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离郡朝会,又发生了一件注定震动天下的大事。
朝会之后,近百名离郡太守信使,背插旗帜,快马而走,将离郡太守洛川的决定昭告天下。
这个来自中洲西南边陲之地的太守,要去万里驰援东北常州。
这样的决定,也不知会引来多少唏嘘。
多少嘲笑。
朝会散去,百官拜退,洛川一个人坐在朝堂高居的宝座之上,望着殿内空荡荡的,很是出神的想了很久,才将双手用力拍在膝盖上,起身道,“走吧。”
影子点头,无声无息的跟上洛川的脚步,“信使已将你的决定传遍全城,我能够听到离城内远远近近的喧嚣,吵闹的很。”
洛川道,“上三境的耳朵就是厉害,”他回头去看影子,一笑道,“近来是读了些什么书么?”
影子竟有些羞愤似的轻轻避开眼神,“是些杂书。”
洛川退后一步与影子并行,赞道,“杂书好,杂书好啊!天天抱着修道书籍看的那些,依我看不是痴了就是傻了,既非圣贤,看杂书好。”
影子有些怪异的看着他,道,“世人求道,皆要远离红尘,偏你这般贪恋俗世,如何能成?”
“成什么?成仙么?”洛川哈哈大笑道,“若是天上仙人位不足,不如就省些苦处,做个红尘仙不也挺好?”
影子嗔道,“尽胡说,哪来的什么红尘仙。”
洛川闻言心情大好,对不知何时默默跟上来的高士贤道,“备车,去望川剑修那里。”
“是,”高士贤躬身后退,很快又重新跟了上来,不多时,便有太守车马和护卫们出现在洛川前行的宫内道路之上。
洛川和影子进入马车,一行浩浩荡荡出宫去。
一路上百姓避退,跪拜,但到了街上,便是以洛川的耳力,都能够听到不远处街巷里百姓的议论。
众说纷纭。
影子传音道,“这两年,因你做下的那些事情,你在离城百姓之中的威信是极高的,可即便如此,对于你要往东北常州驰援之事,也多有杂音。”
洛川点头,道,“我总说,百姓,其实是很简单的一群人,衣食温饱,安居乐业,如此而已,四夷入侵也好,天下大势也罢,只要火还没烧到自家眉毛,都可以不予理会,所以为上位者都需知道,民心民意不可违,但也更要明白,民心民意,不总是对的。”
他将车帘放下,不再去看窗外的离城风景,“如今这个世道有多坏,离城的百姓是看不到的,人们只会盯着眼前的苟且,承平之下,没有人会相信,有一天战火会蔓延到这里,我必须看得比所有人更远,考虑得比所有人更多,才有可能在未来,那个我能感觉到很多强者甚至至强者都在担忧的,可能更坏的时代到来之前,为离郡离人,挣下更多的底气。”
“在此之前,”洛川从车厢内的书架上取出一张卷起来的地图打开,上面正是东北常州并不详尽的地图,“我所做的事情或许不被很多人认可,但该做的,还是要做,既坐在这个位置上,就须听得了恭维,也忍得了质疑,甚至受得住谩骂,眼下种种,任它去罢。”
“谁都没办法让所有人满意,”影子道。
洛川哈哈大笑,冲影子伸出大拇指道,“瞧瞧,杂书里也能有些道理的,对吧?”
影子将头别开,不再说话。
车队前行,没用了多少时间,就抵达了望川剑修们日常居住的别院,当是早有宫廷侍者前来报过,洛川下车的时候,看到别院门前有两人等候在此,一个是他最为熟识的方脸道士常五溪,另一个也是熟人,就是曾收服了土山的老道宋归云。
“见过太守大人。”
两个道士规规矩矩的行道礼。
洛川快步过去还了个道礼,“见过两位前辈。”
常五溪避过摆手,宋归云则侧身颔首,赞道,“闭关些时日,太守大人不但伤势大好,一身气势也越发凝练,若是此时去登两年前的望川,该能在山腰寻个不错的位置。”
常五溪闻言也去看洛川的眼睛,只觉精神内敛,确实较之以往大有不同,便惊异道,“太守大人进境之神速,实在非同寻常......”
“哎,”宋归云摆手道,“如今大世,注定群星璀璨,太守大人乃是我人族之中屈指可数的身具大气运之人,每战皆有所悟,实属正常。”
洛川一边随两个道士往别院内走,一边道,“河玉城之战以后,我对战阵搏杀之术有些感悟,但要说修为精进还算不上,两位前辈这般说,让人汗颜。”
常五溪看一看宋归云,不接话了。
宋归云老神在在,轻抚胡须道,“战阵搏杀,是最能磨砺道心的,但凡心有不坚者,就易动摇,相反,心志越是坚定,道行就越能精进,这是修道之本,相对而言,搏杀之术不过小道,太守大人切不可舍本逐末。”
“受教了,”洛川点头,然后看向常五溪问道,“不知牛道长如今......?”
常五溪轻轻一叹,道,“前些时候牛师兄从百通来过一次,就醒了,只是颓丧的很,那之后避于偏室,只管修道,不再见人。”
宋归云也摇了摇头。
洛川又看向显得有些空荡的别院,问道,“诸位前辈多在静修?”
常五溪道,“是,河玉城回来之后,诸位师兄弟多有伤在身,需得静养,也有些感悟颇多闭了关的,尚未出来。”
宋归云点头道,“近日来,已有三位师弟师妹晋入六境,由四破五的更是有七人之多,都是沾了太守大人气运雄厚的光。”
洛川摇头道,“皆是诸位前辈自身修来的福德,与我何干,”他又问宋归云道,“可知清韵前辈近来行踪?”
宋归云道,“走的时候,说是去寻一位师兄,也未明言所谓何事,所以并不知晓行踪,但......”他稍稍一顿,道,“但太守大人今日闹出这般声势,恐怕用不了多久,她便会听闻。”
常五溪忍不住问道,“公子,真要亲自往东北常州驰援?”
洛川肃然点头,“从多方情报看,常州的情况都极不乐观,若不驰援,恐为大患。”
常五溪道,“可离郡......”
宋归云打断道,“太守大人自然是安顿好了离郡,才图北上驰援的,”他看向洛川问道,“太守大人此来,是为召集我等一同北上?”
洛川道,“正是,此番北上,不能调动离郡大军,为保离郡安全,我能够抽调的离郡精锐亦很有限,最能依仗的,还是各大宗门与诸位前辈这里,不知......?”
宋归云正色道,“老道不曾问过,但想来义之所在,望川上下,不可辞也,太守大人希望我等何日北上?”
洛川道,“如今常州情势不明,早一日抵达也能早一分机会,今夜之前,我等便要出发,”他看向别院四周,“除去闭关的前辈,其余若可以,便都一同北上。”
宋归云呵呵一笑,也看向四周,“为免日后被人埋怨,今日,老道怕是要坏了规矩,闯闯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