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裹挟着硝烟掠过龟山,将武昌城墙上的魏王罗汝才的龙袍吹得猎猎作响。
这位占据湖广半壁江山的枭雄攥紧腰间镶玉虎符,目光穿透薄雾投向官军阵营——南线三万明军铠甲鲜明,竟在十倍于己的魏军面前摆出堂堂之阵,耀武扬威、
压迫感十足!
而即便是占据了如此优势的情况之下,魏军贼军居然也没有半点想要进攻的欲望,所有人都挤在城下,在与官军的阵前则是数道沟壑,而那里似乎才是双方的主要战场。
罗汝才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
其实从前一天起罗汝才便已经睡不着了。
各种不利战报不停的传来,官军主力更是势如破竹一般直接就杀入到了武昌城下,这让他很是无奈。
而水军带给罗汝才的,则是绝望。
牛金星的计谋不错,罗汝才和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可由于秦长水一事,现如今他们的战船数量少的可怜不说,剩下的这些将领对于水军作战也是一知半解,毕竟他们当初只需要听从秦长水的命令就行了。
现在秦长水不在了,水军直接崩溃。
即便罗汝才无比懊恼当初自己的那个错误决定,可是又有什么用?
当他看着城外正在忙碌的官军之时,他的脸上写满了绝望。
没错。
是绝望。
原本在他来看,自己可以说是占据了湖广长江以南大部分的区域了,而后又用了不少的时间在南岸上修筑了不少的工事。
之后又得到了革左五营的加入,在那个时候罗汝才甚至觉得他魏军的战斗力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
加上自己的水军可以将长江所阻断,这个时候只要官军敢来,他将不会有任何害怕。
他甚至觉得短时间内官军根本就不敢发动攻击。
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仅仅一个来月之后,官军便突然发动了攻击。
他引以为傲的水军和南岸防线更是败的一塌涂地,丝毫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丝的希望。
仅仅一两天的时间,官军便已经兵临武昌城下与自己对垒了起来,要知道就在武昌附近还有不少的州府在自己的控制之内,可官军似乎对于这一切完全不在乎,他们的目的现在只有一个,那就是武昌城!
看着官军还在忙碌着加固营地,这个时候原本应该是主动进攻的最好时候,可他完全没有主动进攻的胆量。
“怎么样,陈一九那边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吗?”
想到这里,他就忽然想起了让他最为气愤的秦长水来,随后扭头一问,身后的亲军统领则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闻言,罗汝才也只是冷冷一哼, 而后并没有说话,之后便开始沿着城墙仔细的观察起官军的布置来。
官军兵力不多,所以大体的防线就是扼守整个南侧一线。
并且肉眼可见的是他们的骑兵不是很多,而且还没看见什么火炮之类的重兵器,所以这个时候其实罗汝才愿意走的话成功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
可自己这一走,恐怕从今往后又将过上流亡的生活了。
并且 这一次要是走了,自己这魏王的脸面无存,威望尽失,就算不被官军围剿成功,那日后也基本没有可能东山再起了。
所以这个时候他不是不能跑,而是不敢跑!
可即便是不跑,对于迎敌,他也没有什么好的计谋,就连他的一众谋士也是一筹莫展,不过牛金星倒是在昨日官军刚刚抵达的时候提议让罗汝才率先发动进攻,至少在官军立足未稳之时发动进攻,如此一来胜算也会高上不少。
不过罗汝才依旧不敢答应。
城外,此时的邓仙芝正和白广恩,李辅明一起观察着魏军的布置来,武昌城外的敌军有十数万之多,他们分布在三处城门之外,另一处城门由于背靠长江所以并没有太多兵力。
而就在官军的不远处,这些贼军挖掘出了数条连成一线的战壕用以阻挡官军的进攻,除此之外,在前行的道路上还布置了大量的阻碍物,可明眼人一眼都看得出来这些布置极为仓促,所以想要突破的话基本没什么困难。
但是眼下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贼军,而是自家的国公爷!
因为自从昨日周建安出营探查至今都没有回营,即便邓仙芝已经派出了不少骑兵前去寻找,可到现在为止仍旧是一丝音讯都还没有。
“国公还没回来,这作战计划·····”
白广恩有些吞吞吐吐的说道,周建安出营之前便已经为他们做好了作战计划。
想要攻城,必然是少不了火炮的,可是火炮再快也要今夜才能运来,最快也要明日才能用得上。
所以在计划之中的攻击时间便是明日,但是现在周建安不在,所有人似乎都做不了主。
邓仙芝则是摇了摇头。
“大人肯定没什么事的,这会他甚至有可能去找孙督师去了,所以我觉得咱们还是按照大人的计划行事吧。”
作为曾经周建安的亲卫,他对于周建安是很了解的。
他们骑着快马,人虽然不多,但是在这平原之上就算遇到敌军了想要逃跑也是易如反掌的。
倒是周建安突发奇想打算去孙传庭那里的可能性也不低。
听他这么一说,两人也是点了点头,而后不再多说,继续观察布置了起来,只等火炮一到,明日便开始进攻。
只是在此之前,他们必须分配好各部之间的任务才是,现在周建安不在,白广恩他们可不敢托大,于是指挥权便落在了身为亲军营指挥使的邓仙芝手中了。
虽然是第一次指挥如此大规模的作战,但是经过讲武堂深造过后的邓仙芝显然没有丝毫的胆怯,布置起来也是游刃有余,听着这一系列的布置,白广恩几人更是连连点头,佩服至极。
直到黑夜,周建安也没回营,当夜,十二门重炮便先行运到了武昌城外,所有炮兵更是连夜忙碌将重炮全部架好。
只等天色一亮,光复武昌之战便缓缓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