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历史介绍,毕懋康一直到 1635年,才在其《军器图说》中首次介绍了燧发枪,而且当时的燧发枪,在书中称为自生火统。
此时还相差几年,毕懋康虽然还没有成熟的想法,但是脑海中已经有了这个念头,所以听到朱由检的话后,倒不由愣住了。
但他毕竟是火器大家,听到燧发枪三个字,立刻联想到燧石,又想到了自己的想法,试探着问道。
“陛下,燧发枪是什么,可是用燧石击火的火铳?”
朱由检也反应过来,笑着说道,“毕监正,燧发枪也可以叫自生火统。”
说到这里,朱由检的语气顿了顿,又说道,“传统的火绳枪,每次发射前都需要点燃火绳,如果遇雨雪天气,便无法发射。
所以,朕想过用燧石激发火花,引燃火药,这样就可以省去火绳,哪怕是在雨雪的天气中,也不会影响发射。”
毕懋康目光一亮,“陛下,微臣也恰好有这个想法,只是还有些不太成熟。”
朱由检在后世曾经在网络上见过燧发枪,也研究过其中的原理,此时也不多说,哪个桌子上的纸笔,对着毕懋康招了招手,“毕监正你靠近一些。”
毕懋康讶然的看着朱由检,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急忙快步来到桌前。
自己只是有个想法,却还没有研究出来,难道皇上已经研究出来了吗?
想到这里,毕懋康心中既喜又忧。
他研究过燧发枪,自然知道其中的厉害,如果皇上真的研制出来,大明的战斗力立刻会上升一层,在这动荡的时刻,有了燧发枪绝对是一件喜事。
可是他又想到了天启皇帝。
天启皇帝喜好木工,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为了研究木工,天启皇帝甚至多年不上朝,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阉党祸乱朝纲。
如果朱由检喜欢研究火器,也达到了天启皇帝那种痴迷的地步,恐怕大明危险了。
朱由检也没理会毕懋康心中所想,按照脑海中的记忆,开始在纸上慢慢的化了起来。
毕懋康看到随着朱由检手中的笔在动,没多久的时间,一个火铳模样的图案便出现在了纸上。
只不过,这杆火铳和他在军中见到过的完全不同,没有引燃火绳和药池,反而在后面多了几个奇怪的东西。
朱由检放下手中的笔,仔细看了一眼,这才指着后面的物件,一一介绍。
“毕监正,你看这里是击铁,这里释放燧石地方,这里是扭簧……。”
毕懋康脑海中已经有了燧发枪的想法,此刻听到朱由检的详细介绍,已经完全沉浸在其中,脑海中早就忘了玩物丧志的想法。
良久后,毕懋康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后退一步,对着朱由检深深拱手,敬佩的说道。
“陛下,臣虽然也有燧发枪的想法,但是和陛下所画的图纸相比,简直是大巫见小巫,实在让人惭愧。”
朱由检所画出的燧发枪,是经过多年改良,研究出的最佳配置,确实当得起毕懋康一声夸奖。
朱由检摆了摆手,指着桌子上的图纸,缓缓问道,“毕监正,朕能画出图纸,但是,火器局能否造出来?”
毕懋康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虽然有些困难,但是绝对能造出来。”
听到这里,朱由检这才长舒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毕监正,既然能造出来,朕问你,如果造一万只燧发枪,需要多久的时间?”
“一万只?”
毕懋康吃了一惊,“陛下,火铳最难之处,就是枪管,一名熟练的工匠,恐怕也要打造一个月有余,才能够制作出一只合格的枪管。”
说到这里,毕懋康的语气顿了顿,在脑海中想了想,缓缓说道。
“现在火气局中能熟练制作枪管的工匠也不过300多人而已,就算每人加班做活,也要20天才能完成,但一月下来,也不过三四百多支而已,和陛下所要的一万只相差甚远。
如果想要一万支合格的火铳,恐怕至少需要 2到3年的时间。”
听闻此言,朱由检皱了皱眉头,随即摆了摆手,“毕监正,有没有办法加快速度呢?”
毕懋康苦笑着摇头,“陛下,所谓精功出细活,如果制做合格的火铳,臣所说的时间,已经是最少了。
如果时间还要缩短,恐怕火铳的质量堪忧啊!”
听到这里,朱由检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作为一个后世人,他怎么能不清楚明朝兵工厂制造的火枪大多不合格。
特别是火铳最重要的枪管,粗制滥造,缺斤短两,装备到部队后,随时都有可能炸膛。
到了后期,明军士兵手拿火铳,却不敢开枪,因为在他们心里,火铳的威胁远远大于敌人。
和敌人作战尚有活命的机会,但是火铳炸膛,却会立时毙命。
毕懋康也算是有良心了,否则大包大揽,偷工减料,不顾质量加快速度,一旦士兵拿着这样的武器去和敌人战斗,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朱由检站起身来,负手在房间里踱步,良久后,转过头看着毕懋康,缓缓说道。
“毕监正,朕准备从天京卫,珊东调工匠回京,协助制作这一批枪管。”
“另外,质量也一定要保证,绝对不能出现发射一两次之后就会炸膛的现象。”
说到这里,朱由检想起士兵开枪的时候炸膛的后果,还是有些不放心,缓缓说道。
“毕监正,你拿着图纸回去,先研究一下燧发枪的制作,等到明天,朕去一趟火器局。”
等到毕懋康带着图纸离开以后,朱由检坐在桌前,心中却在仔细搜索燧发枪的问题。
主要就是枪管!
可是一名熟练的工匠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制作一只合格的枪管,这是硬性标准,无法改变。
如果硬要赶工,恐怕要再制作一批粗制滥造的燧发枪,不但无用,还会影响军心,反而更不妙。
就在朱由检沉思的时候,门外传来王承恩的声音。
“皇爷,魏忠贤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