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需要一支能守护我大明海岸线的海军,不再受到倭寇的侵扰。你们算过没有,这些年下来,受到的倭寇侵扰,各种损失难道不能支撑起一支海军吗?”
“眼光要放长远。”朱厚照说到激动处,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他佛郎机人为什么不远千万里之遥要来我大明通商,仅仅是为了银钱吗?”
“太宗年间设立的旧港宣慰司,满剌加,曾经我们的领土,已经被蛮夷占领了8.9年。你们可能在想,这么远的地方,天高皇帝远的,占了就占了。我大明富有4四海,无所谓!\"
‘“但他们一边要和我们通商,一边利用他们的船炮来占领我们的地盘。”
“现在是满次加,下次就勃泥,再下次就是福建对面的鸡笼,一步步的往北推进,也许要不了多长的时间,他们的船就能打到天津卫,大沽口,就能打到京师来。”
首辅杨延和终于发声,沉声问道:“陛下,这可不能胡乱臆想。他佛郎机一船才能来多少人,我大明可是有6千万子民。”
朱厚照这哪里是臆想,这是后世发生的事情。
那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也有4万万同胞的。奈何当权者太拉胯,那。。。。。。有太多太多的屈辱在,想想都觉得心痛。
“杨卿,朕从来不会怀疑自己的战略目光。只要我们不开海禁,一直这样闭关锁国,防御为主,肯定会被那些蛮夷的大炮把沿海毁于一旦。”
“6千万子民,就算你有6万万子民也是一样的,也打不过的!火炮就是能打垮所有人。”朱厚照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接着说道:“这里如果不做出一些转变,这是迟早的事情!”
“这就是陛下一定要开海禁,建立新海军的原因?”
“是的,朕要和外界接触,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其中有一些人已经知道了。佛郎机炮的厉害吧,设计有3个子铳,发射速度非常的快。我大明的火炮打一发出去,别人可以打5发甚至更加的多。”
“这是什么?这就是差距!就和我们大明的子民和鞑靼的子民比骑射,除了个别人之外,其余人只有送死的份。”
“与生俱来的的!欧罗巴那边的佛郎机等国家他们天生的就是喜欢去攻打其他国家的。”
“而我们呢,就只是喜欢种地。”
“各位,地里是刨不出金子来的!”
“火药是我们的先祖创造出来的,最开始是用来当烟花使用,还是我太祖皇帝,大规模的应用在军事上,打下了这偌大的江山。”
“可他们佛郎机人想到的就是用火药造威力更加的大炮。”
朱厚照语气低沉说了最后一句话。一时间意兴阑珊,一屁股坐回龙椅上。
思想被禁锢,不在一个层面之上,无异于对牛弹琴!
自己跟一个傻b一样的在上面表演。
下面一群傻逼在看着上面的傻b卖力的表演。
这样的表演已经有几次了,然并卵,傻逼对傻b,并没有什么用。
有那么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杨延和的面色缓和下来,虽说不知道皇帝陛下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也看不那么长远,但作为顶级知识分子,有的东西是能做一个推测的。
别人海上来,那就只能海上抵抗,甚至自己的战船打到对方的家门口。
就跟抵抗蒙古鞑靼一样,太宗能5次出兵草原,打杀的蒙古人望风而逃,边境安宁了好几十年。
现在没有相同强力的骑兵抵抗,鞑靼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朝廷也就只能修城建池来被动防御。御驾亲征居然来了个土木堡之变。
想想在西北边境一年年花的那么多银子,还真是心痛。
“开了海禁,就有了税收,有了海军就能抵抗来自于海上的侵扰。”
“陛下,这海上贸易一开,我大明就没有屏障了,海外番邦就能入我大明如无人之境。不得不防!”
杨延和虽然在内阁的几人小会议上,不得不同意杨一清说的开海禁提议。
可他骨子里还是反对开海禁的,总认为大明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只需要别人来朝贡就可以。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待蛮夷之人不要那么的友好!
“防,怎么不防?朕建的海军是摆设吗?”朱厚照的声音陡然提高了不少。
“开个海禁而已,对大家能有什么影响?”
“不懂有什么影响的,去看看前朝历史。看看南宋偏安一隅是如何还能抵抗金国那么多年的。”
周理可不在乎皇帝陛下有没有发火。南宋和金国都是被蒙古人元朝灭掉的,这和开海禁有什么关系?人家是骑马打天下的,你这是在水里游的,不能比较呀。
“陛下,且不说前朝。只说本朝三宝太监,多次下南洋,每次出去都是几万人,耗费国库巨大,还要死不少的人,带回来的收效甚微。那些前来进贡的那些小番邦,献上一点他们本地的土特产,我们的回礼可是金银,铁器。”
“臣虽然不懂怎么做生意,但也知道这事是亏大发了。人家千里迢迢的过来,总不能给太差劲的礼物。咱大明王朝可是礼仪之邦。”
朱厚照心里早就骂开了。为了所谓的面子,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白白送人家好东西,只要对方不是傻瓜,他也愿意天天来恭维你,年年来上供呀。
一船不怎么值钱的东西可以换一船金银回去。
“周理。你可知道怎么会如此吗?”
大殿里的人都把心思放在了朱厚照身上,想知道皇帝陛下是如何反驳的,关于开海和不开海,前朝也多有讨论,一致认为还是不开的好。
现在听听皇帝的说法。
“南宋朝赵官家不禁海,能收入大量的税收。有市舶司的税收,也有民间商户的税收。”
“你们要知道,打仗,就是打钱,谁的钱多,谁就能赢。如果现在朕颁布一条法令,谁杀一个鞑靼人,现场奖励一百两银子,你们想过会是什么情况吗?”
“朕想过,但是朕没有这样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