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老师,学生没有说你的意思(3000字求订阅)
希望永远不会有人给大明修史!
当躲在大本堂窗户外的朱元璋听到这句话时,双眼冒出了前所未有的精光。
朱标的这句话,哪怕以朱元璋的定力,也不禁浑身颤抖了一下。
咱建立的大明,难道真能一直传承下去,永世不灭吗?
但朱标能如此说,无论是否能够成真,朱元璋都实在是太开心了:真不愧是我的标儿。
此刻,正觉得课堂无聊的老二朱樉在听到朱标如此说后,顿时睡意全无,激动地跳起来喊道:“大哥说得好,咱大明必将传承千秋万代!”
“放肆,课堂之上岂能大肆喧哗!”
宋濂的嘴唇肉眼可见地跳动了一下,显然怒到了极点。
我这二弟啊,还是这么容易激动!
朱标见了,心中一乐。
“手掌伸出来!”宋濂怒道,是准备教训皇子了。
朱樉倔强地说道:“老师,我哪里说错了,难道我希望大明永昌还错了!”
“还敢顶嘴,老夫规定过,上课是不得随意喧哗,你身为皇子更应该温文尔雅,有君子之风,而不像现在这样一惊一乍!”
宋濂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抓住朱樉的手掌,正欲拿起戒尺打下去。
朱标见此,突然开口道:“老师,二弟虽然在课堂喧哗,却是一片对大明的赤子之心啊,顶多让他罚站一会儿,打就不必了吧。”
标儿,说得好!也不枉咱这么悉心地培养他!
可是那宋濂,是不是有些迂腐了?
这是朱元璋第一次对宋濂这个自己亲自聘请的皇子老师产生了不满。
朱标双眼微眯了一下,然后装出迷惑的样子继续问道:“老师,可是学生我说错了?难道希望大明千秋万代不对吗?”
宋濂一时语塞,手里的戒尺停留在半空之中,怎么也无法再打下去。
“殿下,你天真了!这世上哪有永世不灭的王朝啊!”他感叹道。
孤需要你来教?
朱标嘴上却道:“老师,事在人为!伪元如此残暴不仁,国祚也有九十余年,咱大明至少是它的五倍有余。”
五倍有余,那差不多有五百年了。
两汉都才四百余年。
伱一个乞丐出生的皇帝所开创的王朝,又能有多少年的国祚。
这些前元的文人们,是心高气傲惯了,十分看不上朱元璋的出身。
“殿下,既然陛下让臣修《元史》了,那便是承认了前元为正统,你可千万别开口闭口伪元的,有失风度!”宋濂很是认真地一字一句说道,满脸都是浩然正气。
“老师,此言差矣!”朱标毫不客气地反驳道,“父皇承认伪元,一是为了安稳北方人心,二是为了继承伪元的疆域。”
你让孤别说“伪元”,孤偏偏一口一个“伪元”气死你!
宋濂是吹胡子瞪眼,想要反驳,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前元如此优待他们这些士大夫,可元朝还是亡了,这让他怎么反驳,难不成承认他们这些士大夫才是前元灭亡的真正元凶?
“大哥说得好!”
“对,伪元就是伪元,大哥没喊错!”
“大哥,弟弟支持你!”
不止是朱樉,老三朱棡,老四朱棣,老五朱橚都站起身为朱标站台。
如今来大本堂读书的皇子就他们五人。
老六朱桢如今不过五岁,虽然已经到了开蒙学习的年龄,但和前面几个大哥相差太远,是单独请先生教书的。
“你们!”宋濂气得手背青筋突出,紧紧捏着的戒尺想要打出去,却又犹豫不决。
他虽然是老师,朱标却是太子,而且对方说得有理有据,气势十足,一时之间自己竟然无法反驳,完全被对方掌握了主动。
如果是寻常学生敢如此对撞自己,不尊师重教的话,宋濂早给予严厉的惩戒了,但对方是大明太子,是国之储君,他就有点不敢了。
朱元璋虽然说过如果皇子不听话,可以动手打皇子,只要不打死就没事,然而前提是自己得讲理,出师有名。
朱标的话句句诛心,宋濂根本不敢争锋相对,他身为太子老师,总不能公然去质疑大明立国的合法性,或者公开诅咒大明的国祚不如前元。
大本堂里的气氛,一时之间陷入了尴尬之中。
宋濂回过神后,无法对朱标发火,只能将气撒在了其余几个皇子身上。
“你们几人,给我去外面罚站!”他手里的戒尺敲打在桌面上,怒不可遏地说道。
朱标目光往门口轻轻一瞥,确认老朱还在,又继续说道:“老师,这有点过分了吧。弟弟们一腔热血,你如此做等于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殿下,我是老师,学生不听话老夫自然有权惩戒他们,在课堂上大呼小叫的确有失体统。即使你是太子,也无法阻止我惩戒不听话的学生!”宋濂气呼呼地说道。
至少朱标的威慑是存在的,宋濂只敢让皇子们罚站,终究没用戒尺体罚。
此刻,宋濂心里涌现一股股悲凉的情绪。
自己从小耳提面命,悉心教导的太子,并未朝着他所期望的方向成长。
这是朱标自读书以来,第一次有了和他背道而驰的想法。
太子不愧是朱元璋的儿子,有其父必有其子。
朱樉虽然不服气,但不敢违抗老师的命令,气鼓鼓地向门口走去。
老三、老四、老五见二哥挪动了步伐,也不得不跟着出去。
大哥已经为了他们免于被打手,只是罚站的话大哥也不好说什么。
朱樉在走到门口时,突然止住了步伐,脸上露出震惊之色,口中喃喃而道:“父皇,你怎么在这里?”
