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大业七年冬,宁晷发兵二十万南征,在江东白衣战神庾庆之和岭南宋承欢的携手下,双方僵持数月,最终太阴大捷。
此战双方死伤虽然有限,却对整个天下大局带来不可逆的深远影响。
先是,趁大捷余威,太阴景帝李乾在登基六年后终于亲政,由此触发大业政变,在改革派庾庆之、楼熏风、崔璇龄等人的力挽狂澜下,由太后王朝歌、梁王李悝、越王李荗等人发动的政变以失败告终,以此拉开了江东废除九品中正制、打压高门士族的大幕,给太阴带来了一派生机盎然的短暂气象。
宁晷隆泰二十年冬,几乎和南征失利同时,冀州以北的北胡在奚人李智丹亲率下,奚人、室韦人寇边犯境,数万铁骑穿州越郡,直抵冀州腹地安乐。
冀州大总管晏守道向昊阳求援,萧王孙敕令中军左中郎将毛不骇领三州两万人驰援,在怀荒东、安乐西的御夷镇的冰天雪地中遭李智丹伏击,全军尽墨,震动昊阳。
与此同时,西北吐谷浑人在慕氏父子经营下一统大草原,于二十年不遇的大雪之年,挥兵南下劫掠凉西。
雍州上下一心,早有准备,在雍州都护、凉州将军独孤相亲领下,于凉西大青山小败慕容鲜卑铁骑。
是年冬,杨朝宗乘弘农号北返昊阳,与亲爹杨霸渊回合后,同返雍州。
隆泰二十一年新春,武宗萧王孙忽然暴毙于昊阳太极殿,太子萧长焱登基,改元淳佑。
淳佑元年秋,冀州晏守道会盟李智丹反攻宁晷秦、灵、夏三州,最终于淳佑二年春夺下殷州和信州一部,将战火烧至宁晷司隶州昊阳周边。
萧长焱仓皇迁都至长安。
晏守道自立为帝,尊西宁武宗,建元太平祥和。
淳佑三年春,宁晷尚书令宇文芝发动淳佑政变,怀宗萧长焱身死,宇文氏几经废立后改宁晷为东宁,宇文焕登基,建元元昼。
至此,北方宁晷萧氏覆灭,宇文氏兴起。北方再次分裂为东宁、西宁。
淳佑元年春夏,雍州尽起八万边军,与吐谷浑慕氏父子的十万联军大战于凉西至居延泽一线,惨胜!
雍州元气大伤,杨霸渊于是年冬归天。
杨朝宗正式接管雍州。
元昼三年,雍州交付独孤相,杨朝宗入京。
元昼六年,吐谷浑再次兴兵。
杨朝宗复返雍州,从此拉开雍州逐鹿天下的大幕。
元昼十一年,宇文焕宾天,杨扶摇进位太后,十二岁的宇文奕继位大统,改元鸿蒙。杨朝宗再次入京,掌西宁权柄。
鸿蒙三年,东、西宁大战于小寒山,杨朝宗大败晏守道,晏守道殁。
西宁权柄落入关海山之手。
五年间东、西宁三次大战,杨朝宗一举击杀关海山,终于一统北方。
鸿蒙十年,杨朝宗亲领二十万大军南征,一举夺取江淮二州。
鸿蒙十一年,杨朝宗废宇文奕,立靖国,改元承平。
承平七年,靖国大军攻入临安,太阴灭国。杨朝宗得大半天下,几乎一统南北。
承平十年,独孤相归天。
十年冬,中原全境除岭南外实现三百余年来的大一统。靖文帝经三十余年的南征北战,四海一统,万象朝宗。
承平二十六年冬,靖文帝杨朝宗殁,享年七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