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了,关大婶也是一个有眼色的人。
其实人家的人手是够用的,不过是没有拒绝村里人的热情帮忙罢了。
看人家用的柜子家具都是好东西,还有那一包一包的东西。
人家都要归置起来的,他们在场就不好了。
关大婶看情况差不多就招呼着村民走了。
小董给来帮忙的人包括关大婶,一人抓了一小把水果糖。
一人不过七八颗水果糖,拿到糖的人都挺高兴的。
还有的人腼腆,不好意思要。
关大婶让大家伙拿着,他们就拿着了。
关大婶和村民走了,他们回到家里都八卦一下这新搬来的住户。
大家猜测这一家是当官的,现在看看人家还有钱。
但是对她家印象都不错。
别看人家有钱,但是人家没有鼻孔朝天,没瞧不起他们这些村里人。
帮着搬点东西,还给了水果糖呢。
这边,邵伟光也在介绍这个村子里的事儿。
村里人都挺淳朴的,村支书和村长也都是挺不错的人。
关大婶在村里的妇女中挺有威望的。
这村里主要有两大姓,一个是关姓,一个是曾姓。
书记姓关,村长姓曾。
剩下的是杂姓,不过也没几户。
哪个村里都有游手好闲的人,他们村也不例外。
不过因为有村长和书记压着,别看这些人游手好闲的,但是偷鸡摸狗的事在村里也不怎么敢做。
所以他们可以安心的住着。
但李向南仍然不想招摇。
所以,打算他们走的时候,把轿车也开走,开到窦兴盛的矿上去。
邓宏宇在村子里逛了一圈回来了。“我还觉得这房子太不起眼了,结果在村子里转悠了半天,才发现这个村子里还真就这个房子是好的了……”
村子里需要用的家具行李全部卸下来了,还有一部分要送到部队去的。
所以他们暂时把东西简单的安置了一下,让邱姥爷先休息,小董和邵伟光做饭。
李向南他们又和卡车往部队去了……
周博辰正在训练他手下的兵,就有人通知他,他家属来了。
周博辰是一口气跑到岗哨来接人的。
因为周博辰不来,他们也进不去部队的家属区。
李向南看着气喘吁吁,额头挂满汗珠的男人,她忍不住笑了。
在周博辰的眼里,她这一笑好像眼前鲜花盛开了。
这人好像比以前有活力了。
周博辰没想到向南来了,还来的这样快。
“爸爸!”
“爸爸!”
“爸爸!”
就长风没有喊爸爸。
几个孩子飞奔着冲向周博辰。
慢悠悠的长风也被初一拉着跑过去。
周博辰先抱两个,然后再抱抱另外两个。
“走!咱们回家!”周博辰带着他们进了家属院……
快要到自家男人下班的时间了,在外边坐着闲聊的女人没有几个了。
但是一辆卡车、两辆小车,还是惊动了不少人。
车停在哪个院子的门口,大家就知道谁家来人了。
原来是新上任的周团长家。
周团长是从别的部队直接调过来的。早就有人传言,他家世不一般。
要不然能年纪轻轻的就当上团长吗?
前任团长转业,副团长丁传海工作认真努力,大家都以为他能够升任为团长。
可是没想到从天上掉下来这么个周团长。
李向南打量着他们要住的院子和房子。
院子用红砖铺路,窗前还铺了一片红砖。
甬路两边空地里种的是菜。
菜长得还挺茂盛的。
这房子大概有五十平米。
进门就是厨房,有一个大锅台,北方叫做外屋地。还有一个煤球炉子。
进去之后是里屋,一铺大炕打着隔断,再往里又隔出了一个小房。
屋里有饭桌和板凳,打扫的也很干净。
邵伟光立刻带着人往下卸东西。
周博辰是没有机会帮忙的。
四个小崽崽围着他,让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帮忙。
这一路上,邓宏宇和初一打的火热,初一邓叔叔长邓叔叔短的,把他哄的东南西北都不知道了。
可是初一见到爸爸,就不理他了。
邓宏宇想从他辰哥怀里把初一哄出来,初一紧紧的搂着爸爸的脖子不理他。
初一催着邓宏宇去卸车。
整个院子里都是邓宏宇和孩子们的声音。
有两个妇女进了院子,她们先做自我介绍,原来是她家的左右邻居。
一个是一团政委何青云的媳妇儿葛素琴,一个是一团参谋长高荣的媳妇辛丹丹。
也就是说他们俩的男人都和周博辰在一个团里工作。
葛素琴上身是一件蓝色的褂子,下身黑色的裤子,加上一双黑布鞋,穿的普普通通。
这天气这么穿,有些闷。
辛丹丹把头发编起来了,辫子上还系了一块红手绢。上身白色的确凉衬衫,下身是一条军绿色的裤子,脚上一双回力鞋。
这年头,穿灰回力鞋,在这么偏僻的地方简直像穿高奢一样。
李向南一眼就可以断定这两个军嫂的生活,或者是出身有很大的差别。
不过现在天气都热了,回力鞋不闷脚吗?舒服吗?
两个人说是来看看,问问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吗!
人家态度这么好,李向南的态度也差不了。
但要是帮忙的话,真用不上。
葛素琴和辛丹丹没久留就走了。
李向南没拿太大衣柜。
家具带的是桌椅板凳,书桌之类的。
她带的除了被褥行李,就是锅碗瓢盆之类的和衣服。
几个男人很快就把东西卸完了。
这回卡车上彻底空。