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次吴老二回来,真的算是衣锦还乡了。
从回来的那一天,就开着小汽车回来的。
当然了,这车不是从粤省一路开回来的,而是到了这边下飞机后租的一辆车。
从进村口就开始见人就停车,发烟又发糖的,架势摆的足足的。
所以这些天村里都在传,吴老二是娶了人家粤省的白富美,这是衣锦还乡了。
这小两口也确实是穿着打扮格外好,一看就是不差钱的样子,让不少村民的津津乐道。
可在家里,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打从吴老二小两口回来,就是两副面孔。
在外面就是各种吹嘘,那牛皮吹的吴大妈听着都皱眉。
回到自己家,就各种的挑剔。
嫌弃家里房子老,都盖了十来年了。
嫌弃屋里的家具简单过时。
这个小儿子是发了,但是也飘了。
一开始吴大妈还辩驳,“那房子虽然十来年了,但还好好的,也不能这就推倒了啊。再说了,你这好多年都不回家,我知道你喜欢啥样式的家具啊。过几天你们小两口去自己挑合适的不就得了。”
解释了也没用,吴老二还是挑三拣四的。
一来二去的,吴大妈也就明白对方到底啥意思了。
说出大天去,其实就一个意思,不喜欢这小山村,觉得贫穷落后又交通不便,想着还要回粤省去。
吴大妈招手喊过来大儿媳妇,“他们俩是不是开车走了?走,咱们婆媳俩去隔壁帮忙。”
“行啊,妈。”
吴家大儿媳妇是个性子软糯的,嫁进来也十来年了,跟公婆,跟自己男人都没吵过架那种的好性格。
所以这些年日子虽然不宽绰,吴大妈也没觉得日子有多难过。
结果小儿子这一回来,家里天天乌烟瘴气的,就是这大儿媳妇都堵心了好几天。
原本想着小叔子和弟妹回来了,将来两家一起住,自己得让着。
现在看,也没必要了。
这两口子住不长。
现在婆婆一喊,大儿媳妇立马就应了一声跟了上去。
至于吴家的小孙子,早就跑隔壁去了。
可惜,这一次丫丫和辰辰都没来,他只能带着小弟弟维夏玩。
一大一小差好几岁倒也能玩到一起去。
白家院子里已经忙活的热火朝天了。
董建舒要做几道菜,那必然是最后烹饪的时候才出手,前面的都是白叶他们打下手。
村里找的几位帮忙的大婶都是勤快人,甚至一听说现在是给白家庆功宴帮忙,干脆摆手说钱都不要了,就乐意帮忙。
要知道,这几年他们都是靠着白老爹帮他们直播才将嫩苞米,苞米面,地瓜干,干蘑菇啥的卖出去的。
发财不敢说,反正比来村里收货的给的多,反正家里现在是顿顿吃肉了,反正家里现在买个衣服换双新鞋,孩子要买个啥零嘴的,那是说买就买,不用算计了。
村里人淳朴,心眼也直。
你对我好,我就对你也好。
平时白家赶不上啥事,现在找她们帮忙了,那自然一个个的推着不要钱。
正经的,他们这边帮忙的自己单独做一桌,吃的可好了。
看几位大婶这样,白叶也没和她们拧着来,就先干活。
真要不要钱的话,最后分几盒菜也是一样的。
反正他们要做很多呢。
这一早上几个人就跟着忙活,白叶这边则是开始切菜剁肉的。
章独岚还想帮忙,都被白叶给安排去炖菜了。
切菜这种事情,他自己来是最省事的。
自己切两刀,趁着没人看他,一键切一波。
启齿咔嚓的就是一通忙活,比别人可干的快多了。
等那几位大婶过来一看,这菜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一个个的竖起了大拇指。
“看人家干活,就是比普通人强。”
白叶嘿嘿一笑。
骗外行罢了。
自己家这边做饭自然简单很多,尤其是这饭点从中午推到了下午四点,那时间就更宽裕了。
家里老三样,大家都爱吃的,那给整上。
他家的老扣肉,四喜丸子,还有酱肉,必须有。
不但要做,还要多做。不然就那一群小二代都不够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