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求订阅)
朱标一路行到了到了中书省,这次总算是难得没有看见胡惟庸和杨宪在争吵,里面的人看见朱标赶忙过来行礼。
朱标看出来的人越来越多了,便赶忙吩咐道:“孤是来找李相,和你们无关。你们都去忙自己的公务,不必出来见礼了。”
说完直接朝着李善长的屋子走去,就见李善长正站在门口等着朱标。
看见朱标到了,李善长笑呵呵的迎了上去:“老臣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朱标扶了一下俩人客套了几句,就进了屋内,只见桌子上摆着茶具,看来李善长刚才正悠哉地品茶。
“太子,这是新到的茶,你也品品。”
说罢,李善长立即端起茶壶给朱标泡了一杯热茶。
朱标坐下后笑道:“相国可是悠闲的很,孤为了海贸的事可是快跑断腿了。”
开海贸易是朝堂上下每一个都能获利的的大好事。
李善长是淮西人士,四面都是陆地,早年并未接触过海洋,他来到江南之地刚得知海贸巨利时,完全是一副难以置信的震惊神态。
他自己所生活的淮西地区几乎是穷得揭不开锅,而江南地区竟然是如此富裕。
开国之后,李善长也旁敲侧击地向朱元璋打听过海贸事宜,可朱元璋是绝口不提,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李善长可太了解老朱了,大致也猜到了对方心里的想法,朱重八肯定想独吞。
这一次海贸新政完全算是意外之喜,想必是太子殿下出了不少力。
李善长身为韩国公也是获益匪浅,他看朱标的目光就亲切了许多。
“殿下,这的确是老臣的疏忽了。不过殿下也看到了,无论是胡惟庸还是杨宪都是难得的干才,老臣将公务交给他们处理,也是非常放心的。”李善长是一脸笑意地说道。
朱标闻言后却暗暗摇摇头,胡惟庸杨宪,这两个人都有宰辅天下的能力,能够处理不少政务,可为李善长分担不少压力,可惜自己老爹就没有人能替他分担了,做皇帝累啊。
李善长喝了口茶水说道:“殿下,亲王已经册封结束,按照陛下的意思除殿下外最为年长的三个皇子,都得去凤阳演武,熟悉军务,将来好统率大军。”
他口里最为年长的三个,便是朱樉、朱棡、朱棣三人了。
老狐狸,孤知道伱想说什么!
“的确,弟弟们长大了,是时候独挡一面为父皇,也为孤分忧了!李相应该清楚,皇家人丁不旺,容易重蹈后周的覆辙。”朱标毫不客气地说道。
李善长的眼皮子不禁跳了跳,刚准备脱口而出的话,又咽了回去。
朝堂百官都知道,朱元璋和朱标这对父子是非常瞧不上前宋的。
不为别的,就因为你赵匡胤得国不正,欺负人家孤儿寡母。
然而前宋却是他们这些文人最为向往的时代,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
李善长正欲将这句话告诫朱标,希望这位国之储君要相信士大夫,胜过那些武将,甚至藩王。
因为藩王和武将会威胁到你的天下,但士大夫不会。
可是朱标一开口就是举后周的例子,等于把天给聊死了。
“陛下的心意是好的,太子身为长兄也非常照顾弟弟。”李善长感叹道,脸上露出动容之色,“想必假以时日,各位皇子也能成为统领一方的藩王。”
朱标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嘿嘿,李相可是话里有话。孤也熟读史书,你的担忧孤知道,何况伯温先生也说起过。”
李善长闻言,也点点头:“以伯温的智慧,能看出这一点也是情理之中。”
刘伯温这个老狐狸是明哲保身的高手,但自从他的儿子被朱标召入东宫后,心里自然会亲近朱标,说出一些内心真实的想法。
太子笼络人心的手段是厉害的。
“殿下实不相瞒,老臣曾经向陛下表达过此事的担忧,但上位心意已决,臣等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分封诸王后患无穷,不过朱元璋的意志不是别人能够扭转的,尤其是李善长,他什么时候都不会硬顶朱元璋,这也是他这个大管家能做这么久的原因。
何况以李善长的智谋,也隐约猜到了朱元璋的想法,肉要烂在锅里。
太子一脉能守住帝位固然是好,可万一守不住的话,帝位至少也还在他的子孙后代手里。
“这正常,此事孤也劝不了父皇的。”朱标是耸耸肩,不以为然地说道。
其实他从来没想在这一点上劝朱元璋,只是想着该如何解题。
这也是朱标为何将老六和老七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的原因。
李善长又道:“殿下爱护弟弟,老臣看在眼里。本朝皇子能如此兄友弟恭,是历代少有的,我们这些当臣子的也是十分欣慰。”
“李相,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别欲盖拟彰了。”朱标笑眯眯地说道,一双锐利如鹰般的眼睛,似乎能看透李善长的心思。
李善长微叹一声:“殿下首先要赐臣无罪!”
老狐狸,还给后路安排好了。
“孤应允了!”朱标点点头。
李善长缓缓开口:“殿下和兄弟之间感情深厚,将来殿下的儿女和诸位皇子的儿女感情想必也不会差,但到了殿下的孙子辈……常言道,出了五服就不是亲戚了!”
“老臣绝不是有意挑拨天家亲情,只是以史为鉴啊。”
老李啊,你还是乐观了。
其实到了孤的子女这一代,宗室之间的感情就很淡了,再过一代几本和陌生人没什么区别了。
朱标对这一切心知肚明。
“李相可知四弟一直想着要外封海外?”朱标又问道。
“如果真这样就好了。”李善长点点头,回道:“殿下,可老臣觉得这只是燕王年少冲动之言,做不得数,等到将来成年后想法或许会变也说不定。”
朱标目光一凝,脸上有阴郁之色闪过,但很快又恢复了正常。
然而李善长何许人也,这点细微变化终究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在他看来,大明国土辽阔,物产丰富,乃真正的天朝上国,那些大明亲王又怎么愿意不当一个富贵王爷,远赴蛮荒之地。
何况南非那地也太远了,殿下又何来的把握能让皇子心甘情愿前往那里。
朱标也看出了李善长的疑惑,对于这老狐狸捕捉到自己的心思也不以为然。
“此事如今下结论还早。”他笑了笑,又问道,“李相可知詹事府大学士刘通,如今在天界寺里组织修《元史》。”
“听说过!鱼罐头据说是他搞的。”李善长如实回道。
那家伙可是你的亲信啊,你将自己老师搞下去,结果让这家伙去修《元史》。
也是因为这一幕,让李善长对朱标真正重视了起来。
此子之谋略,在诸位皇子当中首当其冲。
“李相看看这个!”朱标从袖子衣兜里挑出一张纸条递给了李善长。
李善长接过纸条,目光扫视了一遍,脸色微变。
这是刘通写给朱标的一封信,上面说占城国君主制蓬峨派遣使者前往朝贡,如今正在天界寺学习礼仪。
这是所有前往大明的朝贡使者必经的一步。
太子殿下这是看上占城的土地了?
占城稻非常有名,一季三熟,在宋朝时已经传入华夏,也不是什么秘密。
信里,刘通竟然建议大明直接走海陆,出兵拿下占城,可以成为大明船只将来下西洋的中转站。
李善长慌忙地说道:“殿下,这占城可不是琉球,可没那么容易……”
朱标打断了李善长,回道:“李相,你想哪里去了,孤只是觉得占城国出使来此是想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好以后在朝贡的时候占便宜。”
“你知道的,孤是一个小气的人,不喜欢被人占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