他在家守孝期间,目睹了“太平大醮”的义举,对“革命党”的做法十分赞赏。他听说卫武全晚间带人登门来访,连忙叫仆人打起灯笼,出来迎接。
大家见面,一阵寒喧之后,卫武全带着他们四人,随同刘先生走进堂屋。在刘先生父亲的灵堂前,他们执晚辈礼,上香、磕头,礼毕,大家跟着刘光汉来到隔壁的客厅。
仆人献上茶来,大家用过之后,周柄文诚恳地向刘光汉拱手说道:“先生声名远播,晚生如雷贯耳,早就有心聆听先生教诲,只是晚生福薄,无缘拜见。今夜听说先生守孝在家,恐错过机缘,冒昧造访,柄文诚惶诚恐。唐突之处,还请先生恕罪。”
“先生客气了,”刘光汉客气地回答他说:“周先生大名,老夫也有所闻,今日临门,蓬荜生辉。寒舍简陋,不周之处,先生见谅。”
卫武全听到他俩都在说着客气话,就开门见山地说道:“二位先生都是太客气了。周先生今日让在下带路,拜见刘先生,望大家直截了当,不要枉费了大好时光。”
“说得好!说得好!”刘光汉听了,赞赏道:“周先生有何见教,不妨说来,让老夫也开开眼界。”
周柄文见刘先生切入了正题,大喜过望。连忙欠身说道:“晚生自参加‘革命党’以来,承蒙各位前辈开导,受益非浅。今日拜见刘先生,还望先生指点迷津。”
“周先生过谦了。”刘光汉客气地回答,又诚恳地说道:“老夫一介书生,虽然同情‘革命党’,但若要开导周先生,慧根尚浅,岂敢班门弄斧?”
周柄文没有想到,刘光汉竟然是这样的谦逊,更增添对他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