朱棡、朱棣、朱橚听到后,纷纷往门外望去,只见朱元璋那高大威猛的身躯站在外面,一脸严峻。
坏了!
宋濂看到朱元璋后,也是一脸纠结之色:“陛下,您怎么来了?”
“哼,咱不来的话又怎么能知道大本堂发生的事情!”朱元璋冷冷地道。
宋濂立马跪下,可怜地说道:“陛下,臣如此做也是为了皇子们好啊。”
朱标见状悄悄地走到老朱身侧,低声道:“父皇,儿臣知道刚才说的愿望也难,但父皇让我们这些当儿子的读书,就是为了吸取历朝历代的教训,让我们大明可以千秋万代。”
“所以即使我们知道前路千难万难,我们这些朱家子孙也应该一往无前,不惧艰险!”
“好,标儿说得好!”老朱闻言后,激动地鼓掌道,“宋濂你看看,咱标儿说得多好啊!”
宋濂无奈回道:“殿下说得有道理,也希望大明能够吸取历朝历代灭亡的教训。”
“咱知道你们这些读书人还在为蒙元的灭亡难过。不过咱看见你们忠心的份上也不会责怪你们!”朱元璋因为长子的出色表现,心情十分不错,“不过蒙元已经灭亡了,也回不来了,你还是多把将心思放在怎么教导好皇子的份上。”
“教导好了皇子,就是造福天下百姓,也不枉你读一场圣贤书。”
“臣遵旨!”宋濂即使心中有异议,脸上还是恭恭敬敬地回道。
朱棣好奇地问道:“父皇让我们吸取历朝历代的教训,可每一个朝代灭亡的原因都不一样啊。”
宋濂已经站起了身子,开口道:“四殿下,其实这是大同小异的。归根结底还是奸臣当道,皇帝昏庸,民怨四起,导致了朝代更替。所以臣希望将来的大明,无论是皇帝还是亲王,都应该亲贤臣,远小人!”
原来如此,几个皇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他们还忽悠,但并不意味着朱标和朱元璋好忽悠。
老朱对于宋濂的话是认可的,因为自己便成长在这个环境当中。
不过老朱博览古书,并不是每一个朝代的灭亡原因都和元朝一样。
“标儿,你怎么看?”朱元璋故意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朱标。
朱标顿了段,回道:“父皇,还有老师,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周围的一群人顿时来了精神,准备洗耳恭听。
宋濂也微仰着头,想听听这个太子能说出什么高论来。
土地兼并的确是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在明初不明显,而在明末土地兼并的问题却成为史上最为尖锐。
朱标认为此刻并不是适宜提出土地兼并的问题。
“孤也不讲一些虚话,就讲实际点的话。毕竟只要一个脑子正常,不是神经错乱的皇帝,没人希望自己成为亡国之君,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假设朝代灭亡了,新君登基,咱们朱家子孙肯定不会留下一个活口。父皇,儿臣,还有你们这些弟弟,以及你们将来的子女,我说得对不?”
“对对对,大哥说得对!”三个弟弟立马异口同声地说得。
这三人虽然年纪还不大,但这个道理是懂得,别人可以投降,但咱们朱家子孙只有死路一条。
老朱听后,也是满意地点点头。
这话说得一点毛病没有。
朱标继续侃侃而谈:“那些勋贵可以投降,能保住性命,但爵位可能保不住了!”
“不过那些朝廷大臣就不一样了,恭迎新君,或许还能在新朝担任一官半职,位高权重!毕竟这例子古往今来比比皆是。”
“老师,你怎么脸色不好呢,学生没有说你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